理解一种社会历史现象的关键是把握其发展逻辑。
审视33年的中国改革历程及其未来趋势,一条内在的发展逻辑今天已经相对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改革之初到本世纪初,在各项改革工作中,经济体制改革是改革的聚焦点;新世纪以来在各项改革综合推进的基础上,社会建设提上日程,迅速推进;而对于今天的改革攻坚及未来的中国发展而言,积极稳妥地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将是一种必然趋势。
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基础上做出的伟大抉择。要做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当然必须改革既有的经济体制。因此,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成为这一时期改革的主要任务。
经济民主卓有成效的推进,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在极大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同时,在改革的中国逐渐引发了两方面的效应:一是政治民主自身加强、健全的紧迫性。二是包括住房、医疗、教育、就业、食品安全等在内的社会建设愈益具有必要性与紧迫性。就这两方面的改革与建设来说,政治体制的改革与政治民主的加强由于涉及更深的体制层次,涉及既得利益与利益格局的更大调整,而且很大程度上是改革公共权力自身,所以改革起来难度更大。
从理论上来说,社会建设的实行表明我们对改革内在逻辑认识的深化:经济发展并不是发展的全部,经济体制改革也不会带来所有问题的自动解决。
一种成功的改革总是整体性的。随着改革的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与政治民主自身的发展已成为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这里所体现的是改革自身的内在发展逻辑。当前,改革诸多难题的解决都离不开政治体制的积极稳妥推进与政治民主自身的健全完善。
(《学习时报》10.10 李海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