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1年10月13日 星期四

    需改良“洋教授造假”的学术土壤

    《 文摘报 》( 2011年10月13日   02 版)

        日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洋教授柯斯基被一些学者和网民质疑以虚假学术身份招摇撞骗拿课题。他的专业技术职称是“副教授”,根本不是他自己声称的“教授”,更不是什么“终身首席教授”。

        在信息时代,一个货真价实的人才,其学术经历和学术头衔是不难查证的,为何洋教授弄一个“假身份”,却可招摇过市呢?

        据新华社报道,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此前回应,称“可能是撰稿人将tenured(终身教职)与endowed chair professor(讲席教授)结合在一起翻译而成,不太严谨”,由此可见,该校并非不知情。

        “学术身份”造假的具体操作是虚构海外学术经历和学术头衔,应聘国内大学(或科研机构)的学术职位,或者申请国内科研基金,入选科研或人才计划。造成这一学术不端现象,根源在于目前国内的学术管理和评价体系——具备“身份”人才的数量是评价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指标。

        要治理这种现象,首先,应取消过于功利的“身份”要求,给每个学者平等的竞争、发展空间。其次,建立学术同行评价体系,淡化行政主导评价。只有改革学术管理和评价体系,才能真正有效遏制各种层出不穷的“身份造假”。

        (《新京报》10.3 熊丙奇)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