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鲁迅与被宣传的鲁迅有着很大的差别。鲁迅本来是一个独立精神极强的作家,但自从“文艺必须从属于政治”的原则确立以后,他就被说成一个“遵命文学”的创导者,垂范于文坛学界。
的确,鲁迅在《<自选集>自序》中谈到自己在五四时期所写的作品时,曾经说过,“这些也可以说,是‘遵命文学’”,但是,在《革命时代的文学》中,他又明确地说:“好的文艺作品,向来多是不受别人命令,不顾利害,自然而然地从心中流露的东西;如果先挂起一个题目,做起文章来,那又何异于八股,在文学中并无价值,更说不到能否感动人了。”这是一个明显的矛盾。要解开这个矛盾之结,还得从鲁迅本人的作品中寻找答案。
首先,我觉得“这些也可以说,是‘遵命文学’”这句话就说得很勉强,而且紧接着就说:“不过我所遵奉的,是那时革命的前驱者的命令,也是我自己所愿意遵奉的命令,决不是皇上的圣旨,也不是金元和真的指挥刀。”但为什么鲁迅要用“遵命文学”这个词呢?当我读到《<农夫>译后附记》时,我就明白了,文中说:“今年上半年‘革命文学’的创造社和‘遵命文学’的新月社,都向‘浅薄的人道主义’进攻,即明明白白证明着这事的真实。”“乖哉乖哉,下半年一律‘遵命文学’了,而中国之所以不行,乃只因鲁迅之‘老而不死’云。”可见,鲁迅之所以说自己当年的作品“也可以说,是‘遵命文学’”者,实乃具有讽刺、调侃之意。
从这一点出发,鲁迅研究和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研究领域中,有许多问题都需要重新评估。
比如,1928年的“革命文学”论争和1936年的“两个口号”论争,就大有重加审视的必要。过去我们常常只是从宗派主义的角度去评论“革命文学”论争,从政治路线的角度去评价“两个口号”之争。这种说法,当然是有根据的,但却往往忽视了其中的文学理念和文学路线的分歧。鲁迅一向主张文学要直面惨淡的人生,正视淋漓的鲜血,要写出人生的实情来,以启发人们的觉醒。而创造社、太阳社的“革命文学家”们,则把“普罗意识”看得高于一切,他们搬来日本的新写实主义,认为作家要写的是经过意识形态滤过的现实,他们更要求文学家做留声机器,忠实地传达出普罗意识的声音。“左联”成立之后,这种文学理念上的分歧并未解决,所以“革命文学家”们与鲁迅摩擦不断,也就在所难免。到得1936年的“两个口号”之争,虽有政治路线的因素介入,但文学理念的分歧还是很明显的。“国防文学”派提出要描写“最中心之主题”,即“国防”主题,而鲁迅则只要求作家有“抗日”的立场和态度,而反对将文学纳入政治上的中心任务之中。
“两个口号”的论争因鲁迅的逝世而停止,但两种文学理念和文学路线的分歧却仍然存在。抗日战争时期延安和重庆的文学论争,也就是鲁迅生前斗争的继续。
20世纪70年代末,周扬在接受赵浩生访问时说:“当时延安有两派,一派以‘鲁艺’为代表,一派是以‘文抗’为代表,这两派本来在上海就有点闹宗派主义。大体上是这样:我们‘鲁艺’这一派人主张歌颂光明,而‘文抗’这一派主张暴露黑暗。”应该说,周扬对这两派文学主张的概括是准确的,但他似乎忘记了鲁迅在《文艺与政治的歧途》中说的一句话:“世间哪有满意现状的革命文学家?除了吃麻醉药!”这之后,鲁迅还说过,他写小说的目的,是为了“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他写杂文的宗旨,是为了进行“文明批评和社会批评”。所以“鲁艺”这一派,其实是打着鲁迅的旗号,而违背了鲁迅的文学主张。
(《文汇报》9.25 吴中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