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以来,内地股市一路下跌。有人说股市是经济的“风向标”、“晴雨表”,并把股市疲软的原因,归结为内部经济不可测因素以及美欧债务危机的冲击。
但有业内人士指出,这两年经济现象有一个奇怪特点,几乎所有的商品都在涨价,唯有股市不涨;作为全球市场重要部分的内地股市,受外界影响大,却总是跟跌不跟涨。尤其是2010年上半年以来,全球经济中中国表现最好,全球股市中却是中国股市表现很差,即使与其他新兴经济体相比,中国股市的表现也堪称糟糕,这种现象实在难以解释。
中国的银行体系吸引了老百姓的大部分存款,这些钱是老百姓留着作为养老、教育等保障用的,不会轻易进入股市,虽然内地号称有1.5亿股民,但真正活跃的账户也就三四千万户,还有大量资金被层层套牢。因此,只靠有限的存量资金在股市里转来转去,成交量低,缺乏后劲,低迷的股市更形不成赚钱效应,吸引不来增量资金。
中国股市为什么吸引不来资金?最重要的原因是缺乏信心,大家不敢把钱投到股市中。
专家表示,治市比救市重要得多,所取得的成效也会大得多。只有治市,才能真正提升投资者的信心,才能吸引更多投资者的加盟,以形成正向的财富效应。
首先,从现在来看,股市虽然徘徊在2500点左右,可这个点位上流通股的市值已超过了6000多点时总股本的市值,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发新股要掌握节奏、放慢速度。第二,证监会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刺激机构增仓。第三,拯救中国股市需要标本兼治,治标就是救市,治本则是治市。现在急需要提振股市来鼓舞中国经济未来成长的信心。
(《人民日报·海外版》9.10叶晓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