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1年09月13日 星期二

    体育大国何以难见体育电影

    《 文摘报 》( 2011年09月13日   05 版)

      说起体育电影,很多人都会列出一长串国内外佳片:《女篮5号》、《沙鸥》、《百万美元宝贝》、《愤怒的公牛》、《胜利大逃亡》……但从这名单中我们不难发现——外国的多,中国的少;就在为数不多的中国体育电影名单里,也是以前的多,现在的少。

      体育题材一直是美国好莱坞的重要创作源泉。在最近三年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上,体育题材影片均有获奖力作。相比之下,中国影坛近年来以该类题材拍摄的电影作品不仅寥寥无几,而且鲜有力作,能够在各大电影节上获奖的更是凤毛麟角。

      体育题材为何难获导演与投资方的青睐?我们发现,最近一二十年体育类的文学作品是少之又少,像《扬眉剑出鞘》、《中国姑娘》那样的文学佳作已基本绝迹。体育文学作品的缺失,直接导致了体育电影的质量与数量的下降。

      另一方面,现在的导演和资本都追逐名编剧,而活跃在影坛一线的几位著名编剧都因为个人经历和爱好,从未涉足过体育题材;新冒出来的编剧,获得的机会则少之又少。现在的民营资本,没有市场试金石试过的题材基本不会碰,一旦哪类题材热了,大家伙儿就一哄而上。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饶曙光指出,我国的体育电影,基本上都在重复主人公在遇到各种逆境时不气馁、奋力拼搏从而成长的套路,这很容易使故事元素变得单一,“体育电影不仅仅是励志,还关联着人性、人生、梦想,应挖掘其背后隐含的意识形态主题。”

      (《光明日报》9.7 王东)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