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1年09月10日 星期六

    狭窄的空间更有安全感

    《 文摘报 》( 2011年09月10日   03 版)

      一般来说,人喜欢占据小小的一角,而不喜欢独处于一个较大的空间里。就拿国外常举办的鸡尾酒宴来说,偌大的宴会厅里没有一张椅子,参加宴会的客人都手拿酒杯,站着边喝边谈。你仔细观察一下,会发现一个有趣现象:站在宴会厅中央的人很少,大多数客人总是沿墙或者在角落里站着闲聊。

      如果你所在的公司召开全体员工大会,你会发现,大多数先来的人总是选择靠后面或靠两边的座位就坐,很少有人会去坐在前几排的中间座位。

      这样的现象说明了一个心理学上的问题:如果让一个人处在较大场所的中央,那就很容易使他产生心理紧张,变得惶惶不安。反之,如果寄身于一个较狭窄的空间里,就会有一种安全感。这是人与生俱有的一种本能感觉。

      在夜晚,一些人虽然处于较空旷的地方,也会产生一种身处狭窄空间的错觉。这是因为,夜晚的黑暗阻挡了人的视线,使人只能看到近处景象而无法看清远处的事物,于是,便在心理上产生了一种狭窄的空间感。

      为什么人喜欢狭窄的空间,而不喜欢广阔的空间呢?为什么狭窄的空间会使人在心理上产生安全感呢?

      这就要从人类的原始时期说起了。南方古猿生活在距今3000万年前的温暖又潮湿的森林中,后来,由于地球上的气候突然变得非常寒冷,大批树木都被冻死,才迫使它们离开森林,来到地面上觅食,逐渐进化为原始人。原始人经常要受到野兽的侵袭和风雨冰雪霜等自然条件的伤害,所以,为了保护自己,他们都住在山洞里。

      原始人懂得,如果他身处空旷的荒野中,就有被猛兽攻击的危险,而在较为狭窄的山洞里,猛兽就不可能从四面八方来袭,使他防不胜防。山洞成为原始人的天然“保护所”,一躲进山洞,就会有一种安全感。

      这种“山洞安全”感随着人类的进化,一直隐伏在人的潜意识之中,并演化成了“狭窄空间”安全感。所以,行为学家与心理学家认为,人类有许多行为方式和心理现象都是来源于古人类老祖宗的。

      (《神秘的夜晚心理》 鲍正衷著 文汇出版社出版)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