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1年09月10日 星期六

    《水浒传》中108位个性鲜明的好汉形象在人们心里早已定格。然而,小说虽有其历史依据,但也难免虚构夸张,在所有人物角色中,武大郎和潘金莲几乎是被泼污、扭曲最典型的代表。千百年来,这对恩爱的夫妻一直遭受着世人的误解。

    水浒中的武大郎为何遭贬损

    《 文摘报 》( 2011年09月10日   05 版)

      武大郎本名武植,山东清河县武家那村人,武植虽然出身贫寒,但是聪颖过人,崇文尚武,中了进士后,曾出任过山东阳谷县县令。而潘金莲乃知州家的千金,住在距武家那村1.5公里处的黄金庄。

      史载,武、潘二人和睦恩爱,育有四子。武大郎的墓碑铭文就是澄清这些事实的最有力证据:“武公讳植字田岭,童时谓大郎……公幼年殁父,与母相依,衣食难济。少时聪敏,崇文尚武,尤喜诗书;中年举进士,官拜七品,兴利除弊,清廉公明,乡民聚万民伞敬之。然悠悠岁月,历历沧桑,名节无端诋毁,古墓横遭毁劫,令良士贤妇饮恨九泉,痛惜斯哉。” 

      从中不难看出,武大郎虽然出身贫苦、历经坎坷,但绝非沿街卖炊饼的平庸之辈。而原本贤良的县令夫人潘金莲却被后世描述成“裁缝家的穷苦女,九岁被卖做家伎”,且以美女荡妇的形象背负千载恶名,遭到唾骂,实在比窦娥还冤!

      此外,如今人们常用“武大郎”来形容一些外貌丑陋、身材矮小之人,在小说及影视剧作品中,也都把武大郎刻画成“三寸丁”的“矬人”形象。这其实是对其真实形象的又一损毁。 

      据1946年武植墓的发掘者依据比例和经验推断,武大郎实际身高应该在1.78米以上,算得上是伟岸,另外,不容忽视的是,武植墓的规模比较大,并且他的棺木用料是珍贵的楠木,这又岂是一般人所能享有的丧葬待遇?  

      武、潘二人的真实面貌为什么会遭受历史残酷的“毁容”?据武植的24世孙武双福等武家后人介绍,这其中另有因由: 

      早年贫苦的武植曾经得到过一位王姓同窗好友的资助,武植做官后,这位王姓同窗家境败落,于是便来投奔武植,希望能谋得一个职位。然而,在武家一直住了大半年,仍不见为官清廉的武植提拔他,王愤怒之下便不辞而别,为发泄心中怨恨,他在回乡的路上四处编造、张贴武、潘二人的各种丑事。而先前武植得罪过的当地恶少西门庆更是与之沆瀣一气,很快,有关武、潘的各种谣言便传遍街头巷尾。

      据说王姓书生回家后才发现,武植早已为他重修了房舍,并购置了家当。这时,他感到无比懊悔,并发疯似地揭撕自己沿街张贴的污蔑言论。然而,谣言一旦传开,又如何能收得回?

      (《北京晚报》9.4 杜学峰)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