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1年09月01日 星期四

    卫星失事他国也有

    《 文摘报 》( 2011年09月01日   01 版)

        8月17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发射“实践十一号04星”,但火箭飞行过程中发生故障,卫星未能进入预定轨道。

        这则消息立即引起美国媒体的关注。美国航天局的网站报道认为,此次卫星发射失利表明,中国一周内进行三次卫星发射,“任务过多”云云。报道还称,这是“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在其35次卫星发射生涯中首次出现失败,也是中国自从1996年2月以来,仅有的第二次失败案例。

        相对于美国、俄罗斯等航天大国来说,中国的航天器发射成功率远远高于它们。但是,此次卫星发射失事后,有一些网民表达了悲观情绪,甚至担心即将发射升空的“天宫一号”。但是,据航天专家指出,此次卫星发射失败,不会影响“天宫一号”的正常发射,只会让我们吸取经验教训,更加严格地把好技术关,做到万无一失。

        事实上,近两年来,美国发生多起航天器发射失败或测试失败事件。最近的一次就发生在8月11日——美国国防部当天向太空发射了迄今速度最快的飞机“猎鹰HTV-2”,但这架高超音速飞行器在试飞中失去控制并坠入太平洋。而此前,“猎鹰HTV-2”已经经历过一次试飞失败。数据显示,“猎鹰HTV-2”两次试飞共花费了3.08亿美元。

        航天工业本身科技含量极高,频繁的发射自然伴随着更大的风险。“世界第一”的俄罗斯自然难逃发射失败的例子。以“质子”火箭为例,俄目前已经发射了不少于360枚该系列火箭,成功率在97%左右。就在8月18日清晨,俄罗斯发生了最新一次的航天器失事事件。堪称欧洲最大的“Ekspress-AM4”通信卫星被缓缓送入太空后约10分钟,卫星却突然“失踪”了。

        美国、俄罗斯等航天大国的民众对发射和测试失败一般都比较宽容,因为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中,民众能清醒地认识到“失败是必经之路”。事实上,世界上每个航天大国都经历过类似情况。失败之后最重要的是吸取经验和教训,而不是抱怨和指责。例如,2003年2月1日,“哥伦比亚”号在返回地面过程中于空中解体,7名宇航员全部罹难。事故发生后成立的调查委员会得出的结论是,“尽快用其他航天器替代航天飞机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最终,时任美国总统布什做出了航天飞机退役的决定。

        航天是高科技工程,一方面需要高超的智慧和过硬的技术,另一方面则需要缜密而理性的心思。满腔热忱和怨天尤人都可能导致难以挽回的损失和灾难。

        (《国际先驱导报》8.26  任海军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