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21年正式成立以来,协和医院和协和医科大学一直是中国最富盛名的医疗和医学教育机构。如今,人们已习惯将两者统称为“协和”,其90年的风雨历程,正如洛克菲勒基金会一名成员所言: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故事——人与命运的搏斗,失败摧不毁的理想”。
石油大亨买下“协和医学堂”
约翰·洛克菲勒不但是美国的“石油大亨”,他还是一位慈善家,热衷赞助医学和公共卫生事业。除美国本土外,大洋彼岸的中国渐渐引起了洛克菲勒家族的兴趣。
1915年,洛克菲勒基金会出资20万美元,购买了欧美教会学校开办的“协和医学堂”,并将其改名为北京协和医学院。
1917年9月24日,北京协和医学院举行奠基及开工典礼。两年后,协和医学院本科正式开学。协和原计划每年级学生人数为30人,课堂和实验室按此规模设计,医院则按250张床位设计。1921年6月24日,新建成的协和医院开始收治病人,协和从此医、教、研三位一体。
陷入停办境地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军开进北京城。鉴于有可能出现的危险,协和董事会讨论,是否要像北大、清华一样,将协和的工作人员转移到中国西南地区。由于担心日本人可能趁机将日本医生安插进协和的重要岗位,董事会最终反对南迁计划。当时,尽管日军侵占华北,但日美之间尚未开战,日军对美国人及其产业还是有些忌惮。
然而,1941年12月8日,日军偷袭珍珠港,美国随即对日宣战,协和的厄运开始了。第二天清晨,日本兵包围整个建筑群,设立警戒线,禁止所有人出入。与此同时,日本兵闯入校长住宅,将正在用早餐的胡恒德校长扣押,他们还带走了另两位在协和的美国人。他们此后被关押在日军监狱达4年之久,直至日本投降。
山河沦陷使协和陷入停办境地,部分学生不得不逃亡到上海医学院、圣约翰医学院、成都华西大学借读。
收归国有
抗战胜利后的1947年1月,洛克菲勒基金会拨款1000万美元给其下属机构“洛氏驻华医社”,用以资助北京协和医学院办学,这也是美国给予中国的最后一笔资助。至此,洛克菲勒家族对协和总投资额高达4460万美元。同年3月12日,董事会任命李宗恩为新院长。10月27日,协和医学院恢复办学。
北平和平解放后,新政府并没有立即接管协和。直到朝鲜战争爆发,中国参战。1951年1月20日,协和医学院、协和医院由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和卫生部接管,李宗恩仍担任校长,协和医学院更名为“中国协和医学院”,同时,中国医院与协和医院合并,定名为“北京协和医院”。1959年,协和医学院被命名为“中国医科大学”。
“文革”中更名“反帝医院”
1966年“文革”爆发,协和再次遭受重创,其名称也被改为“反帝医院”。
早在1965年6月26日,毛泽东针对农村医疗卫生的落后面貌,指示卫生部“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解决长期以来农村一无医二无药的困境。在毛泽东看来:“医学教育学三年就够了,主要在实践中学习提高。”
今年年近九旬的罗慰慈教授,是协和医院呼吸内科知名的主任医师。罗老回忆,“文革”时期,“砸烂旧协和”的口号叫得很响。协和是全国唯一实行八年制教育的,造反派却认为,毛主席说了“医学教育三年就够了”,协和搞“八年制”是在走修正主义路线,要打倒“修正主义知识分子”。
中国消化病学创始人张孝骞“文革”中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特务”。运动开始一年多的时间内,他被罚到门诊看病、扫厕所、修马路。妇产科专家宋鸿钊被当作“反动学术权威”拉去批斗,他站在高凳上,一站就是几个小时,但批斗会一结束,他马上戴着口罩回到病房。
“文革”后期,协和此前上山下乡或疏散各地的师生逐渐“回炉”,开始了新的补课学习和医学科研。在罗老看来,这一举措抢救了很多人才,协和现在六十来岁的医生,其中不少便是当年“回炉”后培养的学生。
1979年中美建交后,协和与“洛氏驻华医社”中断近30年的联系得以重新建立,美方随即拨给协和155万美元,用于建筑修复和设备添置。几经沉浮的协和,终于浴火重生,各项工作回到正轨。到2010年,协和日门诊人次突破1万人。
(《文史参考》2011年第16期 刘火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