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1年07月23日 星期六

    富裕社会的穷人们

    《 文摘报 》( 2011年07月23日   08 版)

        日本趋势大师大前研一2006年提出了著名的“M型社会”理论,大意是在全球化的趋势下,财富集中在少数富人手里,如同英文字母“M”一样,社会变成双峰结构,一边穷人变多,另一边的富人也变多,而代表社会富裕与安定的中产阶级正在快速消失,大部分向下沉沦为中下阶层,整个社会约有80%的人生活在中下水准。他认为,美国、日本都已步入M型社会,而台湾地区正在向“M型”发展。

        4年多时间过去了,这一论断的现实依据在台湾日益明显。随着明年1月台湾“大选”的临近,贫富分化问题已开始从社会问题向政治问题演变。

        台湾究竟有多少“穷人”

        2011年1月27日上午,“大陆首善”陈光标从下榻的台北圆山饭店出门时,遇到一名60多岁的贫妇拦路诉苦,说她没有收入,要照顾88岁的老妈妈。陈光标一口气给她总计7万元(新台币,下同。1元人民币约合4.45元新台币)的3个红包。

        当天中午,陈光标准备前往餐厅用餐时,一对父女下跪拦路求助,陈光标再发2万元红包给他们……

        台湾媒体添油加醋的报道,加上独特的“高调行善”方式,让陈光标大发红包的宝岛之行深深刺激了台湾社会,也让岛内的贫富差距问题直观地显现在内地面前。

        每个社会都有穷富之分,台湾自不例外。

        今年5月20日,色彩偏绿的“新台湾国策智库”在马英九上台3周年前夕公布民调显示,近八成受访者认为台湾贫富差距严重;近五成受访者认为个人经济状况不如去年,经济成长是无感复苏;约三分之一受访者认为自己的经济状况反而变差。

        从1997年开始,台湾低收入户逐年增多。2006年之前的6年,台湾低收入户平均每年以6.53%的速度增长,相当于每年有13832人沦入下层社会。而台湾“财政部”旗下的财税中心在今年4月公布的数据表明,2009年台湾所得最高的族群,平均年收入近281万元,但最底层的穷人全年所得只有9.9万元,两者相差28倍。

        事实上,贫富差距可能比数据更严重。低收入户穷到不需缴税,而许多有钱人以投资股票、买卖土地房产“钱滚钱”,身家越来越大,但实际上缴的税很少。

        在台湾,贫富差距还与城乡差距、南北差距夹杂在一起。按照台湾“内政部”的最新消息,就以县市别来看,台湾地区平均每户所得最高的是台北市,达113万元;最低的则是南部的农业县嘉义县,平均只有62.8万元。北南、城乡差距之大由此可见一斑。

        “公司倒闭,只能开计程车”

        在经济腾飞年代,台湾从贫困到暴富,曾是一个藏富于民的“橄榄型”均富社会。1998年台湾的贫穷率还不到1%,但2007年已上升至5.6%,如今更成为一个贫富分化较为严重的“M型社会”。

        究其原因,根本还在于台湾近十年来政治内斗不断,经济发展陷于停滞,失业率居高不下。2007年的一次调查结果就显示,在致贫原因中,选择“没有工作机会”的比例由1997年的47.8%升至2007年的62.7%。笔者在台北经常要坐出租车外出采访,接触的司机以前多是在公司、工厂上班,“后来公司倒闭了,只能开计程车了”。

        其次,台湾当局对解决社会所得分配不均长期重视不够。据台湾“财税资料中心”统计,以工业与服务业受雇员工每人每月平均经常性薪资为例,从2001年至2010年,十年来仅增加4.89%。而同期台湾消费者物价指数却上涨了9.62%,可见十年来台湾受雇员工的实质薪资是下降的。再以大学毕业生为例,上世纪90年代中期,“社会新鲜人”的月工资在3万元以上,现在却降到2.5万元,加上物价上涨,初入职场的大学生收入实际上不升反降。台湾著名经济学家朱云鹏也曾指出,造成台湾贫富分化的根源是当局政策设计失当、执行力不足,如果今后政策仍重“利富”而不重“利贫”,穷人的日子只会更加难过。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