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新民社区劳动服务站前,人头攒动。当地政府负责人用大喇叭宣布工厂违反劳动合同法的调查结果。这宗起因于百元加班费争议的停工,延续了十几天。
同样在6月底,广州市番禺区的韩资企业世门手袋厂大门上,用最原始的“布告”向停工的工人们承诺改进工作环境。此处停工肇始于老板闯入女厕所。
两个类似的场景反映的是新近发生的一类停工事件的演变轨迹:一起小事端作为导火索,勾起长期工作中累积的各种不满,然后集体爆发。
多种诉求中,薪水居于核心。记者在珠三角地区调研发现,许多制造业企业实行“地板工资”,以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为底薪;大量工人则形成“破罐心态”:满意薪水难求,但找个工作并不难,抱着“大不了走人”的想法,出现劳资纠纷时,较易倾向使用终极手段——停工。
中山大学政务学院副院长岳经纶教授说,正是由于企业在工资待遇上的“高度团结”,工人失去了职业竞争的动力和压力,对眼前的工作机会也无所谓珍惜。停工,原本是工人维权最后的“撒手锏”,往往第一时间就撒出来,突发性尤为明显。
“从更深层面看,为外来工建立起以工作岗位为基础的社会保障和福利体系,诸如子女上学和养老保障,给个人以‘持续稳定工作,未来有保障’的盼头,工人面对劳资冲突才会更加理性、谨慎。”岳经纶说。
(《瞭望》2011年第28期 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