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1年05月14日 星期六

    读基础学科是否有前途

    《 文摘报 》( 2011年05月14日   02 版)

        近日,我在网上看到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施一公教授的演讲视频:学生命科学大有前途,就算在中国就业有困难,也是因为中国医药产业非常落后,至少在美国,这些毕业生就业完全没有问题;清华生科院以及以前生物学的毕业生在各行各业都有人独领风骚……

        然而,美国《自然》杂志却论述了一个与施院长完全相左的观点:全世界、特别是美国基础学科的教育问题,现行制度已无法维持,不改革就基本剩下关门大吉一条路。其主要原因就是就业问题,大量的博士就业艰难,无法得到一份和学位相当的体面收入。

        清华大学作为中国顶级学校,有毕业生出类拔萃不是新闻,施一公教授自己就是一个典型。问题是,一个行业是否没有就业问题、是否有前途甚至“钱途”,并不能看有没有人能当状元,而是要看多容易就能够“中进士”,再不济也要看看是不是大多数人能“中举人”。如果一个学科的毕业生大多数一辈子只能做“秀才”,无论如何不能说没有就业问题。

        那么,生物科学的毕业生到底多少人要当一辈子“秀才”呢?本科毕业生大多数到美国读博士,而有了博士学位必须做博士后。

        在美国,博士后事实上仅仅是个临时工,一个还没有找到固定的正式工作之前的受培训阶段,是对未来的投资。博士后的工资绝大多数情况下不如其他学科的本科毕业生。正如《自然》杂志提到的那样。

        也许不少人听说过诸如“21世纪是某某专业的世纪”这种话,就科学发展史看,发财的从来都不是一个蓬勃发展的学科的基础研究人员,而是和这个学科有相关但距离颇远的工程学科。因此,如果你读的是生命科学等基础学科,就算21世纪真的是它的世纪,发财的也多半不是你。很多世界知名教授,其收入如果按小时算,基本还是和学历不相称的,因为非常多的教授一个星期工作80~90小时。

        其实,科学探索应该留给对这条道路充满兴趣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做得开心,才能实现他们的人生价值,也才能最大程度发挥他们的潜能,并以最快的速度促进科学的发展。

        然而,高考填志愿时,学生、家长抑或老师都对各个专业缺乏了解,盲目跟风非常严重。可见,让各行各业的人去学校介绍自己专业情况,或组织学生到各个单位参观学习,尽早培养学生兴趣帮助其择业对于大学生活无疑是有益的。

        总的来说,一个专业,只有当底层人员都比较满意,才真的是个好专业。

        (《新华每日电讯》5.6 山石)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