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晚,一名旅日留学生在上海浦东机场与前来接机的母亲因为学费问题发生争执,遂从行李中取出一把水果刀,对母亲连刺9刀。这起中国留学生暴力行凶事件,暴露出送子女出国潮的弊端。
压力来自4个方面
沈晶晶在日本留学已有10年。她大学毕业后赴日留学,现在名古屋大学攻读博士学。她介绍,中国留日学生的压力源自四个方面。
●语言 “一些孩子把出国看得很轻松,他们的外语成绩一般,感觉出国和外国人一交流,外语水平就提高了,其实完全不然。”语言不好很难融入日本人群体,很难和当地人交上朋友。
●学习 日本老师要求相对严格,学生考试考得不好,就毫不留情地打“不及格”,有的学生入学考试就拖了几年。而且,日本强调自主地学习,在国内习惯了老师指派式学习的学生,容易水土不服。另外,家庭不富裕的学生为了减轻家庭负担,经常在外打工,没时间学习,成绩较差,也会有压力。
●生活 “在日本,确实存在一些歧视中国留学生的现象。”有的在打工时受到歧视,有的日本人对他们的言行比较粗暴。
●家长 很多中国留学生留学的目的不是很明确,有些孩子并不想出国,而是被家长逼上梁山。有个留学生在日本呆了半年后,给老师留了一封信就跑回国去了。“这还算有个性的,更多的小孩只能继续留学生涯。这样的小留学生,读完语言学校,往往不知道下一步读什么专业,对读完大学之后是工作还是继续求学,也没有考虑,生活变得很迷茫。”
疏导渠道比较狭窄
沈晶晶所在的名古屋大学有面向全校学生的心理疏导办公室,但没有华人心理咨询师。
学校的中国留学生会也并不活跃,一年中只举办一两次联欢会。只是在留学生遇到特殊情况时能起到一定作用,比如有留学生在日本出交通事故了,他们就帮助赴日的亲属处理各种事宜。
心理支持很重要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任、心理学博士叶斌说,他在国外大学做访问学者时,接触过一些留学生,确实感觉到存在心理压力大和释放途径缺乏的问题。
“尤其是那些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能力不太强的。”叶斌说,一些学生整天把自己关在宿舍里,挂在网上,不去上学;有些则在外面瞎混。
叶斌了解过,这种状况,很多人不和家里说。一方面是孩子报喜不报忧,不想让父母担心;另一方面,中国父母的批评心较重,子女觉得讲了之后会被数落,反而更不愉快。
叶斌说,心情不好时,有人分担会好很多,最好在当地结识一些朋友,建立良好的心理支持系统。
“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合出去,尤其是语言能力不行的。”叶斌表示,去的地方如果华人比较少,或者华人虽然很多,但每个人都在忙于拼搏,没有余力互相照顾的,语言能力和沟通通力就特别重要。
如果父母用尽毕生积蓄送孩子出国读书,孩子负担就很重,觉得花了家里那么多钱,还不能实现家人的愿望。
父母给予孩子的心理支持非常重要。如果孩子心理素质不好,那么和他交流时就要注意方式方法。“想听到孩子的真话,就不要他一开口就给予批判式的数落,这很妨碍沟通的质量。”
(《新民晚报》4.13 姜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