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1年04月19日 星期二

    加加林太空之行险“泡汤”

    《 文摘报 》( 2011年04月19日   07 版)

      50年前的4月12日,27岁的前苏联航天员尤里·阿列克谢耶维奇·加加林搭乘“东方一号”宇宙飞船完成太空飞行108分钟的历史性任务,成为首位进入太空飞行、从太空俯瞰地球的人,开启人类探索太空的新纪元。半世纪过后,为了纪念加加林的这一壮举,俄罗斯近日公开一份机密档案,揭露人类首次外太空之旅险些在最后一刻“泡汤”。

        遥控按钮现故障

      根据最新解密的文件,就在加加林钻入载人密封舱的前一刻,正在控制中心的“东方一号”总设计科罗廖夫突然发现,载人密封舱舱门遥控按钮出现故障,这意味着在密封舱返回地球时,一旦出现紧急情况,加加林可能无法自行打开舱门逃生。随后,32名工作人员冲上去在几十分钟内疯狂地拧走了舱门上的32个螺丝,然后合上舱门,仓促放行。就这样,“东方一号”在升空前还经历了改装——比原设计少了32枚螺丝。 

        错剪感应器电线

      而就在此前一天,专家们发现加加林所穿的宇航服和座位设计的过重,比承受限度重了13.6公斤。为了减重,工程师决定移除“东方一号”的一些内部设施,匆忙中,有人竟然错剪了温度和压力感应器的电线,造成短路,专家们因此不得不在升空前一夜连夜维修宇宙飞船。

        铅笔不知飘何处

      此外,解密的文件还透露,在人类的第一太空之旅中,加加林居然没有在旅途中留下任何记录。原因是由于经验不足,专家们只为他准备了铅笔,而铅笔在零重力的外太空飘到了加加林找不到的地方,使得他没法按计划记日志。

        遗书看淡生死

      俄罗斯媒体近日还公开了加加林在飞行前两天给妻子和女儿写的一封“遗书”。他在信中称,尽管他对任务满怀信心,相信一定成功,但写遗书是因为“即使在平地行走,也会有人摔倒丧生”。

      (《北京晨报》4.13 廖恬编译)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