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1年04月16日 星期六

    诺沃泽布科夫,生活在继续

    《 文摘报 》( 2011年04月16日   07 版)

        去年年底,乌克兰当局宣布开发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周围的旅游,一时间媒体记者纷纷来此体验报道。如今三十公里半径内禁区依旧。而三十公里以外呢,那里的人们怎么生活?

        布良斯克州靠近边境的诺沃泽布科夫市在现今的俄罗斯境内是受核辐射影响最为严重的地区,这里也被称作俄罗斯切尔诺贝利之都。

        经过5个小时的颠簸,我终于踏在了诺沃泽布科夫的土地上。萧条的火车站前的广场一片泥泞,只有新翻修的水塔展现着城市的新气象。整个城市,仿佛还没从当年的灾难中苏醒,一片冷清。

        由于担心核辐射,我在诺沃泽布科夫只停留了45分钟。尽管饥肠辘辘,我也尽量避免买当地现做的熟食,而是选择包装好的食品或者饮料,我想当然地认为这类食品是外面运进来的,会很安全。但谁想,当我瞥了一眼矿泉水的牌子后,惊出一身冷汗,产地就在污染严重区域的附近,“取自泥土层之下”,还有“医疗作用”。

        这让我好奇,在诺沃泽布科夫,核辐射对人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怎么说呢?当年,很多人得病。”在拜访当地流行病遗传病中心时,一位女生物学家一边摸着自己的脖子一边告诉我,她本人也受到感染,要定时吃药。

        女生物学家告诉我:“人被疏散了后,动物却没有离开。它们生活得挺好。它们都不怕,我们有什么好怕的。”她指着身旁的一个麋鹿标本说,“现在林区,大约有1000多头麋鹿。”不久前,当地刚刚举办了狩猎大赛。当然,猎来的麋鹿,必须要经过辐射检测才能确认能否食用。

        记得曾经西方某个慈善组织的网站这样形容诺沃泽布科夫:“这个地方的辐射水平最高,现在没人生活。”

        事实上,对于这类评论,当地人并不以为然,甚至觉得太离谱了。这个城市有4.2万人。核事故发生后,这里的居民一度被疏散,没留下一个人,后来有些人陆续又返回来,主要是老年人。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又回到了当地。

        为什么这片土地如此让人担惊受怕,人们还愿意留在这里?

        当地人告诉我,当年重灾区的人临时迁移到本州其他“干净”地带,但1990年下半年开始,人们就开始返回。因为他们觉得在异乡生活不习惯,故土难离,宁可冒核污染风险,也愿意在这里生活。

        比如,诺沃泽布科夫的居民,在宗教信仰上自成体系,属于旧礼仪派,不属于当前主流的俄罗斯东正教会。因此,当他们迁入其他城市时,在宗教生活上与周围的人格格不入。

        另外,当年迁出的大多数居民都出自城市,他们有自己的职业。而新安置点建在农村,这就形成了职业冲突。再加上,现在住房要自己购买,目前已经涨价到很高,不是谁都能负担得起。面对为什么回到故里的提问,不少人给我的回答是,哪里可以去?谁会给你房子?

        尽管核污染的威胁不能马上消除,但当地居民依然平静地生活。这里虽然没有喧嚣的霓虹之夜,没有大都会的高楼林立,城里的人不多,甚至显得萧条,但走近他们,你会觉得他们的内心是快乐的。城里人过着朝九晚五的日子。村庄里的人们则自在地拿着锄头,开垦着自家的农庄。如果你去到林区边缘,你甚至能听到鸡鸣狗吠,看到炊烟袅袅。

        对于诺沃泽布科夫人来说,无论在哪里,生活仍要继续。

        (《国际先驱导报》4.7 姚望)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