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1年04月16日 星期六

    破土 从西化回归本土

    《 文摘报 》( 2011年04月16日   08 版)

        清华肇始

        1906年,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校长詹姆士致信罗斯福总统建议,用庚子赔款,让中国往美国派留学生。经过多次交涉,1908年7月,美国政府向中方致函,决定以庚子赔款的半数还赠中国,并且“俾贵国政府得遣学生来美留学”。1909年6月,派遣留美学生的专门机构——游美学务处在北京成立。

        从1909年8月至1911年6月,游美学务处一共考选了三批直接留美学生,共180人。其中,梅贻琦、赵元任、胡适、竺可祯等名字,将在日后传遍大江南北。与此同时,又增设“游美肄业馆”,作为留学生赴美之前的培训机构。

        1910年12月21日,“游美肄业馆”更名为“清华学堂”,由于其坐落在北京西郊的皇家园林“清华园”内,故此得名。

        1911年4月29日,清华学堂正式开学,这成为清华百年历史的开端。

        国耻纪念碑

        1912年5月,清华校名由“清华学堂”更名为“清华学校”,“监督”也更名为“校长”。游美学务处被撤销,清华改由北洋政府外交部单独管辖,不隶属于中国的教育系统。

        当时,英语在校内是通用的主要语言文字,除了少数国文课外,大多课程均用英语教授,并使用美国教员编写的英文教材。中西教员的待遇,也是天壤之别。

        在庚款办学的背景下,有人将清华称为“国耻纪念碑”,认为“清华不幸而产生于国耻之下,更不幸而生长于国耻之中……不幸之中,清华独幸而获受国耻之赐。既享受特别权利,自当负特别义务。”

        本土之路

        1924年4月,呈外交部通过《清华大学之工作及组织纲要》,决定将清华学校改组为大学部、留学预备部和研究院三部分。同月,学校通过《清华学校组织大纲》,决定依据“教授治校”原则,设置评议会和教授会。评议会“以校长、教务长及教授会互选之评议员七人组成之”。教授会“以全体教授及行政部各主任组织之”。这成为清华“教授治校”制度的发端。

        1925年5月,大学部正式成立,开始招生,共报到93人,是为清华大学历史上的第一级学生。1926年,大学部改为四年制的正规大学,设立国文、经济、物理等17个系。

        1925年3月6日《清华周刊》刊登招考清华学校研究院学员广告,其中说“本年先办国学一科,已聘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陈寅恪诸先生为讲师”。如此强大的阵容,在中国教育史上,空前绝后。

        1928年8月17日,国民党战地政务委员会的教育处处长罗家伦接任清华大学校长。9月18日,罗家伦在清华大礼堂宣誓就职的同时,清华校名变为“国立清华大学”。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