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1年04月16日 星期六

    “哈租”是英文“hire”(即租赁、雇佣)的音译,“哈租族”是指以租为乐、不求拥有、但求享用的一个新兴消费群体,以年轻人为主。

    “哈租”生活

    《 文摘报 》( 2011年04月16日   01 版)

        因为囊中羞涩的无奈,因为转战各地的漂泊,因为贴近生活的便捷,因为划算的性价比,因为时常更换的新鲜感……他们租房、租车、租家具、租电视、租电脑、租相机、租婚纱礼服……他们是中国的“租客”一族。

        从“为生存”到“为生活”

        “没钱,就是没钱。”这是天津女孩小艾选择租赁生活的第一原因。五年前,她从北京高校毕业,义无反顾地加入“北漂”群体。第一个住处是与大学同学合租的,每人800元,小艾和室友们还租了一台电视,每月70元。

        青岛人李涛第一次租的是电器:一个电钻。小区附近一家五金工具店门口的广告上面写着,“出租电钻,一天20块钱”。

        房子、车、相机、帐篷、登山包……凡有需求,现在都可以通过租赁方式获得满足,而“哈租族”们更是标榜他们在此过程中享有的独特乐趣。

        小艾觉得自己绝对属于“哈租族”。起初还是“没钱才租”,但在多次租赁体验后,她发现自己的生活态度也变得“哈租”起来,“有钱也不买”。

        她在北京搬过三次家,行李反而越搬越少。一个编织袋放被褥,一个整理箱放书,两个拉杆箱放衣服和杂物。没有什么大件电器,家具也都是租来的。

        她的朋友,一位摄影发烧友宁愿把买相机的钱用来交押金,“都说数码产品买新不买旧,但我们永远跟不上它们更新换代的速度。只有租,才能每次都能用上最新款的单反相机。”对于中国的80后、90后来说,租赁无疑是一个追逐新鲜事物、紧跟潮流时尚的低成本解决之道。

        “我们出租一切”

        近几年,租车正以迅猛之势席卷全国。早些时候,国内的车辆租赁只以公司、旅游和婚庆用车为主,可选择的家用车型很少。公司客户必须提供营业执照、法人代表证等在内的繁琐文件,还得缴纳押金一万多元。很多租车公司不提供自驾,规定顾客必须接受公司配备的司机,每天的租车费用最低也要三四百元。

        而现在,经济型轿车的租赁价格普遍在每天两百元以下,一些低端车型甚至不到百元,而且持驾照即可租车,手续大大简化。随着租车被人们普遍接受,私人租车越来越多,遇上春节,北京、上海和广州等一些大城市的租客们不得不提前两个多月预订。

        除了车和房,更能体现国人“以租代购”理念的是一些生活用品的租赁选择。

        比如,租赁教堂。花上500元至1000元不等,没有宗教信仰只为浪漫气氛的新人可以在哈尔滨的一些教堂里举行半小时左右的结婚仪式。

        租制服。毕业生求职时的正式套装、公司年会上的特制变装,可以在一家家特色小店得到满足。绿色植物、帐篷睡袋、餐厅打折卡……人们能租到的东西越来越多。

        租出一个“中产生活”

        居住在上海的包林今年28岁,拥有一家不大的广告策划公司,开着一辆老式的赛欧轿车。2007年,他初次见识到美国租车服务的便捷与先进。朋友开了一辆丰田越野来接他,“车里干净温馨,很有家的感觉”,可仔细一问,车竟是租来的。

        因为那些远途自驾,也因为那些外国客户,包林其实需要第二辆车。他首先粗粗算了一笔账:如果买一台中等的、20万左右的商务车,意味着一笔每月5000元、还款期3年的分期付款;购置税、保险得2万多块;车船税、大小保养每年上千元;贴膜装潢、小区停车,不动也花钱……最后,因为地处上海,还得花几万元为车“上户口”。

        见识到了租车的便利,包林最终决定以租代买。他渐渐成为上海租车店里的常客。他租过20多种车型,见证了租车业的整合与崛起。

        “汽车确实是我生活的一部分,但车是不是自己的不是很重要。”尽管包林属于“中产阶层”,但他仍不愿为服装、汽车这些生活用品多付“银子”。

        现居于广州的杨亮,正在为像包林这样阶层的人群服务。他们的一套市场标价10万元左右的珠宝,以每天两三百元的价格出租,“结婚用个两三天,一般人都能接受”。杨亮信心满满,他坚信,类似这样的中高端奢侈品租赁,“消费者一定越来越多”。  

        “无论怎样,将会有更多的东西可以租赁,而在生活服务和个人兴趣娱乐方面,肯定大有可为”,某租赁网站CEO(首席执行官)李涛如此判断。    (《中国新闻周刊》2011年第12期陈薇 周丽)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