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1年04月14日 星期四

    为了防止暴露,传销团伙有严格的作息制度及纪律规范,“不准晚归、不准酗酒、不准打架”,并且明确标明:军人、公务员、本地人一概不许加入。

    传销华丽变身的背后

    《 文摘报 》( 2011年04月14日   08 版)

        用7万赚380万的“捷径”

        今年40出头的张胥(化名)是湖南邵阳的企业家。2011年3月初,他接好友电话,让他来广西南宁看看。

        然而,说好的“南宁休闲游”却变成了“连锁经营业模式”训练课,朋友李某及随后认识的若干讲师迅速地开始对张胥“洗脑”,内容从五级三阶制的阶梯递增,到一次性投资、返还制、终身制、几何倍增原理等操作流程。授课人员还用预算的方式麻利地推演出,不超过7万元的投资如何赚380万元的捷径。对方声称,这项纯资本的运作是引进国外先进模式,由国家在两广试点后将推广到各地,没有政策风险。

        被游说得有些晕头转向的张胥开始同意投资5万多元,但对方不仅催促其增资到69800元,还反复劝说张将“好机会”带给其他朋友。这让张胥开始警觉,之后,他借机脱身。

        “连锁经营”和“五级三阶制”

        就在张胥离开南宁后不久,一个以政府许可“修地铁、做工程”为名的大型传销案件在长沙告破,79名主要犯罪嫌疑人被擒,涉案金额约1.5亿元。

        这一震惊一时的大案是群众举报侦破的。2010年11月13日,一位湖北家长向长沙市公安局“局长信箱”发送电子邮件,反映其中专刚毕业的女儿被骗入传销组织。此后,长沙市公安局经侦支队调查发现,该案的背后隐藏着一个庞大的非法传销组织。

        长沙市公安局副局长张慧说,警方发现该传销团伙中一犯罪嫌疑人、浙江台州人傅利杰的账户在短短3个月内,有1600余万元的资金入账,且该账户累计有1500余万元的取现和500余万元的转账,遵循每周一次的资金流入、流出规律,符合传统“拉人头”式传销组织“按周结算、分配利润”的特点。循此线索,民警追踪其他犯罪嫌疑人的行踪,进一步确认该传销团伙中身份为“总监”级以上的80余名高层骨干成员,掌握了这些成员“单个行动、单独居住、单线联系、多处住所”的特点。

        3月26日凌晨,湖南省、长沙市两级公安机关成立的“11·13”专案指挥部下令收网,26个抓捕小组同时行动,抓获包括卢军岳、傅利杰等犯罪嫌疑人79名,刑拘36人,缴获用于转账的银行卡157张以及传销违法活动的大量证据。

        警方查明,“11·13”案团伙均假借“集资款项为政府工程建设所需”之名搞所谓连锁经营。他们从新加入者缴纳的高额入会费中进行利益分配,其组织结构是“五级三阶制”:即分为业务员、主任、经理、高级经理和总监以上五个等级。其级别晋升制度是:“新人”加入时按人民币3800元/份的申购标准交费,可一次申购多份或发展新人进行累计份数,达到2份申购的为“实习业务员”,达到9份申购的为“组长”,达到21份申购的为“主任”,达到65份申购的为“经理”,650份以上申购的为“高级经理”。如果一次性交69800元,即可获得“主任”位置,直接提成1.9万元。从犯罪嫌疑人傅利杰使用的账户的调查情况来看,仅从2010年12月15日至2011年3月9日,流转的涉案金额就高达2000多万元人民币。

        专人研究国家法律

        “11·13”案告破之前,3月6日长沙县也破获了一起传销大案。星沙泉塘社区的未来蜂巢小区内,一批福建、浙江、湖北等地人员,以政府招商做生意等为幌子,欺骗亲友聚集到长沙县进行传销活动。

        当地打击传销(联席会议)办公室(下称打传办)的有关人士称,对小区的134个传销窝点进行突击打击时发现,传销人员多是2~5个家庭成员或者亲戚租住在一起,日常不做什么工作,有的小孩已经在本地幼儿园、小学、中学上学。该传销组织活动非常隐蔽,现场除了少量的培训资料外,无任何产品,是纯粹的“拉人头”形式,实行严密的等级制度和保密制度,属于典型的传销行为。

        长沙县打传办周主任表示,星沙(长沙县城所在地)最早出现传销人员,应该在1996年左右。“1998年,国家明令禁止传销,我们进行了几次大的打击行动,很多不法分子落网了。”

        然而近两年,星沙大范围的传销活动开始有抬头之势。“这些人的手法很多,有专门的人研究国家法律,对抗能力增强,队伍慢慢壮大。”周主任说。

        福建龙岩人许先生说,今年春节过后,他接到堂兄的电话说长沙有事做,便赶到长沙。没想到堂兄直接将他带到长沙县泉塘社区住所,说服许先生加入他所在的“公司”,从事一种所谓连锁经营、纯资本运作的职业,不购买任何货物,只要上交69800元,发展两个下线便可做到“经理”,月收入上万元。

        当许先生设法摆脱纠缠并带来执法人员查处时,20多名传销人员都处之泰然,统一口径说自己是合法的生意人,在当地贩卖茶叶为生。

        此次查处行动后不久,长沙县再次组织多部门对未来蜂巢小区进行集中打击,在现场查获的“工作笔记本”上,其管理制度清晰可见:为了防止团伙暴露,传销团伙有严格的作息制度及纪律规范,“不准晚归、不准酗酒、不准打架”。并且明确标明:军人、公务员、本地人一概不许加入。

        复杂的传销变种

        面对当前非法传销活动日趋隐蔽,流动性越来越大的变化,打击传销的形势不容乐观。

        2010年的“德资本”案即在这一背景下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有市民反映在长沙有专业人士推销一种可以“日赚上万美金”的股票,只需加入“德资本”的公司,就能保证收益。于是上百位市民急切入会。

        记者调查发现,经常在咖啡厅授课的“德资本”公司号称是境外风险投资公司。授课人员称该公司收购了澳洲的“富田国际”。现在开始向市民发售这家公司的股票,入会的市民可以通过炒作这个股票实现盈利。同时,加盟入会的费用从1000美金到10000美金不等。公司人员表示,他们还有另一种盈利方式,就是实行“双轨制”拉人头:每拉一名投资者,就能提成,每发展一批投资者,就有培训奖励。

        然而,“德资本”公司在长沙没有任何固定经营场所,都是每天由召集人寻找一处咖啡馆,拉人来听其授课。其公司,包括网络操作平台都设在境外,国内投资者很难查明信息真伪。

        闻讯对此进行查处的长沙市工商局公平交易分局负责人称,“德资本”这类公司属于典型的网络传销公司,这样的公司往往操作一段时间就会消失,参与者的钱财将损失殆尽。

        类似“德资本”的传销尚且有迹可循,一些更新概念、操作更为复杂的涉嫌传销行为甚至连法律人士都产生争议。湖南青年律师辜星说,他有朋友加入了一种所谓“百万富翁”的游戏。参加者将1万多元钱通过一种支付程序置入游戏中,每个人只要发展一人即可提取少许奖励;而一旦其名下发展的下线积累的资金达到100万元就可以全部提走。

        “这个圈子并不公开,参加的都是有钱人,你说它是传销,别人说只是游戏而已。”辜星说,这类行为,作法律判断亦非易事。

        如何遏制传销的扩张

        自2001年以来,湖南境内的传销活动呈现许多新变化。周边省、市“拉人头”式的传销网络逐步蔓延过来;传销方式更为隐蔽,组织更加严密,欺骗性更强,手段更加恶劣;参与传销的群体更加复杂;利用互联网从事传销活动的现象日益突出;个别直销企业跨地区经营的违法行为已开始出现。这些操作方式的“调整”让传销组织形成了更大的影响力和破坏效果;参与者的文化程度也越来越高。

        长沙市工商局局长陈跃文指出,就长沙而言,一方面传销以一夜暴富为诱饵,对于很多人有极强的诱惑力。另一方面传销组织的业态发展、包装方式日渐更新:过去的老鼠会拉人头,生活艰苦,数额不大;如今参与人员素质提高,经济档次上升,有的组织头目甚至以宝马车代步。以前以劣质产品为道具,现在往往虚构产品,操作载体虚拟化、网络化。洗脑的方式过去是以情动人,以利益诱人;现在则是通过网络展示、电子商务模拟、一对一喝茶谈心培训等,重在以利益诱人。此外,地方就业压力及基层社区对于流动人口管理难度加大,也是“打传”的难点和压力所在。

        法律界一些人士则表示,从全国各地一些公开信息和他们了解的一些案件来看,打击传销,除了有关部门加大打击力度外,司法机关在审理组织领导传销案件时要从严从紧。

        (《中国青年报》4.6 洪克非)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