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1年03月19日 星期六

    云南丘北“僰人”寻踪

    《 文摘报 》( 2011年03月19日   07 版)

        在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丘北县,近年来一个被称为“僰(bó)人”的奇特族群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僰人,一个自先秦即文献有征的古代民族,已经给学术界留下一堆未解的问题。在一些学者提出丘北“僰人”为古代僰人后裔之后,丘北“僰人”为僰人研究引出一系列新的争议性话题。

        2011年初,记者前往丘北,开始寻“僰”的历程。

        丘北“僰人”史料探源

        丘北地方文献中最早是什么时候出现“僰人”二字的?据丘北县史志办的范正光介绍,在民国《丘北县志》中就有关于“僰人”的记录。由于丘北县在历史上是偏远地区,文化落后,建置几经兴废,直到民国十五年(1926)才编纂了第一部县志,该县志中的“人种”一节,记载有“僰人”族群。

        1950年9月23~28日,丘北县第一届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召开,会议选出代表150人,其中僰族1人。这是“僰族”名称第一次正式出现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官方文献中。

        50年代开展民族识别工作后,“僰人”被划入彝族,而据范正光目前所见,1963年8月16日《云南日报》报道,云南省少数民族归系和统一工作告一段落,僰族归入彝族,此后,“僰族”称谓就从丘北县历史文献资料中消失了。

        记者翻阅史志文献发现,1949年前的史志文献(如康熙《云南通志》、乾隆《广西府志》等)记载的“僰人”都非今日丘北“僰人”。新中国成立初期从事民族登记工作的同志在填写表格时,根据什么写下“僰人”二字不得而知。

        丘北“僰人”生活面面观

        记者在丘北倮子地村和白泥塘村的实地考察,看到“僰人”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等方面都很有特点。

        民族服装是各民族区分彼此的“符号”。就丘北“僰人”而言,男子的服装已经失去特点,而女子的服装仍保留了鲜明的族群特色,其中最具特点的是被称为“马笼头”的民族服装。

        丘北“僰人”主要种植玉米。在饮食方面,嗜酒是“僰人”最明显的特点。由于近几年地方政府扶贫工作的开展,大部分“僰人”的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现在,汽车能开到僰寨,有的家庭还购买了摩托车、三轮车。

        复杂的民族心理特征

        在丘北采访期间,丘北“僰人”的心理特征给记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僰人”明显比较保守内向。在倮子地村,虽然有当地同志的陪同,当记者走进一家院落,希望与这家村民攀谈时,他还是默然地闪躲开了。同行的乡干部告诉记者,“僰人”基本不和村外人交流,对外人有很强的戒备心理,近年还算有所好转。

        舍得乡人大主席张炼权就是“僰人”,他告诉记者,“僰人”是一个弱势群体,缺乏人才,教育落后。

        丘北成“僰人”的避难所

        为什么“僰人”后裔会逃亡到丘北?

        记者到丘北后发现,在丘北一带,除了“僰人”,还有若干有类似经历的族群。如彝族撒尼人支系,根据传说,撒尼人也是由于战乱而从滇西北迁徙至此的。

        据丘北学者管鹏研究,丘北地区不但是多民族融合共居之地,也是民族分布上的一个分水岭。这里大致是我国彝族分布地区的东南缘,也大致是我国壮族分布地区的西北缘。彝族文化东进到这里和壮族文化西进到这里,基本就到头了,这给各族群创造了生存空间。此外,在历史上,丘北自然地理条件不佳,中央对这一地区的控制力相对薄弱,各族群逃难至此,几十年都不会有人来拜访,也不用担心大的战乱。

        (《中国社会科学报》3.8 曾江)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