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1年03月03日 星期四

    论点·短辑

    《 文摘报 》( 2011年03月03日   06 版)

        重新认识和评价“乾嘉学派”

        欧明俊在2月22日《中国社会科学报》上说,长期以来,一些学者认为“乾嘉学派”只重考据,重文字训诂和文献资料,而不重“义理”,不重思想,不关心现实,只做纯而又纯的学问。实际上,乾嘉学派的主流是非常重视“义理”、关注现实的。其宗师顾炎武研究经学,目的是“明道救世”。此派的代表人物戴震重考据,是“志存闻道”,考据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戴震首先是哲学家、思想家,然后才是考据学家。

        “国花”名称始见于明

        扈耕田在2010年第4期《民俗研究》上说,牡丹很早就被称为“国花”,而“国花”作为一个词最早出现于李梦阳的《牡丹盛开群友来看》:“碧草春风宴席罢,何人道由国花存”,据诗人卒年可知,牡丹最迟在嘉靖九年(1530年)已经有了国花之称。明代中期,邵经济《柳亭赏牡丹和弘兄韵》也将牡丹称为国花。至晚明,将牡丹称为国花者渐众,刘侗、袁中道、王彦泓、郭良翰和沈德等人在诗文中也多现国花的有关表述。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