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1年02月22日 星期二

    梅兰芳的最后一次演出

    《 文摘报 》( 2011年02月22日   08 版)

        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一生演出的京剧、昆曲达数百出之多。

        他第一次登台演出是在1904年8月17日,当时才9岁;而最后一次演出,是在半个世纪之后的1961年5月31日,演出的剧目是新编京剧《穆桂英挂帅》。

        京剧《穆桂英挂帅》改编自同名豫剧。

        1953年,豫剧名角马金凤率河南省洛阳市豫剧团到上海演出《穆桂英挂帅》,正在上海的梅兰芳听说了,怀着新奇的心情去看,而且一连看了三遍。戏中穆桂英老当益壮的精神,使梅兰芳深深感动。最后一场戏结束,梅先生来到后台祝贺马金凤演出成功,同时特意邀请她到家中深谈。

        梅先生告诉马金凤:“我看了不少戏,但像老穆桂英这个人物,还是第一次在豫剧中发现。我很喜欢穆桂英这个角色。”从此,晚年穆桂英的形象就经常萦绕在他的脑海之中。

        1958年,豫剧《穆桂英挂帅》晋京演出,梅兰芳又去看戏。马金凤在舞台上展现的穆桂英的豪迈气和那荡气回肠的演唱,使梅先生为之动容,再一次激发起梅先生的创作热情。于是他决定把《穆桂英挂帅》改编成京剧,作为向国庆十周年的献礼作品。

        豫剧《穆桂英挂帅》是写穆桂英退隐二十多年后的故事,因西夏屡屡犯境,宋王又拟起用杨门女将。穆桂英深憾于朝廷对杨家将的寡恩薄义,不愿挂帅出征,经佘太君劝导,勉以国事为重,重新燃起她一腔报国热情,乃毅然誓师挂帅,慷慨出征。

        京剧《穆桂英挂帅》的剧本改编由陆静岩、袁韵宜两位女编剧执笔、著名导演郑亦秋执导,除梅兰芳主演穆桂英外,还有李少春、袁世海、李和曾、李金泉、梅葆玥、梅葆玖、夏永泉、杨秋玲等名角、新秀加盟,阵容十分坚挺。

        1959年5月25日,《穆桂英挂帅》在北京人民剧场首演,同年10月初又作为国庆10周年的献礼剧目在京公演。这个戏以其激励人心的思想内容和近乎完美的艺术表现,赢得了专家和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和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这是梅兰芳解放后成功推出的第一部、也是最后一部新作,它是梅派剧目新的巅峰之作。

        周恩来总理看了戏后,对梅兰芳说:“这个戏很好,看得出是你舞台生活40年的集中表演,也是你老年的代表作。”著名京剧作家景孤血也撰文称梅兰芳“一个人演满台”,就是说,梅兰芳以其那飒飒泱泱的演技,使整个舞台的每一个角落都笼罩在他的表演气氛之下。

        著名旦角演员于连泉(筱翠花)在《老当益壮》的文章中说:“梅先生的艺术已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六十多岁的人了,还是嗓子是嗓子,扮相是扮相,腰腿灵活,身上、脸上,一招一式,坦坦然然,水袖清清楚楚,跑起圆场来,脚下轻、稳、快,叫人看了舒服松心,确实难能可贵。”

        1961年5月31日晚上,他应中国科学院之邀,率领梅剧团为科学家们演出了《穆桂英挂帅》。中国科学院的礼堂并不大,科学家们把礼堂挤了个满满当当,当中包括当代文豪、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

        戏的第二场“乡居”,梅兰芳出场了。由于朝廷寡情薄义,杨家辞朝回乡。穆桂英出场时穿的是蓝帔,梳的是大头,完全是青衣的装扮,但家庭妇女的服饰掩不住她的英武之气,一出场,就是一个碰头彩。第五场“接印”,当演到穆桂英捧着帅印,唱出“我不挂帅谁挂帅,我不领兵谁领兵”的豪言壮语时,全场观众被深深打动,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演出结束,梅兰芳率众位演员谢幕,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登上舞台,与梅兰芳热烈握手,祝贺他演出成功。最后梅兰芳挽着郭沫若并肩照了一张相,几天后,梅先生收到科学院送来的合影照片,他还兴奋地在照片上题写了演出的年月日及小跋:“是日观众情绪热烈,而余演来亦酣畅淋漓也。”

        谁也没有想到,这一次竟是梅兰芳最后一次演出!此时,离他去世仅68天。但这次演出,为梅兰芳的整个舞台演出史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梅兰芳从1960年开始,就觉得身体不适,胸间隐隐作痛,还以为是胃病,只服用些治胃病的药,照样辛勤工作。1961年夏天,梅兰芳感到胸部不适,到北京阜外医院治疗,据医院检查是心绞痛。7月30日下午,梅兰芳心绞痛突发,住院抢救。在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关怀下,医院尽力抢救。

        8月8日清晨4时许,梅先生病况突然恶化,虽然全力抢救,终告无效,一代大师于清晨5时与世长辞,享年67岁。

        (《人民政协报》2.10  沈鸿鑫)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