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麻将初诞的时候,它曾被视为“国粹”,视为中国“国民性”具体而微的代表,20世纪初期它还漂洋过海,在英美等地发展,上世纪30年代左右蔚然成风。在加利福尼亚的海边,美国女人们泡在游泳池里打麻将度日。
从麻将到Mah-jongg
麻将漂洋过海去往欧洲和美国,始于20世纪初,这段时间来华的西方人越来越多,他们混迹于中国城市之间,发现街头巷尾无处不在的小游戏——麻将。
于是无聊之时,来华外国人也开始学着打麻将消磨时光。20年代,曾在苏州美孚石油公司上班的约翰·巴布考克第一次尝试以英文整理并编撰麻将的玩法,在中国出版了一本关于教西方人玩麻将的书《巴布考克麻将规则手册》,他统一了英文术语的规范,取麻将的英文名为“Mah-jongg”。这本书在通商口岸城市里广受欢迎。
1922年9月,一位旧金山的木材商哈蒙特从上海进口了一批总价值五万美元的麻将牌,并成立了专门的麻将销售公司,至此,麻将开始大规模进入美国市场。截至1923年,大概有1500万美国人在玩麻将。其繁荣程度,可见一斑——1922年美国进口13.1万多副麻将被抢购一空,售价高达500美元一副;1923年的销售猛增到150万副。1923年,纽约公园大道的年度街会准备邀请12位中国人给大家示范打麻将,结果街会第一天,用于展示的麻将牌就被看客强行买走了。
麻将和美国女性
一张拍摄于1924年的老照片同时展示了麻将进入美国的时间及其特色。照片中有四名身穿泳衣、神态悠闲的美国女性在泳池里的浮桌上打麻将。
事实上,这张照片包含了麻将“移民”后的三个典型因素——女性、体闲、夏天。
20年代初中期,美国经济繁荣,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进入现代生活。此时男性在城市公司里任职的越来越多,而女性生活也越来越自由,她们不用终日在家操持家务,因此一起休闲度日的时间非常多,麻将便成了她们在丈夫不在时的休闲活动。
1927年,在美国的胡适发现美国俱乐部里几乎桌桌都是麻将,中国留学生没有钱的甚至可以靠教麻将吃饭挣钱——如此一看,胡适受到了莫大的刺激,表示:“谁也梦想不到东方文明征服西方的先锋队,却是那一百三十六个麻将军!”
新时代的新麻将
1937年,美国最大的麻将协会——全美麻将联合会在纽约成立,这个协会的会员大都是犹太裔女性,她们的方法是以母亲传女儿的方式将“麻将”流传下去。不过到了50年代,很多年轻女性忙于女权运动,无暇学习麻将技艺了,美国出现了一个麻将玩家的断层。1960年代初麻将再度兴起,不少中产阶级白人妇女还流行举行“麻将之夜”,在家里挂灯笼,并穿着中式服饰,通宵达旦地玩麻将。
同时,诸多关于麻将的比赛也不时出现,如“加勒比海麻将疯狂循环赛”和美国“麻将疯狂锦标赛”等。
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个人电脑的兴起,“麻将不再仅仅是祖母的游戏,世界互联网赢得了新的麻将爱好者。”同时,当婴儿潮时期出生的那批人退休后,麻将可能经历再次辉煌。因为对于这些即将老去的婴儿潮一代来说,麻将已经被戏称为“能把朋友们‘捆’在一起的玩意儿”。
(《扬子晚报》2.1 曹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