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国家都会有一些低收入人群,如何确保这一阶层人群的基本生活不受物价暴涨的影响,对于世界各国政府来说,都是个不得不解决的难题。在印度,为保证城市贫困居民享受基本的生活水准,政府长期以来一直实行配给制度,并取得了一定效果。
相当于中国的“副食本”
印度长期以来一直实行居民配给制度,政府给居民颁发的“配给证”类似于中国当年记录着每月可以购买到多少食糖、麻酱、粉丝、豆制品等的“副食本”,内文几页的内容分别是米、面、杂粮和食物油等基本食品的种类和供应量等栏目。
印度居民的“配给证”以及这个证件上面所标注的配给数量,是由各地方政府根据当地生活水准制定的,因此各地发放的配给标准也不一样。
穷困人群的“救命证”
根据新德里市政府目前的规定,每月收入在3000卢比以下的贫困家庭才有资格申请“配给证”。拥有“配给证”以后,每个家庭每个月可以用极低的价格到政府指定的平价粮店购买到10公斤大米、25公斤小麦、6公斤糖以及其他一些基本食品。对于印度城市贫民来说,这些食品可以维持一家大小免于饥饿。而对于以奶茶为日常主要饮品的印度居民来说,平价食糖对他们的意义甚至不亚于粮食。
新德里还有许多没有合法身份、只能住在贫民窟里的流浪人群,他们根本没有资格申领“配给证”,遇到粮价上涨,只有勒紧裤腰带委屈自己的肚子了。
(《世界新闻报》1.28 胡唯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