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京剧世家
钱浩亮1934年出生于上海,父亲钱麟童当时是上海的京剧名角。钱浩亮6岁时,父亲开始教他唱京剧。1943年,父亲把他送到上海戏曲学校学京戏。
1950年,在原北京四维戏校基础上建立了中国实验戏曲学校(中国戏曲学校前身),并在全国招收学员。钱浩亮得知后进京“赶考”。在考场上,他演出了《林冲夜奔》中的一个唱段,主考官周信芳见他功力好,十分赏识,当即决定录取,并且让他直接插进学校研究班深造。
1956年,钱浩亮从中国实验戏曲学校毕业。此时,正好中国实验戏曲学校创办中国实验京剧团,他毕业即进入该团担当主演,时年22岁。
1962年,钱浩亮被选入中国京剧院,梅兰芳、李少春、叶盛兰、袁世海等京剧艺术大家都在该院。进入中国京剧院后,钱浩亮更加用功。每当这些京剧大师演出时,或者与大师们同台演出时,他都细心观察、体会。
钱浩亮的演技、他的用功、他的虚心,使著名京剧大师李少春看中了他,并收他为弟子。李少春对钱浩亮评价很高,不仅自己培养,还将他推荐给其他著名京剧演员。
被江青发现
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京剧院在文艺作品《自有后来人》的基础上,改编成现代京剧《红灯记》。
《红灯记》的A组,由李少春扮演李玉和,由花旦刘长瑜扮演李铁梅。在选B组主演李玉和角色时,李少春和其他京剧大师都不约而同地选中了钱浩亮。
《红灯记》公演获得好评如潮,这让把改编京剧现代戏之功据为己有的江青十分得意。她不仅经常去观看《红灯记》的演出,还经常直接对排戏指手画脚。
一次,江青来看《红灯记》B组的演出,觉得钱浩亮扮演的李玉和比李少春演得好。钱浩亮不仅年轻、音色好、唱腔好,而且人也比李少春高大一些。她把中国京剧院的领导找来,说:以后,就让钱浩亮演A组《红灯记》中的李玉和吧,让刘长瑜演李铁梅。她的理由是:“李少春演的李玉和不像个工人,倒像个站长。小钱演的李玉和,像个工人,演得也好。”于是,钱浩亮成为了《红灯记》A组中扮演李玉和的主角。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钱浩亮也积极投身到运动之中,组织了造反队伍,将斗争矛头指向了文化部的负责人。但是,钱浩亮本质上还是一个厚道人。他当时只是受政治形势影响而主持召开了批斗剧院领导的会,但决不对领导搞体罚,批几次也就不批了。钱浩亮决不批斗自己的师辈们。有人要批斗李少春,他不同意;批其他一些老艺术家,他也不同意。
1975年9月,李少春病重。当时李少春在政治上不得意,许多人对他敬而远之,不愿意或者不敢去看望他,但钱浩亮却不怕。当他得知师父病重的消息后,推掉一切活动,急忙跑到医院去看望自己的老师。在老师的病床前,他流下了眼泪。
“文革”时期,钱浩亮能够做到这些,是需要一定勇气的。
1969年,钱浩亮担任了中国京剧院党委副书记。1972年,升任文化部副部长。钱浩亮本人还是有自知之明的。他虽然当上了文化部副部长,但基本上不到文化部上班,只是参与文化部的一些重要问题讨论,并且很少提出自己的主张。
1976年10月,“四人帮”被粉碎。钱浩亮被列入“与‘四人帮’有牵连的人”而入狱。经过数年隔离审查,钱浩亮被定性为“犯有严重政治错误,免于起诉”。1982年年初,他恢复了自由。
成为京剧教师
出狱后,钱浩亮在家中赋闲两年。1983年底,组织上安排他和夫人曲素英到河北省艺术学校任教。他十分珍惜这样一个工作机会,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培养青年演员上。
这所学校的学生,都是从没有系统学过京剧的孩子。为让孩子们喜欢京剧,学会京剧,他付出了很多心血。在教学中,他按孩子们的类型和特长,把他们分成几类,分类指导。对于学生们的练功,他一点也不马虎,提出了极为严格的要求,并且督促他们认真训练。几年下来,他培养的学生进步很快,其中产生了不少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优秀演员。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他第一次公开出来演出,是在1989年。当年10月,《新体育》杂志为庆祝创刊40周年,拟在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举办晚会。筹办时,国家体委请示文化部:可否请钱浩亮来演出?文化部批准同意钱浩亮公开演出。《新体育》杂志即向钱浩亮夫妇发出邀请,他们欣然同意。
钱浩亮夫妇登上了中山公园音乐堂的舞台,合演了《白毛女》选段。一段唱罢,台下掌声雷动。在观众不断的掌声邀请下,钱浩亮再次演唱了传统京剧《艳阳楼》中高登的一段戏。观众们发现,长期不演传统戏的钱浩亮,唱、念、做、打竟然都不减当年。此段唱刚结束,全场又一次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在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邀请下,钱浩亮又一次返场。此次返场,他应观众的强烈要求演唱了《红灯记》中李玉和的唱段。由于事先没有安排这个节目,没有伴奏,他只好清唱了“提篮小卖”一段。唱罢,观众热烈鼓掌长达数分钟。
此后,钱浩亮又在河北、山东等地与当地剧团合作,多次登台演出,每场演出,都受到观众热烈欢迎。1998年,钱浩亮、曲素英还登上了长安大戏院舞台参加义演。
(《党史博览》2011年第1期艾英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