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石油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上世纪20年代末,由于各方盛传在中国东北发现石油的迹象,日本人下定决心要在这一地区寻找石油。
当时,日本东北帝国大学的高桥纯一是公认的石油权威,他的石油生成理论是所谓的“海底腐泥起源说”,根据这个理论,日本将找油重点放在辽宁南部地区,原因是这里比较靠近海边。
位于松嫩平原中部的大庆,理论上是“贫油”地区,故不是重点找油地段。当时驻扎在哈尔滨附近的日本陆军航空队的飞行航线就在大庆上空,来去的飞机能够经常看到草甸子的水面上漂着黑色的油膜状漂浮物,于是他们向负责寻找战略资源的“满铁调查部”通报了此事。当时“满铁”方面回答也很干脆:“这个地方不存在生成石油的条件。”“满铁调查部”因此没有去实地勘探。
实际上,日本“满洲石油公司”曾在大庆油田的边缘地区打了一口1000米深的探井(王进喜的1205钻井队的第一口井深度为1100米),流出来的是黏稠、含硫量很高的重油,而且流量很小。
以日本当时的炼油技术,很难用这种石油提炼90号以上的航空汽油,除非从美国导入新的技术和设备,仅这一点恐怕就要等上十年八载,所以日本就放弃了继续找油的计划。
日本在中国东北找不到石油还有一个原因。日本当时有相当不错的探矿公司,比如“日本矿业”,是采用最先进的美国设备找油的公司,但是日本军方担心在东北找油的消息一旦被美国人知道,就势必暴露自己的战略目标,所以没用这家公司。日本的陆军也有自己的勘探设备,并且最深可以打到1800米,但是由于缺少专业的技术人员,找不到石油并不奇怪。
(《齐鲁晚报》1.22 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