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副主任医师汤立新说,每个人身体里都有个“120”,这就是中医常说的经络、腧穴。掌握了这套“密码”,在关键时刻能起到很大的救急功用。
穴位救急
“看见有人突然晕倒,很多人都会下意识地为其掐人中穴,这就是最典型的穴位救急。”汤立新说,晕厥患者一般都有脸色苍白、呼吸微弱、血压迅速下降等特征,一时又难以判断原因,人中穴堪称一剂随手拈来的“强心针”;癫痫发作时,患者不停抽搐,脑电波严重紊乱,掐人中穴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缓解症状,减轻对大脑的损害;突然受到强烈刺激的人会出现癔病状态,表现为想说但说不出话来,甚至背过气去,这样的人并没有什么器质性疾病,也可以用人中穴来救急。
按压穴位不用那么精确,汤立新示意,以人中穴为例,可将鼻下人中沟由上到下分成三等份,“救急点”一般在上三分之一处。按压的力度也不是越大越好,正确的做法是手指向上部鼻中隔的方向“顶牛式”按压,力度适中,每掐五秒钟歇一两秒钟,如此反复刺激,如果用力过狠,反而会抑制呼吸。足部涌泉穴也有类似功效。而劳宫穴属于手厥阴心包经之穴,多用于癔病救急。这些穴位可按上述方法反复刺激,直到患者苏醒或者症状明显减轻。
穴位治病
几年前,汤立新曾用艾灸法为一名患者治好了功能性子宫出血。这名患者是外国人,也许是水土不服的缘故,来到中国后,她的月经量骤增,常常是十天半月还淋漓不尽。汤立新选择了隐白穴为她进行艾灸。隐白穴归足太阴脾经,中医认为脾有统血的功能,脾失统摄则会导致血溢脉外,出现月经过多的现象。艾灸的效果可谓立竿见影,患者在医院治疗一次,回家按照汤立新教授的方法自己又艾灸一次,第二天月经量果然少多了。
扭伤经常发生在不经意中,如打喷嚏、够东西、扫地时,最常见的是在身体扭转的同时伸胳膊,一个“寸劲儿”,腰就不能动了。这时,旁人可协助其掐住委中穴,让伤者慢慢活动腰部,有所缓解后再去就医。如果是踝关节扭伤,严重肿胀不能按压伤处,此时在阳陵泉附近寻找,会有一处按起来特别疼痛,持续按住这个痛点,能有效缓解肿胀。每次在外游玩,如果碰到有人不慎伤到了腰腿,汤立新就会如此操作。
人体的变化令人捉摸不透,在身体状态不佳的时候,即便你从来没有晕车史,也可能出现晕车症状,很是难受。此时,要记得内关、中脘这两个穴位,掐住它们,恶心、眩晕的症状可以很快缓解。如果中暑了,别忘了按压尺泽、委中、曲池穴。
穴位保健
紧急情况下,我们可以用按压、针刺等方法对人体的经络腧穴穴位进行强效刺激;平时,我们也可以用和缓的艾灸等方法保健养生。长年坚持正确熏灸,其养生效果不逊于高档补品。
查不出原因的腹泻,在治疗的同时艾灸神阙穴(肚脐)及下巨虚,康复比单用药物治疗快得多;荨麻疹发作,在神阙穴处拔罐,有止痒、抗过敏功效;鼻塞流涕,可灸两眉正中的印堂穴,或是每日早晚按压发际之上的上星穴,迎香、鼻通的通窍效果也不错,这对于孕妇或是特殊情况无法服药的过敏患者尤其适宜。
“胰俞穴在胸椎第8节下1.5寸处,灸这个穴位对许多胰腺疾病很有好处。”汤立新说。一些脑血管病患者有冬天输液预防中风的习惯,“其实输液的效果最多持续一个星期,穴位艾灸倒是一剂‘长效缓释片’。”汤立新建议,失眠、多梦、耳鸣、腰膝酸软的患者,多为心肾不交,晚上临睡前可以艾条灸劳宫、涌泉穴,灸到温热为止;脸色晄白、食欲不振者,多为心脾两虚,气血运化功能差,可灸神门、三阴交,每个穴位灸5~10分钟后睡觉;头感昏沉者多为中气下陷,可灸头部百会穴,以提升阳气。
(《人民政协报》1.12王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