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各个中医医院自己生产的院内制剂(指市场上无供应而临床上有需要,经批准生产的制剂品种),因为“简、便、验、廉”,几十年来一直拥有大批患者“粉丝”。但目前部分品种的中药制剂因为成本价高于零售价而正面临断货的尴尬。
比如“明星小膏药”复方苦参止痒膏,专门治疗皮肤瘙痒,已临床使用了几十年,每盒售价5.1元,在老年患者中特有人缘。但由于原材料价格飞速上涨,这个药早就是卖一盒亏一盒了。
北京东直门医院拥有中药制剂123种,因为成本等原因,处于生产销售状态的品种只有60个;北京中医医院现有院内制剂163种,到去年,已经有80%~90%的药成本价高于零售价。广安门医院的99种中药制剂几乎都在赔钱生产,“为的是保持医院的中医药特色,吸引更多病人。”
多家中医医院均表示,应建立调节中医药价格的长效机制。另外,政府部门也应该制定中医医院补偿机制,这样既不增加患者看病负担,也可保证医院正常运营。
(《北京青年报》1.23 赵新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