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 纸
杂 志
光明网
文摘报 2011年01月13日 星期四

香港人为什么不疯狂买车

《 文摘报 》( 2011年01月13日   01 版)

    北京的常住人口大约是香港的2.5倍,但现在汽车数量却是香港的8倍多!更值得注意的是,香港的汽车总量在过去的十几年间变化并不大,多年来年均增长率都在2%以下。

    香港人肯定不是买不起车。香港的人均GDP是北京的三倍,以我求学的香港浸会大学宗教与哲学系为例,教授与副教授总共有12名,我发现有私家车的只有两位。香港大学教授的薪水属于世界最高之列,年收入在百万元以上,但大多数教授都没买私家车。

    其实,香港人不疯狂买车的根本原因,并非车太贵、用车成本太高,而在于香港的公共交通服务质量很高。而北京人之所以疯狂买车,最主要原因并非是收费不够,而是公交服务太差,市民不得不买车,以便将自己与糟糕的公共空间隔离起来。

    有网友这样形容北京的地铁1号线、2号线的拥挤不堪:“带上车的是饼干,带下车的就是面粉”。这样的情形不会在香港公交中出现,全香港近一半的人口居住在环地铁站500米的范围内,几乎所有常去的地方都有地铁到达。中途换乘也很快,很多是下车门对门就能换线。地铁口就有公汽站,出了地铁就能换公汽。尽管上下班高峰期,香港地铁人也非常多,但地铁公司的管理非常到位,一两分钟就有一辆列车。

    如果你是在香港乘坐公汽,更不可能像北京那样挤成相片。因为香港的公共汽车严格规定了人数,不允许超载。你可以在香港双层巴士车门边看见这样的标志:上层座位53人,下层座位21人,站位44人。如果你坐的是小巴,更不用担心拥挤问题,小巴不设站立位,所有人都有座位,绝不超载。

    香港的公汽车况都很好,车厢干干净净,绝不会有什么破破烂烂的坏椅子出现。车里的冷气也开得足,这样不会让人觉得是挤在一个臭哄哄的闷罐子里。即使是衣着讲究的高收入人群,也不会觉得乘坐公交出行会弄坏自己的行头。

    我听到很多北京的朋友说起买车的原因,都会提到一个词:“尊严”,认为在北京挤公交的过程中,很多人挤掉了做人的尊严。我在北京的时候,几乎每周都会看到因挤公交而发生的争执甚至是打架,而我在香港5年多,仅仅只看到一次吵架而已,而且马上有警察到场调查。

    或许,要让北京人不继续疯狂买车,最重要的不是靠高收费,而是要让市民能坐上“有尊严”的公交。

    (《时代周报》2011.1.7 李铁)

土地出让金大涨存隐忧
官员带头加班不如带头守法
重庆:房产税来了
新政策
8省市成立预防腐败局
世声
茅台限价令失效背后:渠道失控
北京中小学生免费领定位手机
香港人为什么不疯狂买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