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0年12月25日 星期六

    子弹出膛 口水齐飞

    ——《让子弹飞》引发的争议

    《 文摘报 》( 2010年12月25日   01 版)
    “充斥全片的脏话、血腥场面和性暗示把我这个普通观众折磨得只能提前离席。”

        《让子弹飞》上周四首映当天拿下3018万元票房,周五全国票房突破4000万元,周六票房更是创纪录达到6000万元,首周四天票房接近两亿元。伴随票房的一路飘红,观众口碑普遍叫好,但也遭到一些观众“血腥暴力、少儿不宜”的质疑。观众也由此形成截然对立的观点。

        称赞者说:发哥、葛爷、姜文,真给力

        影片上映后,顿时掀起观影热潮。上周末该片在京城影院的上座率都居90%以上,晚间黄金时段更是一票难求。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观众上午9时去影院排队买票,甚至只能买到当晚10时左右或第二天的票。看片过程中,观众笑声不断,甚至有人拍着大腿叫好。走出影院后还纷纷议论电影,给予各种赞美之词。“发哥、葛爷、姜文真给力!各种笑点应接不暇!”“快节奏!多高潮!”“台词很经典,姜文导演的想象力很丰富。”“爽!葛优演的师爷太好笑了!”更多观众的评价就两个字:“给力”。

        一些影评人称该片“打破了国产大片票房和口碑成反比的魔咒”,甚至干脆奉此片为“神作”。影评人潘采夫更是夸张地认为,《让子弹飞》是三十年来中国大陆最好的电影,一部超牛的娱乐片,更是一部杰出的政治寓言片,揭出了中国的历史与现实。    

        批评者说:“拳头加枕头”看了不舒服

        跟大多数观众的叫好之声相比,也有观众明确表示不喜欢这部影片,认为就是小品段子的集锦。有观众就指出,片中小六子剖腹挖凉粉的情节十分血腥,“看得我都反胃了!以后再也不吃凉粉了!”片中“鸿门宴”竹签杀人、黄四郎的替身被斩首等情节也被认为“血腥、暴力”。此外,影片的很多台词都是市井俗语,常常夹带着“性暗示”,粗口异常密集,被认为“少儿不宜”。

        持不满意见的观众中,央视主播郭志坚颇具代表性。他在个人博客中发表文章《票房是个什么东西》,称自己被《让子弹飞》折磨而提前退场。“充斥全片的脏话(国骂)、血腥场面和性暗示把我这个普通观众折磨得只能提前离席。我不是电影专家,绝不敢对电影的艺术水准妄加评论,不过作为一个普通观众我也知道,好电影里的硬汉形象绝不是用满嘴脏话塑造出来的,电影的吸引力也不是靠展示当众剖腹和把手放在女性敏感部位,更别说用山西话喊的下流语言,这些只能让观众感觉极不舒服。”

        郭志坚还表达了担忧:“我们国家的电影没有分级制度,一部电影只要通过了相关部门的审核就可以进入院线向所有年龄段的观众播映,但试问,当一个孩子,尤其是青少年看了这些‘拳头加枕头’的画面之后,是否会给他们正在成长的身心注入一股非理性的冲动,我很担心!票房重要,责任更重要!”

        与此同时,张艺谋的御用编剧王斌在微博上批评该片,将影片好口碑归结于“水军”(收钱发布好评者)。“过去只听说网络有水军,豢养者则是一群在利欲熏心的驱策下制造所需效果的大款,于今这个听说在我的微博上亦见真相了。”王斌还称,自己看片后大失所望,观后感觉极不舒服,电影中充斥“痞子精神”即流寇性的民粹主义,让他大倒胃口。

        旁观者说:观众压抑心理得到释放

        郭志坚、王斌的一番批评招来许多网民的“板砖”。不买账的“子弹迷”纷纷斥责郭志坚“虚伪”、“假装高雅”,甚至有人怀疑他故意借电影炒作。王斌的微博一发更招致众多网民的攻击和谩骂。

        平心而论,郭志坚的担忧在情理之中。但这并非错在电影本身,而在于国内电影缺少电影分级制度。一部电影很难被所有人接受,而《让子弹飞》明显不是拍给孩子看的。也许,王斌的批评更有道理,姜文的“文革情结”和痞子英雄主义,在其电影中一贯有之。然而,众多网民对他们的人身攻击,则上演了现实版“流寇性的民粹主义”。

        有影院人士感到费解,为什么这样一部充满暴力、情色、脏话的电影这么受欢迎?究其根源,该片在某种程度上契合了一些人长期存在的心理。电影中几乎每个角色都操着流氓腔,口吐色语、酷语或秽语,行为做事不遵守任何游戏规则。主角张牧之则是典型的痞子英雄,领导一群不明真相的百姓,去攻打恶霸大户黄四郎。片中的百姓本性怯懦,但一旦被激发,就成为一群光膀子抢劫的暴民。

        现在的情形是,谁要是说这部电影不好,就遭到网民的群起指责,以至于部分网民不够理性,对不同意见就要“打翻在地”。这也跟当下部分观众现实生活中的压抑心理有关,而电影中的人物散发出不守规则的癫狂气息,满足了这种心理需求,让积压的情绪在爆笑中得到了释放。电影里表现出来的怨恨、暴戾之气,在网络上竟得到相似表现。

        (《北京日报》12.21 周南焱)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