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0年12月23日 星期四

    医院如迷宫 看病像闯关

    《 文摘报 》( 2010年12月23日   02 版)

        挂号大厅里,一直咳嗽的郝鑫犯起了嘀咕,不知道该挂哪个科。“要是挂错了,就意味着之前停车、排队的辛苦都白费了。”

        第一关 进大门先抢车位

        上午9点,北京同仁医院西楼南门前已排起车龙,一直向北延伸,老远就听见人车嘈杂声。张超被夹在十几辆车中,在停车场前等待。“嗨,医院门口排排队,习惯了。”张超关上车窗,把广播从新闻调成了相声。

        同仁医院北侧的北京医院门前,道路两侧有一百多个车位,早已被各种车辆占据,一辆正在寻找车位的别克车突然停下,原来一辆白色捷达正慢慢地从车位中驶出,没等捷达车完全驶出,别克车就已经斜插进去,迅速占领了车位。“真跟网上的抢车位似的,不抢就没有停车的地儿。我转悠半个小时了,才找到地方。这车位倒是真考验停车技术。”停好车子后司机说。

        积水潭医院的北门开在一个窄巷子里,巷子两侧靠着一排自行车,几辆汽车慢慢地跟在行人后面,“如果堵车,就算病人骨折或者在流血,也只能这么开进去或者被抬进去。”一位管理员说。

        第二关 找科室像撞大运

        北京协和医院门诊大厅挂号窗口前,64岁的王恩贤望着眼花缭乱的导诊屏,不知道该挂哪个科室。王恩贤经常头疼,曾经去过很多家医院,但是走的医院越多,她就越迷糊,“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疼痛科……都挂过,看了效果都不明显,现在我也不知道我的病到底应该在哪科看。前一阵,我老是觉得腰疼,导诊员先让我去骨科,没看出病来。后来,医生又跟我说不行去妇科、肾内科再看看。挂哪个科室真有点撞大运的感觉。”

        积水潭医院一位医生坦言,“现在随便哪一家大医院都有十几个、甚至几十个科室。有的新科室,我都不知道是治什么病的,更别说患者了。”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一般医院只有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四个科室,但现在随便哪一家大医院都有几十个科室。这对已确诊的患者来说确实是好事,但对初诊者来说,很容易走弯路。”协和医学院一位教授表示,科室的细化是全球普遍现象,不过美国已开始重新重视综合科室。而且美国患者看哪个科、上哪家医院看,都有专业的社区医师把关,并不需要自行判断。

        第三关 路标复杂得像立交桥

        摆脱了选择科室的煎熬后,医院那迷宫般的建筑让周宇彻底傻眼了。进入积水潭医院北门,穿过浴室和洗衣房,再也找不到门诊楼的方向,他向一位工作人员求助,“过了这潭水就到了。”周宇顺着工作人员手指的方向,一个人工开凿的水潭将路分成了两段,“向左还是向右呢?”周宇先向左,看到一栋楼,走近却发现上面写着“行政楼”。他再次求助,一名清洁工说:“向左拐,通过水潭上的石桥,再直走就到了。”从进大门到门诊楼用了10分钟。

        “大夫,究竟在哪儿啊?我找不到。”在门诊楼一层,周宇在大厅里转了两圈也没找到中药房,“您出门诊楼向左走,几十米就能看到综合楼,里面就能取中成药了。”周宇感叹:“医院像迷宫似的。”

        “北京一些大医院都是上世纪50年代末建起来的。”协和医学院一位教授回忆,到上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大医院几乎都进行了改扩建,在设计之初没有考虑到会出现如此大的接诊量。近年来,医院引入各种新型仪器,很多医院是买个设备就添个房子,完全处于缺乏规划的状态。医疗设施分散在医院的各个部位、角落,病人检查也只能从一栋楼到另一栋楼来回地跑。

        (《北京晚报》12.15 赵喜斌)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