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从列宁格勒大学法律系毕业后,正式进入克格勃,成为苏联安全部的一名工作人员。他的理想终于实现了。和他一起被选中的还有他的另外两名同班同学。
当他第一天去列宁格勒克格勃上班时,眼前那栋威严的大楼,楼内肃穆的气氛,脚步匆匆忙忙碌碌的那些人,这一切使他内心很是激动。一种自豪和使命感油然而生。他即将在这里工作,和那些人一样。这里是他多少年来作梦都像来的地方,也是无数年轻人所向往的啊!他居然被选中了。当然他为此作了努力和奋斗。他从此可以在他自幼就崇尚的既神密又神圣的工作岗位上好好工作,大干一番,为国家效力。想一想,做一名特工,多么刺激,多么重要,多么光荣。不仅如此,这里的待遇也很好,最重要的是还有出国的机会。而出国?谈何容易!国家对出国控制极严,一般人想拿到护照需要几十道关卡审查,而在这个单位却可以堂堂正正被派往国外工作,还可以挣到美元。家庭一向贫寒,父母一辈子过着拮据的日子,他能到克格勃工作,经济上也会给家庭带来一些好处,使家里的日子过的宽松一些。当然他决不是为了美元才选择来这里工作。这个组织对抱有某种动机的人绝对不要,特别是盯着待遇和“钱”的人。他是为了自己的理想才来到这里的。
新来的大学毕业生普京,先分在局秘书处工作,后来在分局情报处工作了约5个月。这段时间他工作兢兢业业,认真负责。刚走出校门的年轻人,他需要学习如何在这里工作,从最基本的事情做起。克格勃小官员在国内的工作应该说和他理想中的情报人员有不少差距,和当年令他激动不已的谍战片《盾与箭》也相距甚远。他的工作既平常,又琐碎,有时候甚至感觉枯燥。想象中的激动人心、神出鬼没、秘密接头,甚至冒着生死危险打入敌方完成某项任务的情景全然没有,但普京从未后悔过他对这一职业的选择。他愿意做这些平凡琐碎的工作,只要是国家需要的。
像所有的克格勃工作人员一样,他的身份是保密的。对外,大家只知道他在警察局工作,搞刑事侦讯。他后来结识的妻子柳德米拉,开始与他来往时,也只知道他是一名警察。只有几个密友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
踏入克格勃的最初几个月,应该说他干得不错,领导认为他有基础和潜力,值得进一步培训,于是半年后他被派到位于这座城市克格勃的一所学校专门培训了6个月。这次短期培训是普京工作后的第一次。作为一名真正的特工被派往国外,普京知道他不仅要勤勉工作,还要接受这样极为严厉的全方位的培训,而且不止是一次。他来到了位于列宁格勒的克格勃学校。这是一所外表极为普通的学校,培训的每项课程都是严厉和艰苦的,为他们授课的教师也都是第一流的。
70年代安德罗波夫掌管下的克格勃,是国家机器中最重要的一个部门,享有极大特权,在全国有很多设施齐全,教学精良的特工培训教学中心。普京接受培训的学校是其中之一。年轻的克格勃新手普京在第一次培训中都接受了什么样的训练?表现如何?
多年后,《莫斯科共青团员报》记者叶利索夫专程前往圣彼得堡克格勃培训基地实地采访,找到了当年和普京一起接受培训的战友访问,了解到普京早期克格勃生涯中接受培训的艰苦经过和掌握各项技能的经历。
训练中最危险和惊险的大概要算是“钻坦克”了, 普京和他的战友们是在乌克兰西南波尔格勒的一个空降兵师接受这一训练的。学员们站在一马平川,没有一个沟坎的训练场上,此时几辆坦克同时向他们开来,这时最重要的是掌握好时机,在千钧一发之际,迅速、敏捷、准确地钻到一辆坦克下面,紧贴地面,纹丝不动,敛气屏息地趴着。如果稍有不慎碰到隆隆作响的坦克履带,就会丧命。这种惨祸在训练中时有发生。
另一项高难度训练是高地跳伞。他的一个战友诺维科夫回忆说:“我们穿着带有背带、像是降落伞伞衣一样的训练服,然后从高地上跳下。非常可怕!”“就是在这高地上,我第一次见到了普京,我们俩一前一后地纵身从高地上跳下。快要着陆时,我们开始减缓下降速度。我死死地拽着普京。突然间伞绳断了。我们将要着陆的地面很坚硬,玉米刚收割完,满地都是随便丢弃的玉米秆。普京紧紧地抓着我,我开始坠落。但我在空中居然还来得及翻了个跟头。最后我们歪倒在地,之后才站稳了脚跟。我不明白,怎么会这样有惊无险呢?普京不好意思地说,是他使出了柔道运动中的一招,趁势帮了我一把。”
此外,驾车本领要非常过硬,不仅能熟练驾车,在各种路况下倒车,还要眼观八方,注意周围的一切。教官会在行驶中突然问你,跟在后面的那辆车的牌号是多少?倒车镜里看到的数字是反的,但学员必须迅速无误的回答出来。
射击也是基本训练之一,每个人都必须成为百发百中的神枪手。每周还有两场足球课。学员在足球场上既凶又狠。普京和诺维科夫常踢后卫。俩个人在场上“拿脚钩,用肘撞,左冲右突,很少让对手接近我方球门。普京踢球动作协调、方向感强、配合默契。”
总之,记者了解到的情况是,当年普京和他的战友接受了极为艰苦危险严格的各项技能训练。普京在训练中就已经显示出他不凡的各种能力。他是学员中的佼佼者,能够熟练驾驶任何汽车,娴熟使用任何枪械,样样精通,是克格勃能人。
普京接受了短期训练后,又回到了原单位工作。“在分局情报处继续工作了半年,情报人员看上了我,一次,两次,不断找我谈话。他们经常积极的为自己找人,包括从安全部门的干部中物色人选。”做一名真正的情报人员,这正是普京最大的愿望。他说:“一般认为,情报人员是白乌鸦,有很多的窃贼,很遗憾,这是事实。我全都知道,国家(安全机构)派一个人出国是怎么回事。自然,我同意了,因为那时对此很有兴趣。”(《第一人——普京访谈录》)此后很快,他被派莫斯科继续深造,接受更为严格的高级培训。
在莫斯科学习一年后,普京又回到列宁格勒原单位,到了事先讲好的一处工作。一处是该局的主要部门,负责谍报工作。“我在那里工作了约4年半。此后又去了莫斯科克格勃红旗学院学习。”这一次已经是普京第三次接受克格勃的专门培训了。
红旗学院是克格勃诸多培训基地中最著名的,也是培训最为精良的特工培训中心。该院校创建于1968年10月。1984年以去世了的苏共总书记的安德罗波夫的名字命名。这是一所专门培训谍报军官的高等院校,它的毕业生将派往国外和苏联其他加盟共和国为克格勃工作。送到这里深造的人都是精心挑选的学员,经过严格审查,首先必须是高等院校的毕业生,其次必须在克格勃工作过半年以上,有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另外还要对候选者做各方面的考核:性格,习惯,心理素质,工作表现等等。入学前还要谈话,进行入学考试,外语和其他科目测验,外语很重要,要运用自如,学习期间还要再学习1-2门外语。
克格勃红旗学院进行教学有自己的一套综合考核方式。最重要的一点是什么呢?正如在那里执教13年的教师米•弗洛罗夫(退役上校)所说:谍报工作的技巧是善于和人打交道,善于挑选我们需要的人,善于提出我们国家和领导感兴趣的问题,如果想的话,还要能成为心理学家。所以我们必须研究学员,确保他成为胜任者。学业结束时,为每一个毕业生写出关系他命运的评语。(《第一人——普京访谈录》)
普京派往那里学习的时间是1983年。他也是在那一年与柳德米拉结的婚。他的事业和个人生活可以说都很顺畅。在事业上,他有幸被送到克格勃最高级的红旗院校进一步培训,说明这几年他在各方面都表现优秀,领导认可他的工作和他在工作中表现出的各种素质。普京在这里接受完培训后,无疑将被派往国外,这一点他自己也很清楚。由于他的外语是德语,那么他的去向将是东德或西德。
1983年,莫斯科红旗克格勃学院接受培训的新生中,出现了一名个头不高、从不多言、相貌平平但却机警灵敏的年轻人,他在这里的名字是普拉多夫,一位来自列宁格勒的克格勃少校。这个年轻人就是普京。他像所有来这里深造的年轻克格勃军官一样,按惯例用了化名,化名要保留他原来名字的第一个字母“П”,这是规定。
一年后普京在这里结束了高级培训,他得到了很好的评语。老师在他的评语中尽管指出了一些缺陷,例如性格不够开朗,还多少有点学究气,但并不认为他是一个冷漠的人,也不认为他是追逐名利的人——这是克格勃用人的大忌。普京给他的印象是灵活机敏,守口如瓶。这一点对谍报人员来说极为适合。最终的鉴定称:克格勃少校普京是派往安全部驻东德代表处的可靠人选。
从红旗学院深造结业后,他又回到列宁格勒克格勃情报局工作。自1975年毕业至今,他已经在这个部门工作了整整9年。他已经熟悉了自己的工作,积累了不少经验。在这9年期间,他三次接受专门培训,这三次培训对他而言意义重大,他在那里学到了一名特工必备的很多技能,接受了最重要的心理培训和忠诚教育。他的德语在最后一次培训中接受了填鸭式的突击教学,讲得更为流畅。现在,他已经具备了被派往国外做一名真正特工的一切条件,包括结婚娶妻。一个没有家室的人,是不会被安全部派出国的。
去东柏林还是去东德其他地方?如果去其他地方,不必等待,马上可以去;若去柏林,还要在相关部门再工作一两年。普京不想等待,他希望马上出国。
1985年他被派往东德的德累斯顿,在苏联安全部(克格勃)代表处工作。
(摘自《多面普京》,南方日报出版社2015年1月出版,定价:39.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