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文化·影音节拍
    报 纸
    杂 志
    书摘 2015年05月01日 星期五

    《花样年华》:全球化时代的怀旧风潮

    戴锦华 《 书摘 》( 2015年05月01日)

        王家卫出品于2000年的《花样年华》,已是一部非常著名的影片。它将成为世界电影史上的经典似乎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当然,这里不无某种后现代消费社会的流行时速的原因:今年的时尚,便是明年的经典,后年的怀旧。从某种意义上说,这部影片成功地整合起了一种全球性的爱恋和认同。

        世纪末怀旧潮与1960年代

        “怀旧”无疑是这部影片的突出特征。无论是影调:富丽而幽暗,浓艳而优雅;造型环境:孤灯小巷,雨中石阶,狭窄逼仄的空间中的交臂而过;或人物造型:不无繁复和滑稽感的发型,艳丽而拘束的旗袍序列;还是音乐:从拉丁风爵士到摄影机中老式胶木唱片中的戏曲和流行歌的声音质感,无不成功地建构着一份陌生而稔熟的“旧日”,一个怅然回首的视域,一处迷人的氤氲,一种忧伤的氛围。当由美纪的主题音乐响起,婷婷袅袅的身影掠过,准确地构造出一份悠长、落寞、哀婉的怀旧氛围。所谓的“暗香浮动”“人约黄昏”。正像影片的宣传资料上写道:“一切都退去了,香港、1962年、那个陈旧的秘密……不管当初是为了新更或色诱,抑或单纯的慰藉,到最后,只剩下眷顾。”

        二十世纪末,当人们将怀旧的视野投向逝去了的岁月时,一个难于穿透的雾障,是整个二十世纪充满了残酷和血腥的事实。当怀旧小船“逆时针”驶去的时候,会发现“短暂的二十世纪”几乎没有提供一处停泊的港湾,那里没有任何“革命之前”的“宁谧岁月”。整个二十世纪,充满了暴力、杀戮、革命、剧变。然而,一个相当有趣的情形是,在世纪末的怀旧风潮中,1960年代入选为怀旧的时段。

        《花样年华》所怀之旧,是香港1960年代。但影片的主要部分——1962年的香港爱情故事——都是在曼谷拍摄的。这无疑是由于香港作为一个位于冷战分界线、因而也是资金滞留的区域,经济快速起飞的过程已彻底改写了香港都市空间。我们在影片中目击,触摸的昔日“香港”,事实上,只是一份关于旧日,关于旧日香港,关于“六十年代”的想象。王家卫在接受《纽约日报》记者的访问时说:“我并非真的试图拍摄一部关于1962年香港的影片,我更想拍摄一部影片,讲述我对那个年代的记忆。”

        1960年代香港文化表象的复制

        《花样年华》所构建的怀旧氛围,主要来自于它对往昔的、包括1960年代香港的文化表象的成功复制。那份“欲说还休、犹豫躲闪的恋情”,与其说出自1960年代的真实生活,不如说来自1960年代香港情节剧的基本叙事模式,是“谎言与秘密”。

        毫无疑问,影片浓郁的怀旧氛围,来自于影片的音乐。一如王家卫所言:“音乐,不啻是气氛营造的需要,也可以让人想起某个年代。”影片的音乐,凸显了1960年代初期,那个以广播为大众媒体的时代,复制并重构了香港殖民岁月中,那种新旧并置、华洋混杂的城市音响空间。伴随“由美纪的主题”,二十世纪初著名的黑人爵士歌王纳京高的拉丁歌曲,提供着充裕的“异国情调”。结尾则是作曲家迈克尔•格拉索为《花样年华》谱写的“吴哥窟主题”,低音提琴、小提琴和吉他演奏,仍然是华尔兹的旋律,但“节奏却不再那么鲜明,低音提琴的忧伤占了主要地位,那稍显凌乱的琴音表示了一段感情的最终结束”。影片中间则是收音机里周璇的《花样的年华》(电影《长相思》插曲,1946年),五六十年代的女歌星、在影片中饰演房东孙太的潘迪华——用中文演唱的《梭罗河畔》,戏曲是京剧名角谭鑫培的《四郎探母》《桑园寄子》、评弹《妆台报喜》、越剧《情探》、粤剧《红娘会张生》。

        富丽饱满的色彩无疑是《花样年华》中另一个极为引人注目的因素。影片中的色彩、人物造型,事实上是对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香港海报式色彩的复制。影片中的许多场景,充满了海报式的鲜明、艳俗的不和谐色彩:诸如周慕云房间中绿色的窗帘、苏丽珍一度搭在身上的是深粉色的毛毯。饱满的绿色和浓艳的粉色成为画面中的两大色块。又如那个房号为2046旅馆房间,主色是布满绛紫色花朵的、装饰感极强的壁纸,其中两场戏苏丽珍穿的是豆绿色旗袍,绿色和紫色的不谐搭配。或苏丽珍诸多旗袍中的一件:天青色的底色,胸前一朵明艳的黄色花朵,饰着几片绿叶。然而,这种海报式的色彩的复制,并未真的成为影片的色彩基调。整部影片的色彩富丽,无疑极为优雅。首先是场景中精心构置的光影和大片黑色块。“压住”了艳俗、不谐的色彩,将其笼罩在一脉幽暗而层次、质感丰富的影调之中。例如苏丽珍收到“警告”,避嫌在家一场,穿着明艳的旗袍,伴着“尤美纪的主题”,苏丽珍在百无聊赖地闲看了一会儿牌局之后,走向窗前。一个窗外的平移镜头,从斑驳的泥墙平移到窗口。窗框中的画框将苏丽珍嵌在画面中央。明黄色的窗框,一线天青色窗帘。窗前灌木的绿叶,刚好和苏丽珍的旗袍一一对应,不和谐的色彩构成了一幅精致、和谐的画面。如果说复制自海报的色彩,提示着某个逝去的年代,那么电影的用光写作,又将其中的色彩统驭在优雅的怀旧影调之中。

        旗袍•美女

        显而易见,无论就其怀旧感的营造,还是往昔文化表象的复制而言,旗袍或曰旗袍美女的形象,都是《花样年华》中最突出的元素。影片中张曼玉频频更换的旗袍多达26套。为此,著名的美工师张叔平“掘地三尺”地“发掘”出昔日上海滩最著名的剪裁旗袍的老师傅,据称,片中张曼玉的一袭袭旗袍,其一刀一剪,一针一线都出自这位师傅之手。如果说,王家卫在《花样年华》中准确地复制了1930年代上海滩上旗袍美女的形象,那么旗袍美女作为一个富于症候性的文化表象,却早在《花样年华》之前,便成了1990年代中国应和着全球怀旧潮的一个触目可见的形象。有如一个在历史的断层处复现的幽灵,旗袍美女在众多的老月份牌、老招贴画、老明信片的复制品上,翩然降落在中国大都市的街头巷尾、餐厅宾馆。  

        《花样年华》中的道具:老式台灯、老式窗纱、老式收音机、老唱机、电饭煲、小巷孤灯、石墙或泥墙上的小广告……它们无疑共同营造着旧日的氛围,呼唤着对“六十年代”的记忆与想象。 

        (摘自《昨日之岛:戴锦华电影文章自选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1月版,定价:56.00元)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