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人物
    报 纸
    杂 志
    书摘 2015年04月01日 星期三

    静中有动李瑞涛

    本刊记者 邵文杰 张燕 《 书摘 》( 2015年04月01日)

        动与静:他者眼中的左右互搏

        金庸笔下有一种奇妙的武功,左右互搏术。修炼时需要“左手画圆,右手画方”,传说中的诀窍在于“分心二用”四字。双手分使两般招数,威力自然倍增。

        工学博士擅书法,在他者眼中无疑也是一种“左右互搏”。从科学角度讲,处处强调系统与逻辑的工科研究,同看重灵气与悟性的书画艺术,是完全投射于大脑不同区域的活动。从现实角度验证,也确实鲜少有人能将这二者兼而融之还都做到很好。所以很多认识李瑞涛的人觉得他综合素质甚高,天分难得——他不仅仅是一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工学博士、中国最大的国有IT集团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的资深管理者,也曾被中组部派到重庆挂任九龙坡区副区长,党组成员,基层工作经验扎实,同时还是一位腹有乾坤、下笔锦绣的青年书法家。

        但若随时光回溯,我们或许会发现,李瑞涛并没有太多异于常人的经历。五六岁的时候,懵懵懂懂开始练习书法,然后坚持至今。小学读到博士,是中规中矩的好学生、学生干部。毕业之后,一步步从具体工作做起,计算、画图,直到现在的管理工作。然而,虽然一直笑称自己可能“是比较幸运”,他坚定的眼神、清晰的思路、对于书法艺术言之有物的见解,又无不在暗示我们:他是因为具备郭靖、小龙女一样淳厚质朴的素质,才成就如今这样通达博涉的学养。

        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成长方式。

        瑞涛开始练字的时候,多数同龄人的专注力还只有半小时左右,他却可以一写小半天。最初是受父亲的影响,父亲是老派的大学生,骨子里对传统文化的热衷非常深。“父亲写,我也跟着写,一写就爱上了。然后就天天写,自己给自己规定功课,没写完,饭都不吃,兴趣十足。”父亲那时是支边到黑龙江,在一家当地企业担任领导工作,忙的时候多。好在身边还有一位好书法的邻居,带着他这位小友一起修炼“静”功夫。一大一小,十分有趣。过年节的时候,父亲对他委以重任:为亲友们写春联、“福”字。于是引来热情的乡居者们一拨一拨儿的串门,大家不吝夸赞,成了他最好的动力。于此也可见,艺术的魅力借日常生活在心中扎根发展,是古今相通的朴素规律。

        高中时,李瑞涛的书法作品已经开始在全国获奖,家人同学常常在当地的电台广播中听到他的名字。大学期间,他一直是学校书画协会的会长,校园文化节时组织活动,校长、老校长都来为这位小有名气的学生书法家捧场。上世纪80年代后期的校园,文艺氛围很浓,“那时很多人写信来交流,有的直接要求拜师。每一封信,我都是认真回复,不光内容用心,每个字都写得很认真。希望回给大家的,还可以当做一个小小的作品收藏。世上最美的事就是认真去做的事。直到今天,每一幅拿来展览或者送朋友的作品,我都会认真写。状态不到,哪怕一篇中有一个字的瑕疵,也一定要重新写过。”

        凡事认真的态度,让他在学业及这些年的工作中同样受益。“我们这个行业,即使是做管理,也一样需要不断学习新技术和一线保持同步。这跟练字临帖很类似,一天都不能放下。”相比对待人生和事业常常有“尽心竭力”的固执,李瑞涛又多了些散淡从容。有些人可能果真有学习的天赋,我们不得不承认,他们总能在各类学科中自由游走,举重若轻间取得好成绩。如果“悟性”这个词有实指的话,可能就是描述这种状态。瑞涛的朋友们把他归类为有悟性的人,因为他甚至在书法练习上,都要比别人效率高。中国书协理事、重庆书协驻会副主席漆钢,就曾经惊叹他“变化明显、进步快,灵性、对书法的感悟力和模仿力都很难得”,当时,他被中组部派到重庆挂任九龙坡区副区长,二人因书结缘,遂成莫逆。

        这种学习的境界,很多人感到羡慕。李瑞涛给出了一个解释:学习书法,同学习很多知识类似,需要有尽可能关注到细节的模仿力和对比能力,需要去归纳、总结,发现逻辑的东西。尤其我们在脱离当时社会环境的条件下去走传统的路子,更要去深挖古人隐藏在笔墨中的审美逻辑。他秉持这样的观念,试图建立起传统与时代完美结合的通道。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朝夕流连于经典行草法度,精研细临,吮吸元神,从《圣教序》到《祭侄文稿》,从《十七帖》《中秋帖》到《书谱》,遍临诸体,取法各家,独行高蹈。同时,书道艺术令他更清醒、沉稳把握着自己在工作中的应有之态,无论直赴基层工作、参与企业经营或者挂职地方,都协调有度,尽心尽力而毫不逾矩。对应着丰富的个人经历与跨度宽广的工作面,他的书法作品呈现出更大气磅礴的气势。他希望通过个人的艺术体验,打破人们对于书画艺术家脱离现实生活、过分强调个性的刻板印象,使大家能看到传统文化“生动”的现实生命力。

        李瑞涛最擅行草。书法大家邵秉仁先生赞誉“其洋洋洒洒、气势恢宏极富表现力的行草作品,空灵淳厚、行云流水般地自然飘逸,直达笔情墨趣精微奥妙之灵魂,充分展露出其灵性、才智和情怀”。秉仁先生是非常个性的,脾气倔,很少开口夸人,若不是李瑞涛“为人坦荡诚挚,论事公允,豁达大气,不从小道入,不以媚俗奉。心正、笔正、书风正”,他们不会成为忘年之交。

        “左右互搏”的功夫,在小说里是“老顽童”周伯通自创。他被困桃花岛,没人陪着玩儿,只能左手同右手打架,自愉自乐。工科博士写书法,或者说优秀的青年书法家偏一直从事科研工作,也流露出自得其乐的禅味。

        繁与简:静专注是一贯的力量

        苹果教父乔布斯也学禅,他是科学家的大脑和艺术家的心灵完美结合的范本。《乔布斯传》里,揭示了佛教徒所说的“正念”对于苹果的成功扮演了何等关键的角色。正念是一种心理状态,思虑的稳定使得修行者可以执持善的念头与行为,形成一种精进、不放逸的力量。15世纪诗人一休宗纯被问到什么是禅时,回答说:“专注。”张弛有度、动静相宜的专注,赋予了李瑞涛的生活更多灵感和张力。

        同瑞涛交谈令人十分愉快。他是非常有逻辑的讲述者,周身又散发着“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的文人气。在知识技术领域,他的造诣是广博而精深的;经营管理,他有综合研究和扎实经验;书法艺术上,他雅正大气,还身兼数职有积极而正面的活动。

        繁而不杂,他的作品与为人,却充满了安静专注的力量。日常,李瑞涛六点多起床,开始写字临帖,下班后的闲暇时间一般也在写字中度过。偶有应酬,多数在安静倾听,发言总是很慎重,要经过全面的思考和判断。他喜欢与人沟通,不过更愿意从朋友们的谈论中吸取营养。有人说他生活节奏太规律和忙碌,不过在他看来,自己一直悠闲在梦想的生活中。

        李瑞涛的字,很有代表性的如《茶叶吟》,其书作没有局限于对二王的形态模仿,糅合了理解基础上的畅达线条,有羲之神韵,让局外人瞧出美感,又能借以抒发主人自己的情怀。“甘把身体曲卷,并非忍辱苟安。而是紧捧芳香,献给大千人间。几番炽热洗礼,情怀更加舒展。默默引人品味,无私才有奉献。高尚纯贞情操,正如儿时花艳。怒放心底洁白,滋润生活斑烂。与君朝夕接吻,留下一尘不染。”诗作从描绘茶叶形态能伸能屈的变化,到茶的艺术化、精神化审美,娓娓道来,细细吟赏,恍有茶香袅袅,引人入境。书法家的创作,以最佳体势,为作品铺陈出一片高山流水的背景,清逸畅美,由此可以体会李瑞涛精神世界的状态或立场。

        观瑞涛行草作品,其行笔多变,八面出锋,一气呵成,酣畅淋漓。他用作品一抒己见,驭笔娴熟,书法与内容彼此呼应,都成了传达感官的媒介,有形有神,毫无弄姿作态之感。

        《书谱》是历代传颂的书法精品,孙过庭的《书谱》墨法起伏富于变化,笔走神飞,开合有序,字字各有意趣,宛若纸上舞蹈,整体又呈现出浑然一体的氛围,相互顾盼,好似有生命一般。李瑞涛书写《书谱》也是这样。“势”的掌控中可以看出音乐感,笔画的布置与处理,非但能达到“乱真”的效果,确实也能看出书家对孙书有整体全面的观察,故能把握其中虚实掩映的伏线和流动的情感。正因如此,他的墨笔复述给予观者葡萄酒苏醒后的芬芳,醇正、美好。

        马一浮先生有一段关于读书的妙论:“读书之道,约而言之,有四门:一曰通而不局;二曰精而不杂;三曰密而不烦;四曰专而不固。”而“明理践性、成就圣贤人格”实为读书终极目的之所在。这位一代儒宗亦擅长书法,各体兼备,行草尤精,气格高古,自成一家。一个人具备了谦虚、开放、包容的人格品质时,的确能很好地吸收他人有益的东西,形成沟通、学习、精进的良性循环。映射到李瑞涛,他在工科专业、管理岗位、书法精神家园中的角色转换,基本遵循“通而不局、精而不杂、密而不烦、专而不固”的节奏。个性的儒雅睿智、端方内敛,让他的不同身份有稳定一致的表达,这种表达的底色,俨然传统文化中的“君子之道”。

        书法静修,要慢下来,慢,才能“察微”,发现法帖的细节和不同。慢,又提升了观察力、领悟力、感知力。慢慢的,生活和工作的节奏也更稳,更顺畅了,整个过程是快乐、惬意的。

        冰与火:无为而无不为是最好的选择

        曾经有一个科学假说认为,大脑在恒温状态下运行最好。这或许缺乏严密的推论,但不能否认对我们而言,体温的稳定非常重要。提炼到一个新的层面,“精神恒温”,虽然很难做到,却同样可能是最好的选择。

        李瑞涛自号无为斋主。“无为”语出老子《道德经》,意即无妄为、无乱为、不强为,“无为而无不为”,为而不争,顺其自然。“无为”虽为斋号,实为其为人之写照。如果要简单说他的心态,就是希望“保持一种精神的恒温状态”,不自满、不偏执、自律自警、自勉自进。

        除本职外,李瑞涛现在还兼任中国国家机关书法家协会主席团成员、中国电子书画协会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他的书法作品在全国多次展出、获奖,许多作品作为国礼被赠予外国领导人,并曾作为唯一书法家参与了由团中央派出的中国青年艺术家代表团访问法国,是国内书坛青年书法家中的崛起新星。书界前辈甚多人欣赏他的书品与人品,以为他“满纸弥漫散发着浓郁的文人气和书卷气,学养深见,格局开阔”。

        我们同样相信他会静心凝神,走得更远。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