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文化·图与画
    报 纸
    杂 志
    书摘 2015年02月01日 星期日

    张充和诗书画选

    白谦慎 《 书摘 》( 2015年02月01日)

        《睎周集》

        1972年

        纸本,24.2✕16.5厘米

        1970年,傅汉思邀请饶宗颐先生到耶鲁大学研究生院讲学一年。在此期间,为了不使饶先生在异乡感到过于孤独,每个周末,傅汉思、张充和夫妇都请饶宗颐到家中吃饭。张充和下厨时,饶先生便在张充和的书房写写画画,所以张充和家中存有不少饶先生那一时期作的书画。在耶鲁大学客座期间,饶先生还填了不少词,结为《睎周集》,其中有与张充和的唱和之作。张充和曾为饶先生词《六丑·睡》谱曲,并以玉笛吹之,饶先生称“声音谐婉,极缥缈之思”。前辈儒雅风流,于此可见一斑。

        《睎周集》由张充和以工整的小楷抄录后影印出版。词集最后一页左下角有张充和落的款:“壬子二月张充和书。”款后有一方张充和请周策纵先生刻的小印“今阿买”。“阿买”典出韩愈《醉赠张秘书》诗:“阿买不识字,颇知书八分。诗成使之写,亦足张吾军。”在这里,张充和幽默地把自己比作替人抄诗的“阿买”。(右图节选部分小楷作品)

        隶书对联

        20世纪70年代

        纸本,103✕24.7厘米

        董桥藏

        张充和的对联不多见,这是少数的一幅。对联的句子是张充和上世纪40年代作的一首七律《寻幽》中的两句,颇能反映她淡泊的人生观。

        自从碑学在清代崛起后,汉隶就成为碑派书家喜爱的书体,隶书在清代中兴,对20世纪的书法也有深远的影响。张充和在取法上,碑帖兼顾。她临写过的著名汉碑有《史晨碑》、《曹全碑》、《石门颂》、《礼器碑》、《张迁碑》等。她还喜欢清代隶书名家邓石如的大字,书写大字隶书时,常参以邓石如的笔意。隶书由篆书发展而来,虽然比之篆书,多了波磔,但汉代的隶书点画圆劲,还带有篆书的遗韵。碑学书法崇尚古意,隶书中掺入篆书元素,就显得更为古朴。对联中“茫”字右下侧的竖折横,“度”字“广”的横与撇,都没有明显的提按,更像是篆书的写法。“分”字用笔厚重,结构上的变化也增加生动之趣。全幅作品看似平淡无奇,却可反复玩味。

        墨竹

        约20世纪60年代

        纸本,墨笔,25.6✕30.5厘米

        作者自藏

        这是随手画在一种洋纸上的墨竹,隐约可见纸的背面用圆珠笔写的洋文。画面中两枝竹子墨色浓淡相间,相映成趣。

        山水

        约20世纪60—70年代

        纸本,设色,36.2✕65.3厘米

        薄英(Ian H.Boydcn)藏

        这张画用的虽是洋纸,但纸张有一定的吸水度,类似宣纸。张充和或钩或皴,设色淡雅,不经意的信手点染,营造出了中国文人所崇尚的野逸意境。

        梅花

        约1970年

        纸本,墨笔,35.5✕40.6厘米

        作者自藏

        这是张充和以海绵代笔的戏作。画中的梅枝在风中摇曳。款的上方有一方闲章:“荒”。“荒”在此有多重的意义:有荒率之意;也有自己喜爱的艺术有些荒废之意。张充和及她的姐弟们从事文字工作的多,喜欢文字游戏的也多。比如说,她二姐说自己讲的话是“半精(京)半肥”,意为半是北京话,半是合肥话。张充和曾嘱友人为她刻过两方印:一方是“委曲” (谐音是“委屈”),意思是委身于昆曲事业;一方是“理曲词穷” (谐音是“理屈词穷”),说的是自己还在继续研究昆曲,可填词一事则荒废已久。

        (摘自《张充和诗书画选》,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年9月版,定价:78.00元)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