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历史·使观
    报 纸
    杂 志
    书摘 2014年09月01日 星期一

    70年代末知青的返城大潮

    周亚平 《 书摘 》( 2014年09月01日)

        “知青工作很复杂”

        1978年7月3日,胡耀邦在同国务院知青办主任许世平谈话时就指出,最早提出知青插队的是邓小平,是在60年代初那样困难的历史条件下提出来的。现在这条路走不通了。

        为何走不通了?首先就是农民对知青不满意。我国人口本来就有80%在农村,农民已经感到劳动力过剩了,再让他无条件地安置城镇青年,形成知识青年与农民抢饭吃的恶劣局面,他们会真心欢迎知青吗?

        其次就是知青本人和其家庭的不满意。

        再次就是城镇对口单位的不满意。动员知青下乡需要各方面的配合。政府要求各企事业单位,做好本单位职工的思想工作,支持子女下乡,还要抽调得力干部为带队干部带领知青下乡,并要抽出资金、物质或技术力量,无偿支援对口安置地区,无疑使各企事业单位不堪重负。

        最后是政府也不满意。每年政府要花一大笔经费来安置知青下乡,特别是1973年起提高安置经费标准后,国家财政平均每年拨款8.2亿元。如此高额拨款,不仅未能让知青安心在农村,而且还不能使各方面满意。有人戏称:国家花了70亿,买了个“四不满意”。

        伴随着“文化大革命”的10年经历,上山下乡运动已经步履艰难地走到了积重难返的地步,粉碎“四人帮”后,人们企盼对这一运动的归去有个合理的说法与解决的办法。

        为了统一认识,筹备全国知青工作会议,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1977年12月12日至1978年1月13日,国务院知青办召开了省、市、自治区知青办负责人座谈会。这是“文革”结束以来有关上山下乡工作的第一次大型会议。会议由国家计委副主任、国务院知青领导小组副组长顾秀莲主持,采取只出题、不回答的方式,主要听取地方的意见。党和国家领导人华国锋、叶剑英、邓小平、李先念、陈永贵等接见了与会代表,李先念、陈永贵等还在会上听取了代表们的意见。

        但是,社会上对上山下乡知识青年这个敏感而棘手的问题议论颇多。有些人认为上山下乡是“四人帮”搞的,有这样的顺口溜,说:打倒“四人帮”,知青不下乡;打倒“四人帮”,回城有希望。还有的知青说:过去表示到农村去扎根,是上了“四人帮”的当,今后还是要争取回城。有些原来决心扎根农村一辈子的青年此时对自己的选择产生了怀疑。有的知青先进典型或先进集体也开始把挂在墙上的奖状和锦旗摘了下来。社会上还有这样的议论:“现在宣传少了,典型倒了,扎根不提了,政策要变了,知青办要撤了,上山下乡快收场了。”从事知青工作的干部,普遍感到围绕这项工作的“冷风大,谣传多”,压力大,思想混乱。有的说:现在矛盾集中,弄不清上面的精神,说服不了下面的群众,左右为难。社会上的种种议论,反映到了座谈会上,有的与会者提出了对上山下乡工作应怎样估计的问题:“四人帮”插手知青战线,工作中又有不少问题,究竟主流是什么?还有人提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到底是为了什么”的问题。而对于“扎根农村干革命”的口号还要不要提的问题,也是众说不一。还有的人简直是大胆之至,提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文革”的一个“怪胎”。

        座谈会反映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

        一是要不要坚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方向。   

        二是招工政策引起的思想波动,有的地方传说今后国家不从下乡知青中招工了,致使许多知青不满,认为听党的话上山下乡吃亏了;有的知青点干脆把饭锅门窗给砸了,要找社队干部算账去;还有的回城集体上访。

        三是在清查运动中,有些地方政策界限不清,打击面过宽。有的地方一提起知青就认为都是“长刺长角”的,一说整顿知青,就想整青年。

        四是管理知青工作的干部普遍感到压力大。

        对于座谈会反映的情况,当时从领导思想到社会舆论,对知青问题的看法都很难拿出有把握的分析来。一些领导人也不敢贸然表态,当时直接分管这项工作的副总理陈永贵都说:“知青工作很复杂,我们几个副总理一提起这件事就感到头痛。”副总理纪登奎也说:“知青工作搞得好,是培养一支生力军,搞不好是不安定因素。”

        不管怎样,当时的知青政策还是如陈永贵所说:“当前的知青工作很复杂,不会有大的变动,还是按照毛主席的指示办。大家不要泄气,要鼓劲,把知青工作抓上去。这个工作不只是一个劳动力安排问题,首先是个政治问题。”

        人们的思维方式还没有从极“左”思潮的长期禁锢中解放出来,座谈会上的种种离经叛道的看法就只能被统一到“坚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正确方向”上,所谓的“怪胎论”也受到国务院负责人的严厉批评。

        1978年1月15日,《人民日报》对这次座谈会的召开进行了报道,同时还发表了评论员的文章《坚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正确方向》,文章指出:

        十几年来,特别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广大知识青年积极响应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号召,一批又一批地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这对于移风易俗,树立社会主义的新风尚;对于推动农业学大寨运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发挥了十分显著的作用。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在知青战线始终占主导地位,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方向完全正确,成绩很大。

        这段话实际上是对“文革”以来的“再教育”运动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1977年的年末,各地继续动员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171.6万人,在乡的下乡知青还有863.8万人。

        “上山下乡农民不欢迎”

        在云南边疆,当地的少数民族居民,如傣族、哈尼族等,他们同解放军的关系比较好,但是他们并不爱知青。确实,知青也没有什么可爱的:不是满头乱发,就是剃光“白沙”(光头),一副狰狞的模样,加上偷鸡摸狗,甚至强买东西,谁喜欢?另外,当时知青农场的开荒给西双版纳的环境带来了极其恶劣的影响,毁林开荒动辄是“万亩大会战”,几个山头一推而光;然后是烧岜(烧荒),火光冲天而起,惊天地而泣鬼神,怎不天怨人怒!70年代有两次特大寒潮,当地居民从来没有经历过,气得破口大骂知青,说这些寒气都是你们带来的。

        真正把知青问题纳入到城镇就业轨道上来的是邓小平。

        1977年7月,中共十届三中全会恢复了主张改革的领导人邓小平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的职务,且在同年8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大会议上,宣告了“文革”正式结束,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和“两个凡是”错误口号的影响,没能及时纠正“文革”中在知青问题上的错误理论、政策和口号。虽然在1978年以前知青问题经过几次大的调查研究,但从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来看,这个禁区依然如故,没敢突破。

        1978年3月28日,刚刚复出的邓小平在同胡乔木、邓力群谈话时指出:

        要研究如何使城镇容纳更多劳动力的问题。现在是搞上山下乡,这种办法不是长期办法,农民不欢迎。四川1亿人,平均1人不到1亩地。城市人下去实际上形成同农民抢饭吃。我们第一步应做到城市青年不下乡,然后再解决从农村吸收人的问题。归纳起来,就是要开辟新的经济领域,做到容纳更多的劳动力,其他领域也要这样做。

        邓小平的这一想法无疑是对知青问题的一个大胆突破,体现了政治家的伟大气魄。

        就在这个时候,也就是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了时任中央党校副校长的胡耀邦亲自主持定稿的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文章发表后,引起了强烈反响。在邓小平等中央多数领导人的引导下,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展开。在这场讨论中,上山下乡这一禁忌话题第一次被理论界破除。于光远在理论务虚会上的讲话,直截了当地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确是一个严重问题,应该承认这是十多年错误做法造成的。邢愤思在《关于真理的标准问题》的报告中也说: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每年国家要花十多亿元,包括各种各样的补助、耗费,花这么多钱,结果到了农村还跟农民争粮吃,农民并不欢迎。

        理论界的这些犀利的抨击,在社会上激起层层波澜,特别在知青当中引起了强烈的共鸣。11月份,一名已经返城的北京知青写了一张大字报,题为《迎接祖国美好的春天》,大字报主要就“文革”以来有关上山下乡运动的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经济规律是一客观的规律。对于经济规律的遵守与否,是检验一个革命者是否承认实践第一的试金石。    

        人们还记得12年前震撼全国的上山下乡运动吧?……这个上山下乡运动,说近了,是国家经济衰退,不得已安排劳动力的权宜之计;说远了,是对历史进程,对经济规律的一种倒行逆施。

        了解一些历史发展的人们知道,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伴随着农民的大量破产而前进的。我们的教科书上把这一发展说成是对农民、对历史的犯罪。但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地来看,这只是产妇临产之前不可避免的阵痛。资本主义这个婴儿正式在这一阵痛之后脱胎于母腹——封建社会。当然,我们不会走让农民破产的老路。然而,从农村到城市,从农民到工人是经济规律的体现,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在我国,提高工业化水平,加强农业机械化,解放农村大量劳动力,是缩小工农差别、城乡差别的必由之路。

        违反经济规律就要受到经济规律的惩罚……因为我当过知识青年,谈这点认识。

        11月23日,被“文革”禁锢了长达10年之久、刚刚恢复出版的《中国青年报》以本报评论员的名义发表了《正确认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问题》的重要文章,将这场关于知青问题的大讨论推向了高潮。它本着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第一次把知青下乡的真相公开袒露在世人面前。

        显然,这次全国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为从根本上解决知青问题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正是基于邓小平把上山下乡纳入城镇就业轨道这一设想,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解决知青工作问题有了正确的方向。1978年7月3日,胡耀邦对许世平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现在这条路走不通了,要逐渐减少下乡,以致做到不下乡,这是一个正确的方针,是可能做到的,你们的责任是讲明这种可能性。知青安置去向,要主要着眼于城市。建议你们先抓京、津、沪三大城市。但仍要下去一些人,下去要改进方法,少搞分散插队,多搞集体安置。

        7月19日,华国锋也表示同意邓小平的意见,并提出:城市要想办法扩大就业门路。

        7月4日至10日,国务院知青办召集京、津、沪三市知青办主任座谈,研究了城市如何广开门路、逐步做到多留少下的问题。三市认为经过努力,是可以做到的。

        (摘自《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纪实》,东方出版社2014年5月版,定价:28.00元)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