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年前在中国书店灯市口分店,看到五、六本傅斯年《东北史纲初稿》,副标题:“第一卷古代之东北”。封面设计简洁,类似论文抽印本。乍见颇为讶异!为何乏人问津,出现这么多复本?虽然书品大体尚可,但全书纸质泛黄,布纹纸封面脆化,骑马钉的铁钉生锈,稍微用力翻阅,书页间发出撕裂的声音,整体书况堪虞。罕见和封面是收藏民国书刊的第一要素,加上书况差,连以倒书为主的书友,也须再三考虑。
翻开封面得知:第二卷隋至元末之东北(方壮猷),第三卷明清之东北(徐中舒),第四卷清代东北之官制及移民(萧一山),第五卷东北之外交(蒋廷黻);俱为当时一时之选的历史学者。有趣的是,本书目录、例言、序等,均待第五卷出版时附入,预计1932年尾出齐。书架上却只有第一卷。也许是中国书店库房人员,觉得傅斯年已过版权保护期限,或者第一卷库存太多,先拿出来试探。后来每隔两三个月过去,都在原处,日久便视若无睹。
2012年农历春节前,又去中国书店灯市口店,看到架上仍有两本傅斯年《东北史纲初稿》,其中一本书品尚可,想起一年前台北国际书展买到的《傅斯年遗札》,同时还是原来的标价,连同其他的战利品买回家。淘书对我而言,就像拼图,如有可以组合,或欣然会意之处,便产生购买的动机。
果然在《傅斯年致蔡元培、杨铨(电)》:“前日本所决将拟编之《东北史略》赶于十日内成就,并应此地当局请翻成英文,须于国联调查团到前印出。此事关系重大,年(即傅斯年)去后恐难进行,拟请院先派许先生或他位赴洛,年于十日内将书编完后即赴京、日沪,此或是年此时报国最有效者。乞决复电。”(1932年2月6日发)
从此电报内容可以看出:“九一八事变”后中国驻国联代表施肇基,向国联理事会控告日本侵略中国领土,破坏国联宪章的行径,但日本方面却否认它侵略东北领土的事实。直到1932年1月21日,国联才成立调查团,中国委派前外交部长顾维钧为调查团的陪查员。同年3月19、20日,傅斯年两次发电报给顾维钧,同时已将书名改为《东北史纲》,并将英文节本快邮寄上20本,请顾维钧送给调查团。并说明《东北史纲》一巨册,约于4月出版。而我手上这本《东北史纲初稿》版权页却标明1932年10月初版,难道在此之前还有一个版本?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寇陷我东北,傅斯年至感忧愤。隔年5月,他与丁文江、胡适、蒋廷黻等创办《独立评论》周刊。傅斯年屡于其上,发表文字,鼓吹抗日。《东北史纲初稿》根据历史,证明东北属于我国,以驳斥日人“满蒙在历史上非支那领土”之谬论;可说是他以学术抗日的具体成果。
《东北史纲初稿》曾引起缪凤林、郑鹤声等人激烈的批评,原拟继续出版其他分卷,也因各种原因未出版。但从《傅斯年遗札》所引三封电报的内容,更加证明傅斯年“这部用民族学、语言学的眼光和旧籍的史地知识,来证明东北原本是我们中国的郡县;我们的文化种族和这块地方有着不可分离的关系”(陈槃),功不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