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以为,一就是一,二就是二——这里说的不是数字。这种书本上的知识,在现实生活中屡屡碰壁,好比说,最靠谱的事却未必靠谱,指不定还是弥天大谎,而指天发誓的誓言也不一定兑现……慢慢地就懂得不仅要多角度看问题,还得衡量再三,最后闹得事事都得前后左右地测量一下,还成了习惯,是不是恶习还真不好说。
两张图片,拍自同一地方。远看是风景,近看就成了历史,还是挺沧桑的历史。但是两种景况各有千秋,我倒是更喜欢“真相”,因为一定有故事。
去欧洲旅行的人,更多的可能是对那些有说道的大型建筑兴趣有加,少有人会对那些残破的老房子发生兴趣。
和北京老四合院的居民一样,对这些老房子,欧洲人的感情也是复杂的。
四合院从文化传统、氛围、空间独立、闹中取静等方面来说虽好,可越来越多的老四合院被拆除,人们愿意或是不愿意都得渐渐搬离,选择了有上下水管道、煤气、独立厕所的公寓。
同样,欧洲人当然知道老房子和新公寓的好歹,可还是禁不住搬离那些从生活角度来说极为不便的老房子。
那些败破的老房子虽然被人遗弃,但依旧我自岿然不动地立在那里,这是因为西方的老建筑,大多由巨石建成。要想等到那些巨石粉身碎骨,谁能熬得过呢?
咱们的老房子熬到这个岁数,可就该“粉身碎骨”了。——据说(只能据说,俺没上过清华)老早以前,清华大学的建筑系叫做土木工程系,因为我们的建筑用材多为土木,故此而名。——就连皇宫的建筑用材也是如此,这样的建材自然难以长久,大家一定记得,有点说道的老建筑的维修,是我们周围长年不断的一道风景……
※ ※ ※
记得不只一次和朋友讨论,对社会的某些变化如何界定?比如这种迁移,是社会的“进步”,还是“发展”,还是“变化”?又比如E时代的到来,在我们得到许多便利的同时,我们又失去了什么……所以她不认为这是进步或发展,只能说是变化。说的是啊,人家念的是人类学。
……有人却反其道而行之。在欧洲一个小镇,遇到一个英国人和他的荷兰太太,他们就买了一套被人遗弃的老房子,经过改建,有了上下水道、厕所、煤电供应,总之,一切对生活方便的设施,应有尽有。不好问人家费用多少,但从英国人的节俭习性猜想,不论购房还是修建都不会很糜费。
其实我不认识他们夫妇,只是因为当我在那个小镇停下的时候,全镇大概只有我一个中国人,就变成了注意的焦点,有一天在路上与他们相遇,他们便停下脚步与我交谈,似乎有点投缘,便请我去家里做客。
没想到是吃晚饭,而他们事先又没告诉我,我也就没带礼物,于是推说已经吃过晚饭。真是吃过了,幸亏吃过了,不然那么点牛排够谁吃?连他们自己家人都不够。
他们买下这房子的时候,就像外墙挂满野花的这栋一样破旧。
可是经他们改建过的破房子真叫好,在那由巨石建筑的“洞穴”里,冬暖夏凉且不说,实在是太、太、太有味道了。什么味道,我也说不清,就是王八看绿豆,对眼。
如果没有那对夫妇的邀请,我永远不会知道那种破房子里面的情景,这倒好,从此让我念念不忘。
※ ※ ※
远与近的辩证
破旧的老房子
旅途上看到的老破房子可真不少,且空无一人。
每栋都让我生出非分之想:要是我现在30岁,拼了命也得买一栋。
30岁,多好的年龄段,它还有多大劲儿任我折腾,又有多少条道儿供我选择!
可一想到中国护照申请签证之步步维艰,居然还想在他国买房,不是天方夜谭、异想天开又是什么……
就算我现在30岁又能怎么着?想得个美,他奶奶的!
当然,海滩上的这栋也不错,住在这里的人好酷!
还有立在海崖上、极具西班牙风格的这种房子。
再看看这位意大利著名雕刻艺术家的房子,和大款的豪宅没法相比,可人家留在世上的不是房子。
奇怪的是从来没有羡慕过豪宅,哪怕不是暴发户的,而是欧洲老家族那些真正的豪宅。别说没钱,即便有钱也绝对不买。有病是不是?
有些老屋,会在明显的地方标示出建于什么年代,有些却不。
就像那些没落的老贵族,即便穷到破衣拉撒的地步,照旧会在吃饭的时候,铺上千疮百孔的桌布,不屑对暴发户卑躬屈膝讨一分便宜……而这些细节无一不暴露出他们的原貌。所以,即便有些老屋没有标示建筑的年月,但从屋前的拴马环和“照明设备”,大致可以料知它们至少建于电灯和汽车发明之前。
(摘自《流浪的老狗》,译林出版社2013年8月版,定价:38.8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