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清朝的历史上,有几个非常中国化、实则身为“老外”的名字熠熠生辉:汤若望、南怀仁、郎世宁、庄士敦……来自异帮,有缘跻身大清国朝廷,用他们的智慧、学养、品行,书写出一段段或波澜起伏、或沉静悠扬、或奇谲百出、或优雅绵长的动人篇章!于是乎,宗教、艺术、科技在他们竭终生之力乃至生命所描绘出的“中西合璧”里,得以冲淡国界、恒久地笑傲在后人理性与良知的心头“江湖”。
公元一六六五年,也就是康熙四年的三月初二,北京城笼罩在一片大地震的恐慌中。宫殿和民居的剧烈颤动中,狂风骤起,杂物横飞,城内房屋倒塌者不计其数,就连坚实的城墙也有上百处塌陷。人们惊恐万状,争相逃到街上。康熙帝和太皇太后、妃嫔及宫中的太监宫女、权要显贵等均撤到户外,在帐篷中住宿。同一天,又接连发生三次地震。此后三日内,每天都有余震发生,众多百姓露宿街头,无家可归。
仅仅十二岁的康熙自然想不透什么,但此时的孝庄太皇太后早是寝食不安,难道自己的义父——早已瘫痪的天主教传教士、钦天监监正、“通玄教师”汤若望真的罪不容诛吗?
既然“通玄”,那么这番大震真的救了汤若望的命,不然随之而来的凌迟处死,除了本人死无完尸外,更会连累从利玛窦手里传承过来的天主教衣钵,还有已经施行的西方历法。
这段公案看起来有点奇怪,汤若望这个当时的德国老外,和孝庄母子情同骨肉,鳌拜那些大臣为什么敢如此不念“旧善”而欲处之极刑呢?
西人魏特所著的《汤若望传》中,对很多细节进行了描述,我们随意找几处来感触一下“通玄教师”当时的境遇。
这部传记中,对孝庄太后记载不多,但因为汤若望曾治愈她的侄女——顺治帝未来皇后的病症而拜为义父,顺治也就此称汤若望为“玛法”,按中国人的辈份论应该叫“干姥爷”。放开孝庄不说,单是顺治,书中就有二十四处记载他亲往汤若望在宣武门的住所——南堂。这老汤到底具备什么样的超级魔力,让这位迷恋美人超过热爱江山的年轻皇上,还包括其周遭臣子如此趋之若鹜呢?
在中国人眼里,远来的和尚会念经,尤其这来自大洋彼岸高鼻深目的洋和尚所念出的“经文”,对生于深宫之中,饱受宫规廷律之苦的顺治而言,可以说神秘中透着种难以言喻的祥和与慈爱。这种如沐春风的感觉对幼年丧父、母亲约束甚严的顺治来说,是如此不可多得,所以频频光顾教堂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两人过从甚密的交往中,汤若望虽以传教为接近皇上的第一要义,然而顺治更感兴趣的是这位外国老人的丰富阅历与渊博的学识。虽然也对教堂中的物件儿倍感好奇,但二人相处时,更多的内容是老汤可以让皇上由着性子“胡闹”。譬如顺治会端着一杯奶茶,先尝一口后再将金杯递给“玛法”,丝毫不理会旁边大臣的目瞪口呆;为让老爷子开心,让五百名满洲卫士模拟战场厮杀;为共同炮制琥珀油,皇上亲手称出三百包药量,让人包好交给汤若望;深宫清谈中,顺治会把自己所用的貂皮褥子送给汤若望当坐垫,人性的温暖就在这寒意阵阵的冬夜里漫漫流淌着;在玛法房中坐久了,顺治会自动要葡萄酒喝;正月三十儿,也就是皇上过生日的前天,毫不理会宫里沸沸扬扬地筹备万寿节,却跑到老汤这里来一起聆听铁匠们的打铁声儿……
简而言之,如果不是顺治的英年早逝,汤若望的结局应该会好得多。可惜天不假年,福临一撒手而去,玛法的很多项举措立时没了着落。
康熙三年,钦天监的一名回回官员杨光先上《请诛邪教状》,控告汤若望等“为职官谋造反,造传妖书惑众”。鳌拜等人亦想借机让群臣看看,即便是先帝的“玛法”,也有能力、有胆识“依法”处置,因此利用这次上疏,下令礼部和吏部会审汤若望。已经瘫痪的汤若望当即被捕,同时入狱的还有教内三位同仁及钦天监同事。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虽经其“高足”南怀仁力辩,还是被判了死刑。
这场大地震救了汤若望,孝庄太皇太后闻讯大怒,汤若望被释放,而徐光启在明末培养的一批中西天文学家则被诛杀殆尽,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康熙历狱”。
已是七十五岁高龄的汤若望,回到了从利玛窦手里接过、经自己扩建而成的南堂,两个多月后去世。
康熙七年,在南怀仁等人的努力下,冤案昭雪。康熙帝在祭文中发出如下感慨: “……鞠躬尽瘁,臣子之芳踪。卸死报勤,国家之盛典。”到了雍正朝,汤若望被封为“光禄大夫”,官至一品。
再回首这一次大地震,与其说地动山摇是造物主对冤情的“天谴”,不如说是中西文明的强烈碰撞到了康熙初年已行进到白热化程度。而“康熙历狱”事件透过汤若望这个特定的人物,将中西方宗教、文化、科技的比拼及各自错综复杂的内部冲突,多空间、多角度地集中在了一个人身上……所幸,历史不会忘记,三百多年前的中国土地上,一位德国人迈着坚实、笃定的步伐,把天主教的教义在宫廷、民间广为传播,更将历法、医术、兵工机械等深深植入世界东方——他所挚爱一生的这片土地上!
今天的南堂。每值周日,教众纷纷涌进汤若望当年一手扩建的宽大明亮的教堂,用中英文宣讲着、交流着,而汤若望晚年竭尽全力推行的历法,更是沿用至今。
“通天给力”南怀仁
和时下的人才外流恰恰相反,自元至明清年间,黑迭尔丁、利玛窦、汤若望等为数不菲的异域优秀人才,纷纷来到中国传教兴技。他们在中国的文化、宗教、科学发展史上,留下 了灿烂的几笔,又仿佛一大册满载时光印迹的组图,构成了一幅幅用学知和大爱挥洒而出的绝世画面。
打从离开家乡比利时、踏上澳门这片中国的土地起,直至六十六岁去世,南怀仁作为康熙帝的科学启蒙老师,死后谥号“勤敏”二字,堪称对南神父一生的准确概括。而“通天给力”一说,则从多个角度诠释着南神父的能力和韧劲儿。
在华二十九年的传教生涯中,虽然同样故事多多,但似乎从汤若望的冤案说起更容易衔接。由于杨光先和辅政四大臣的发难,南怀仁等三人也跟着汤若望一块儿遭了殃,脚镣手铐,被投入大牢长达六个月之久。
监狱的生活是痛苦的,几乎每天都要经历提审、再被投入大牢的这两个环节。尤其南怀仁,因年轻力壮,所戴镣铐最为沉重。当时汤若望已经中风,语言表达已经非常困难,身系桎梏,跪地受审,根本无力申辩。南怀仁寸步不离,不顾自身危机力挺汤若望。森冷威严、刑具排列的刑部大堂上,南怀仁那有理有据的辩护及预测日食的准确无误,虽身为阶囚、镣铐加身,但学识与人格光辉,由此永远闪烁在了历史的星空中!
好在康熙渐渐长大,再审该案时,南氏等三人获释。由于汤若望已在三年前去世,南怀仁继任钦天监一职,天主教和诸多教众也重获新生。
南怀仁开始了新的精彩。铸炮、开河、造仪、著述……目前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南怀仁地心说浑天仪”,是南怀仁在康熙八年采用中国传统的“六合、三辰、四游的结构设计法和托勒密地心说”理论设计制作成功的。旋转浑天仪可以演示太阳、月亮围绕地球转动的情况,并可表现出日食、月食现象。令世人心悦诚服的是,南怀仁除此之外所主持设计制造的黄道经纬仪、赤道经纬仪、地平经仪、象限仪、纪限仪和天体仪等五十多件天文仪器,外观上将中国的造型与铸造艺术之美、欧洲的机械加工工艺兼收并蓄,件件堪称稀世珍品。
斯人已去,岁月漂移中,古观象台永远记载并怀念着这些来自异国、为了中华文明进步做出不懈努力的人们!
艺盖三朝郎世宁
和前面两位神父一样,来自意大利的郎世宁也因传教进入中国。和前两位不同的是,郎神父并未将伟大的传教工作进行到底,而是被酷爱西洋画技的康熙帝召入宫中,从此开始了长达五十多年的宫廷绘画之旅。虽然作画、传教、建筑设计堪称郎神父的中土三部曲,但很显然,无论圆明园的西洋楼设计施工还是早年的传教举措,比起二百多年来一直被市场“热炒”的画作,都是那么“仓促”短暂。曾被英法联军无情掠走、前几年又被我国购回的大水法十二生肖部分兽头,有学家认为极可能出自郎世宁之手。虽然尚未找到资料可以证明这点,但很多细节明显带有“郎式风格”。
这大宗师绝非浪得虚名,其画作中无论雍容华贵的人物还是奋蹄扬鬃的骏马,全部是郎画师用自由、辛苦、谨慎和中西方画艺理念的碰撞与交融换来。正如郎世宁的欧洲伙伴王致诚在信中的描述:“吾人所居乃一平房,冬寒夏热。视为属民,皇上(虽)恩遇之隆,过于其他传教士,但终日供奉内廷,无异囚禁……作画时颇受挚肘,不能随意发挥。”很难想象,后来传世的那些绝佳画作,竟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出炉的,这个三品大员来之不易。
乾隆三十一年六月,郎世宁病逝于北京,遗骸安葬在城西阜成门外的欧洲传教士墓地内。乾隆帝关切备至,特地下旨为其料理丧事。墓碑正中下方为汉字:“耶稣会士郎公之墓”,左为拉丁文墓志。
瞬间百年,人已远,画永生。
末代帝师庄士敦:爱到尽头 覆水可收
上世纪三十年代初,一名苏格兰“中国通”用《紫禁城的黄昏》所得稿费买了一个小岛,并在岛上挂起了伪满洲国国旗,用来怀念他的中国“皇上”。每逢年节,更会穿起大清旗装,邀请亲友到岛上进行“中国式”相聚。如此数年,从未放弃,直至一九三八年去世,终身未娶。岛上一个陈列馆,陈列着溥仪赏赐的朝服、顶戴及饰物等,这位“中国通”,就是末代皇帝溥仪的英国教师——庄士敦。
比起前三位洋师傅对天主教的痴情不改,庄士敦的中国情结导致的信仰选择,完全可以改变那句歌词:爱到尽头,覆水可收!以学者兼官员身份在华工作的三十四年间,从早年的基督教信仰到虔诚的佛教徒,可以说来了个虽不见得华丽、却毅然而然的超级“大转身”!
在溥仪眼里,这位外国老夫子是相当可爱的,并且在《我的前半生》中这样描绘他:他来亚洲已有二十多年,在中国走遍了内地各省,游遍了名山大川,古迹名胜。他通晓中国历史,熟悉中国各地风土人情,对儒、墨、释、老都有研究,对中国古诗特别欣赏。他读过多少经史子集我不知道,我只看见他像中国师傅一样,摇头晃脑抑扬顿挫地读唐诗……
而翻开老照片,很容易便可以捕捉到溥仪青少年时期举手投足间那股纯正的英联邦绅士“范儿”,以致“大婚”后的记者招待会上,竟操着一口流利的英语回答各路记者提问。对虽已逊位,但幼居深宫、正值青春期的溥仪来说,整天面对的除了几位唠唠叨叨的老太妃外,就是循规蹈矩的大清遗老和太监宫女,突然间见到这么一位平和博学、对复辟大清全心赞成的外国师傅,当然惊为天人。尤其庄师傅对西方文明的解析与言传身教,让少年溥仪大开眼界,可以说,这段教育经历对溥仪的一生影响颇大,当然也为溥仪灰色的青少年时代涂上了几笔绚丽的异彩。
原本一心想向这位特殊的中国弟子传播西学,没想到老师却被中国文化同化到难以自拔,不期然成为了一口“京片子”、身穿长袍马褂、头上花翎顶戴、踱着方步的“庄大人”。而名片上的中文“庄士敦”及下面的别号“志道”,无不深深折射出庄师傅对《论语》中“士志于道”的倾心认同。
一个人的行为举止除了他人的记载,恐怕没有比本人的著作更能表达当时的思维方式及价值观念了。翻开《紫禁城的黄昏》,作者这样描述着中国:
一九一九年三月三日,我第一次进入紫禁城。庄严的神武门,将我带入了一个时间和空间与外界迥然不同的新世界。正是通过这道城门,使我不仅从一个共和国度回到了君主国度,而且使我从二十世纪的新中国倒退回了其历史可追溯到古代罗马之前的古老中国。在这座门洞之外,坐落着一百万人口的城市,这座生机勃勃的城市正满怀着新的希望与理想。或许万幸的是,其中许多理想和希望,从未变成现实。这个城市正在努力追赶着时代的步伐,力图使自己无愧于一个伟大民主国家。
全书堪称庄士敦的回忆录,从戊戌风云到溥仪出宫,在伦敦一经出版,便轰动了欧洲。之后不久,中文版与日文版也相继推出,庄士敦立时闻名遐迩。
扉页上写着:“谨以此书呈献给溥仪皇帝陛下,以纪念十五年之前建立于紫禁城的良好友谊,并谨以此书对陛下本人以及生活在长城内外的他的人民,致以衷心的祝福。历经这个黄昏和漫漫长夜之后,正在迎来一个崭新而更加美好的黎明。”其诚挚的祝福深深感动着中国读者。
庄师傅当年奋笔疾书《紫禁城的黄昏》时,哪里想到会一版再版,至今未辍?更不会想到一九八七年,意大利名导贝尔托鲁奇竟以此为蓝本,隆重拍摄《末代皇帝》一片,除捧红了尊龙和邬君梅两位华裔演员外,更一举囊括了第六十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奖、最佳导演奖、最佳改编剧本、最佳摄影、最佳美工、最佳服装设计、最佳剪辑、最佳音响效果、最佳原始音乐九项大奖!此番殊荣,可否堪称庄师傅师徒相处的另一种的历史及艺术高“附加值”?
今朝感言:无非出生地不同,人类的“大爱”永远是最美的语言。神学、科技、智慧、情商……在东方的这片土地上,他们用生命和爱书写了太多的感动和呼声:人类,为什么一定要为土地、资源大动干戈呢?难道,不能用更和平的方式互通有无吗?
(摘自《掌控大清的帝后权臣》,中国法制出版社2013年4月版,定价:36.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