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书评·闻香识书
    报 纸
    杂 志
    书摘 2013年08月01日 星期四

    清晨的荣耀

    玟涛 《 书摘 》( 2013年08月01日)

        “不同凡响的作家必须天天面对永恒的东西,或者面对缺乏永恒的状况。”

        ——海明威 

        生活从清晨开始,差不多每个清晨都会令人期待。我也常常在清晨从床上爬起来,读书或者写笔记,利用清晨这段属于自己的时间,我断断续续地读了一部分书,当我读到上校在清晨从吊床上起来,“自信而又充满天真期待的神态,坐在陶炉跟前等待咖啡开锅”《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的这段开头时,我开始听到楼下传来装修的声音,也听到了窗外幼儿园播放着《让我们荡起双桨》,我听到了一个人或者一支军队在每个清晨行军。

        在《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书中,我们从上校清晨早起的脸上,可以明显地读到马尔克斯对海明威在某种意义上的欠债,他以海明威式的简洁、明晰文风,从头至尾弥漫着绝望和失败感。上校的贫穷洗去了生活的糖尿病,使他的思路简洁清晰,现实像石头一样逐步浮现出来。生活在妻子的苦苦支撑之下,上校不得不面对现实,这种贯穿全书的饥饿感,在十月的雨声中时而安静,时而嘈杂,上校翻来覆去地想,但他依然静静地等待,等待的并不是来信,而是一种真理。关于真理,克尔凯郭尔这样写道:“我真正缺少的是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在做些什么,而不是自己知道些什么……我应该做的是找到一种对我而言为真的真理,找到我可以为之生、为之死的理念。”上校在等待着这样一封来信,并最终让整个小说建立在一封遥遥无期的来信之上。?  ?  

        在期待中,没有时间,没有人性,上校给钟上好了发条,时间变成了惟一的话题。我不希望看到评论家们赋予如此简短的小说以引申,无论是将上校的针线引向作者的传记,还是引向拉美的现状,或者人类信仰的共同命运。作为小说本身,还是如此保持原始的“引向某物”的状态更好一些,就这样“面对现象本身”,像上校一样坦然——“我们做了我们该做的事”,上校内心无愧。“他的鸡并不进攻,只是一次又一次地击退对手,然后稳如泰山地落回原地,此刻,它的腿不再抖了”。这正如上校内心的力量,他坚定地期待,表情天真。“鸡身上的热气和强烈的搏动使上校颤抖起来。他觉得他此生从未抱过这么活蹦乱跳的东西”,显然上校从未意识到他内心的生命力,他的期待是那么坚定,读到这里,我不禁想到《老人与海》中那只非洲海岸上的狮子,它在故事的结尾又走进了老头失败沮丧的梦中。

        在期待中的人,因期待而天天面对永恒的缺乏。上校躲避结局的到来或者现实的浮现,在某种东西呈现出来之前,在贫穷从混乱变得明晰之前,“我们还有日子呢”,上校一直这样想,并以此安抚妻子。上校的心灵清透,他知道结局的无可奈何,并不存在,无论是“吃屎”这一回答,如何的可笑、反讽、幽默或者简洁、原始、辛酸等等,还是无人作答,在故事的结尾之后,总有力量。像海明威、卡佛等人的小说一样,这种力量正是生活的期待本身,它不是一种外在的信仰,而是一种生命力的状态。这是一种来自清晨的荣耀,无人加冕的,它属于每个早晨起来等着咖啡烧开,一脸天真而期待的荣耀。

        (摘自 豆瓣·读书)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