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书评·闻香识书
    报 纸
    杂 志
    书摘 2013年08月01日 星期四

    执著的诗意

    世纪文景 《 书摘 》( 2013年08月01日)

        在很多阅读者眼中,小说越来越像一门综合“学科”了。它像一个过度肥胖的人,看上去敦实有力,实质上却虚弱至极。这时,读波拉尼奥也许是最适当的。他的短篇集《地球上最后的夜晚》,轻灵,纯粹,实在,是那种典型的文学作品,拥有纯真特征。读者可能又找回最初阅读的感觉了——绝对的、真实的感觉,因为这也正是波拉尼奥追求的——对于感觉本身的珍视与忠实。

        与那个浑身充满力量的海明威不同,波拉尼奥擅长写生命的弱音。比如《圣西尼》里的作家圣西尼,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他流亡异乡,他的作品受到过博尔赫斯、科塔萨尔等人的赞扬,他有一个了不起的当记者的儿子被独裁者枪杀后埋入了万人坑。他应该是那种才华横溢、人生充满悲壮色彩的作家,这种悲壮应该被大书特书,可波拉尼奥不,他写圣西尼通过参加写作比赛捞取奖金,写他如何教会“我”一稿多投,圣西尼给“我”的来信通常是沉闷的,主要内容就是询问各类写作比赛的信息,以此来赚取有限的生活费。这样子写一个起码算得上是优秀的作家实在是有贬低的嫌疑,也太寒碜了,不是吗?这种“低气压”让人觉得不是滋味,觉得通常的理解习惯被瓦解了。常读波拉尼奥的人一定会时不时对他在作品中表现出的价值取向摸不着头脑,因为小说主人公所遭遇的一切,远远强于他可以对此作出的判断。圣西尼穷,远离祖国,死了儿子,惟一得意的写作也无法使他过得好一些,在波拉尼奥看来这一切都比圣西尼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更重要,在他的笔下,知识分子的处境从来没有如此窘迫过,窘迫到他们几乎无法站在任何一个高一点的地方去撇开、无视、批判、倾诉、嘶吼些什么。

        当然,这与波拉尼奥本人的经历是有关系的,这个短篇比其他作品更能让我们窥探到作者真实的内心和细微的情绪。的确,在当时拉美的政治大环境下,流亡的作家们失去了尊严,他们没剩下什么形而上的可以信赖的东西,但这是否就等于作者(或他小说中的主人公)就丢弃了它们呢?这些对创作者而言极为重要的东西到底被作者放在了作品的哪个部位上?有人说,优秀的小说从来不是对现实的拙劣模仿,而是在现实之外建立起另一种真实,而在这部集子里所谓的另一种真实也许就是如汁水一般被现实的种种压榨出来的纯正的苦涩吧。这苦涩来自于现实,却比现实更霸道更绝对,这是一种从软弱中表现出来的强势,一种由受虐引发的快感,是站在表象之外的惟一的真相。当一个作家不能让他的文字产生任何实际力量的时候,惟有苦涩、忧郁、受难才能证明他的存在,从而展现出另一种力量。从某种意义上说,小说即是失败者的事业,负能量越强大,作者为此付出的代价越惨痛,作品就越可能卓尔不凡。?  ?  

        实际上,波拉尼奥也亲自践行了这一理念,他长期流亡欧洲,在底层工作,接触不入流的作家(他自己也是其中一员),在40岁之前始终只写诗。在波拉尼奥生命的最后10年,小说才成为他主要的写作内容,且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养家糊口的目的。他的长篇巨著《2666》被分成五卷出版,目的是为了在他死后他的孩子们能拿到一笔较为可观的版税,而这是他留给他们的惟一遗产。由此看来,诗歌才是波拉尼奥始终追求的写作,除了不能有物质上的收入,诗歌几乎满足了他对于文学所有的渴望与需求。所以即便他最后讽刺性地以小说成名,他的作品也始终难以摆脱诗歌的写作思维和内在精神,也正是诗意,这人类存在最直接最唯美最忧伤的佐证,成就了他的小说。? 

        相较于长篇,短篇更具有波拉尼奥式的诗风,因为无论是篇幅,叙述语言还是主题,短篇都更接近于诗。首先从结构上说,面对短篇作者特别迷恋片段化的写作,即使有如《安妮·穆尔的生平》《恩里克·马丁》这样较为完整地记叙某人一生的篇目,也大多只是浮光掠影式的抓住一些琐碎的细节而非庞大的里程碑似的大事件。加之他笔下的主人公不外乎知识分子、迷惘的年轻人和流亡者,他似乎从没想过写其他与他本人的身份不太相似的人。所以我们很容易就能把这些小说看成是自传体的诗歌,被反复吟咏,声调低回,外部情节渐渐褪去,缓慢现出主人公灰白干冷的内心来。此外,波拉尼奥的语言有一种冷感,用词典雅而谨慎,刻意形成疏离。他总是把第一人称的“我”设置成一个旁观者,从“我”眼中看出去的人,多像是隔着一层玻璃,看去真切,却又缺了温度。这似是作者刻意造出的阻隔,他让主人公更不易被抚摸、理解和关照,显得更孤僻荒唐。语言的节制反而加强了对冷冰冰硬邦邦的情绪的表达,就像水流漫溢开来,看似徐缓,却有着一股深邃的力量。也许,波拉尼奥就是刻意要让读者用心去捂热这些冷飕飕的情绪,把冷极了的我们逼出一股狂热来,因为他知道,惟有这被逼迫出来的狂热,才是真实的感同身受。

        撇开结构的庞杂,除却思辨的艰深,作者仅运用大量细节与语言直指人心地勾勒出细密晦涩的情绪,这难道不是诗人最惯常的手段吗?虽然他深谙文字的迂回之术,使之始终在冷与热、内与外、相知与疏离之间徘徊,但写作的终点仍是坚定地归于人类和语言的本真,这份赤子之心最打动人。

        (摘自 豆瓣·读书)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