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本刊撰写
    报 纸
    杂 志
    书摘 2013年08月01日 星期四

    寻访‘中国科举书院文化展’里的文脉

    本刊记者 白婧 田家筱 《 书摘 》( 2013年08月01日)

        提要: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河南在开封贡院举行最后一次乡试,考试策论三题,其中一题为“中州形势论”,其论点就是中原崛起。

        河南大学明伦校区地处开封老城东北隅,是典型的“前门后堂,左右斋房”式中国传统书院建筑。100多年前,这里是河南贡院的所在地,1903、1904年中国历史上最后两次会试在这里举行,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在这里划上句号。

        在绿树成荫的明伦校区中,坐落在中轴线南部东侧的博文楼(又称“六号楼”)显得安静淡雅,泰然自若。这座中西风格完美融合的老建筑仿佛一位历经岁月心中装满故事的世家公子,年华只为他增添了更迷人的风度,却丝毫不减损他的魅力。

        在这座建筑中,由河南大学、光明日报书摘杂志社及聚协昌博物馆联合举办的“勤学路·中国梦”中国科举书院主题文化展正在进行着。这是继去年“红烛业”明清师德师风笔墨珍藏展之后三家单位的再一次协作。一段窄窄的木质楼梯,几间格外幽静的展室,这里因陈列着足以震撼学界、文化界的大规模高质量藏品而在两岸三地数万人中引发关注。

        光绪皇帝做过的家庭作业、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的殿试卷、明清时作弊用的蝇头小楷小抄、古代书生进京赶考必备的便携式书桌……这里的2000多件有关明清科举和书院的实物、档案、文献展品,留存着当年主人的文思与情绪,目光琢磨间,参观者恍若跨越时空与他们比肩行走在河南大学绿意深深的小径上。专家学者们更是睹物生情,从不同角度解读展览的文化价值,探寻展览中潜藏的儒学文化脉络。

        旧时私塾:朱墨灿然尚闻香

        鲁迅与“三味书屋”,或许是我们对私塾最为熟悉的记忆。走进“中国科举书院文化展”,古代私塾学生的课艺作业历历眼前、先生的朱红批点保留着当时严谨认真的模样。正是蛙蝉鼓噪的炎炎盛夏,中高考刚刚结束,不少各地赶来的师生们,因展品呈现出的过去求学和治学的艰辛及认真而深受启迪。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苗书梅感概,在当今的教育体制下,要吸收古代教育的优良作风。一方面要秉持师德诲人不倦的精神,另一方面要培养同学与老师之间互动融洽的关系。光顾的参观者越多,这种因展览而产生的文化辐射影响也越深远,我们期待这是多米诺骨牌的开始,那蕴含在展品中的一些故事、一段历史、一种文化,既然没有消失,就不能在我们手中蒙尘。

        历代书院:浩浩儒学文脉长

        展览中的一件展品,为古代书院警示靴子的木牍,上面刻着“三世一堂多福多寿多文章”的警语。聚协昌博物馆副馆长马屯富先生说,这一物品展现出古代书院文化不仅注重提高学生文化素养,还倡导学生要注意修身养性的品格塑造,非常值得我们教育学子品行时借鉴。“二桃杀三士”的典故都不陌生。古代书院的学生在同一间学堂之中学习知识、讨论问题、抒发观点,难免彼此之间有所争执。所以将“三世一堂多福多寿多文章”之语置于堂上,就是以此典故为喻指学生之间不能因课堂上的琐事,或者小利而互起争执,而要行君子之风,相互忍让,彼此体谅,这样才会多福多寿多文章。联想到前一时期沸沸扬扬的高校投毒案,扼腕之余,不免叹息这一警示之牌仍需树立于每个人心中以自警。

        书院是科举制度下的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最早可追溯到唐朝。初始之时并非聚徒讲学之所,而是作为官家藏书、士子治学之用。两宋时因重视文教,士心向学,完备的书院制度成昌帜之势。明代受官学挤压、政治禁锢,书院发展又相对沉寂甚至被几度禁毁。清代书院文化发展与元代类似,在官学化的政治逻辑下渐失原有的教学风格与学术研究性质。鸦片战争后,随着洋务学堂的兴起,旧式书院纷纷改革为大学堂,书院制度终于走完近千年的曲折历程,汇入了近代学校教育的洪流之中。以为历史如云烟风尘,聚散不过转眼间。慢慢掠过展厅不甚宽敞的走道,惊觉书院文化的精魂没有消逝,儒学文化的浩浩文脉浓缩在这件件展品之中。如今这些隐没在历史长河里的文化符号真切展现在世人面前,文献价值无可替代。

        郑州大学王星光教授认为,展览能够让自己深感教师的责任重大。学子赶考路上刻苦用功的书桌,三面遮蔽一面透光的孔明灯,记载学子“丁忧”请假制度的文书,是古代书院教育严谨与宽容并举的实证。在展品中,一行行的批阅诠释了老师对学生的深切关怀:“教书是一份责任,责任是一份操守,操守就是一份良心活”。

        古代科举:心灯有幸传千古

        光绪二十九年(一九零三年)河南在开封贡院举行了最后一次乡试,考试策论三题,其中一题为“中州形势论”,其论点是中原如何崛起,和今人研究的课题颇为相似,也可说是当时河南人的“中原梦”、“中国梦”。据说,这次展出的乡试获得第一名常三省的试卷刻印本,也是各种资料档案中的首次发现。

        旧时学子、书院的教学用具,州府教谕的文书实物,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科举书籍、文章、资料和实物用具,会试、殿试考卷以及考场文物,科举相关配套的制度资料、宫廷学习用品等种种突出科举考试严肃公平以及古代科举考试文化内涵的展品都陈列在这小小展室之中。面对这些异常珍贵的资料物证,许多专家学者感触颇深。

        “科举文化依托儒家文明,是社会价值观的载体。回归到现实,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跟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对接。提升文化自信,需要以传统文化为载体,普及解读好文化遗产。”郑大历史学院院长韩国河这样认为。

        对教育体制颇有心得的河南大学贾玉英教授援引科举制度的糊名法、誊录制为例,认为这是中国古代对教育公平的一大创举,已广被借鉴。“这里保存了这么多的科举时代的实物,对于历史文化方面的研究是有重大意义的。”她说,不管是孔明灯、进士帽,还是万人伞、状元卷,都让人感受到了古人勤奋刻苦的求学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要传承和弘扬科举文化中的宝贵精神财富,就必须挖掘宣扬文物的科学价值、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对科举书院文物进行分类研究,引起人们的共识,才能真正发挥教化引导的作用。”数次参观过展览的河大教授牛建强也表示,要做到文化自觉自信,需要加强传统文化的挖掘整理,“科举书院文化展”珍藏着那个时代宝贵的文化遗产,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

        这是一场以文化本身为背景的展览,参观者与展品之间,参观者相互之间正进行的是一次深刻的文化对话。楼梯仅仅十数级,博文楼的二楼,这样一栋安静的甚至有点避开俗世的方正建筑内,简单得有点像学生上课的教室一样的,就是我们一千余年科举文化文物的展室。然而参观过的人都叹赏它的“前世风情”,也渐渐知道散落其间的许多曾经的赫赫,比如给光绪皇帝讲课用的讲义、末代状元刘春霖的殿试卷、清朝御赐黄马褂的匣盒……也有些文物略显平凡,但却是书写历史的大多数:当时文化盛事“乡饮酒礼”的记载、大户人家鼓励孩子向学的家规族规,乃至当年教师的戒尺、科考官方的财务预算票据,种种展品,为参观者清晰的呈现出我国古代由官方科举引导、社会书院支撑、家族家庭支持的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知识传播模式,乃至透视了我国文明形成的肌理机制。

        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演进,是伴随着制度创新尤其是人才选拔制度的进步而逐世递嬗的。近古以来中华文化风貌的形成,很大意义上要归功于科举制度的熔铸。长期以来,科举制度在东亚的日本、韩国、越南均有效法。科举制度亦是欧洲近代文官制度的源头。以前,关于先辈的文明风流只能凭借载籍遥想一二,如今观展,得幸徜徉于这些散金碎玉之间,祖先的人文之盛如身临其境,真让人有“天之未丧斯文”之叹!

        近代教育:少年中国赖文昌

        展览的最后部分,是后科举时代以及民国时期学堂、学校教育的资料、实物。突出的是中华文化、教育的传承和延续。这一时期因多了许多照片资料,显得脚步未远。其中一些当时学子的集体照,照片上的人物无不精神奕奕,英姿勃发,连女子学堂的女学生亦不例外。这些照片没有华丽的环境背景,学生们着装也朴素正式,但是却给人简单而有意境的质感。

        透过照片,校园、钟声、开心奔跑的学生,种种黑白画面浮现眼前,耳边似乎也有朗朗读书声。朝诵梁任公的《少年中国说》——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晚唱弘一大师的《夕歌》——光阴似流水,不一会课毕放学归。我们仔细想一回,今天功课明白未?老师讲的话可曾有违背? 父母望儿归,我们一路莫徘徊。将来治国平天下,全靠吾辈。大家努力吧!同学们,明天再会!是否神往?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民族复兴有赖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所幸,有识之士已经开始致力于此了。河南大学、光明日报书摘杂志社及聚协昌博物馆联合主办的系列主题展览,以为先声,以为引玉。

        “有丰富文化遗产的地方,人们通常能够实现他们的梦想,一个没有回忆的地方则非常空洞,无法给人以灵感。” 英国传通媒体公司创始人查尔斯·朗德利如是说。属于历史的人文文化记忆与属于未来的“中国梦”,如DNA分子的双链双螺旋结构,一脉相依。我们怀着虔诚的心,一边感知,一边承递,且行且珍惜。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