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思想·新知
    报 纸
    杂 志
    书摘 2013年08月01日 星期四

    我的闲来生活

    吴官正 《 书摘 》( 2013年08月01日)

        别责怪它们

        这几天,晚饭吃过后,我都到院子里走走。西边有一排高大的杨树,虽然落叶了,还是那么挺拔。树枝上站着许多乌鸦,头都朝南。有的叫,有的飞,有的站,有的来,有的去。等到天黑时,又都飞走了。今天早晨,听到乌鸦叫声不断,却又不见踪影。    

        我家对乌鸦还有点儿贡献。每年秋天,石榴裂开,它们就来光顾解馋。看到它们吃得津津有味,感到很高兴。到孙子要吃石榴时,树上几乎全是被它们吃剩的,家人扫兴。我说:“乌鸦也不容易,它们吃了也好。”柿子熟了,橙红色小灯笼似地挂满了枝头。它们看来也很喜欢吃柿子,可技术水平不高,把许多柿子啄得破烂不堪,吊在树上很难看。好在有时秋风一刮,掉下来了,地上到处是烂柿子。老伴喜欢吃柿子,看到被乌鸦吃了不舒服。我觉得它们吃些应该,但不能太贪,太浪费。我同意摘了储藏起来慢慢吃,但要留一些给乌鸦吃。它们也不客气,两天全吃掉了。吃完,又飞到高大的杨树上栖息,叫个不停,不知是得意,还是有意见,或者是感谢,反正我们听不懂。

        今天早晨在院子里散步,突然看见一只白猫从雪松里钻出来,站在路边望着我。这只猫太胖,毛色光润,肥得流油,也不叫,也不怕人。我原来以为它总偷人家的东西吃,才胖的。对这只白猫,我没好印象。

        老伴也出来散步,严斥野猫偷东西吃,特别是吃了我家的八哥和鹦鹉。我说:“我们也有责任,养八哥、鹦鹉干什么?有的当官的还贪污,要猫不吃腥怎么可能呢?”突然,不知从哪里又钻出一只黑猫。白猫、黑猫一前一后,自由自在。在我和老伴谈到要善待野生动物时,这两只猫正在邻居家的垃圾箱里找东西吃,原来猫长得肥胖主要靠这院中垃圾桶里的东西。此时,我有些内疚,家中的“残渣余孽”都倒到桶里去发酵做肥料,用于春后浇菜,垃圾桶也盖得严严实实。难怪猫发火,你垃圾桶里的东西都不想给我们吃,吃你的八哥、鹦鹉还有意见?我们总要活啊!我想通了,不能责怪它们,更不能恨它们,害它们,冤枉它们。

        在我和老伴准备回家时,一只松鼠在雪松上爬得很快,它可能已吃饱了,不然不会那么有劲。这松鼠不胖不瘦,与它不吃肉食、经常爬跳有关。我们吃得肯定比它好,又不用像它这样辛苦地觅食避敌,所以血脂高。这院里的人,都有觉悟,没有人伤害它。它也可能知道这里还住了一位分管野生动植物保护的领导,自然更放心了。

        近几年,这一带的鸟比过去似乎多了很多,麻雀大个小个的都有,喜鹊灰的、黑白相间的都有,黄莺有时叫得很欢,雪鸡成群飞来飞去,乌鸦更是多得出奇……

        野猫、野兔、松鼠是常见的动物,有时还看到乌龟在院子里爬。这院中没有蛇,没有鼠。领导家都守规矩,不养狗。小平同志说过,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有这么多好猫,怎么会有老鼠呢?没有老鼠,也就不存在如何评价它们了。

        这院中的植物很多,有高大的杨树,有终年郁葱的雪松,有四季长青的冬青和竹子,有柿树、苹果树、樱桃树、白果树、山桃树等,有月季、玫瑰、蔷薇、大丽、菊花等各种花卉,还有麦冬草,等等。这里在春夏秋季,像绿色的海洋,像鲜花的世界,像野生动物的乐园。从这里的变化,可以看到生态环境的改善,感到人们观念的转变。人类对野生动物,也应有爱心,不要去伤害它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对人类自身也有好处。

        山路漫步

        早饭后,去一条偏僻山路散步。顺眼望去,山是青的,树是绿的,房是新的。路遇一位五十几岁的提篮妇女,很热情,请我们吃她篮子里的鸭梨、板栗和大枣,看得出来很真诚。我问她家里的情况,她微笑着说:“儿子是教书的,儿媳是保险公司的,孙子在读书,我和老伴在家,一年收入六千元左右,生活挺好的。”停了一下又说:“大家都生活得好,你们吃吧。”我没有吃,但却心存感激。她的质朴、善良和满足,令我高兴。

        山路两边,有许多美丽的牵牛花,随微风轻轻摆动,似乎向我们点头微笑。山坡和地里的桃树有的还挂着累累果实,板栗树上的果子有的已笑着裂开。李树上紫色的李子像个小球,在那儿比圆。枣树上的青枣、红枣挂满枝头,更有相间红果、柿子点缀得像幅风景画。老伴喜欢蔬菜瓜果,看到树下的茄子,有个大约有三斤重,啧啧赞叹;看到红萝卜拔地而起,驻足不前,想看个究竟;还有大白菜、脆黄瓜、紫豆角、绿大葱……看得入神。    

        回来的路上,一个四十岁上下的妇女拦车,要我们带她到前面去,我说:“把门打开,请她上来。”在车上,我又想起1986年到赣南的一个农村调查,乡里的同志带我去看橘园,约百亩的果园,用高高的围墙围起来。还向我提出,希望拨些钱给他们,说要扩大果园,筑起围墙防偷。我压着火气说:“你们这里荒坡很多,把橘、橙发展起来,家家都有橘橙树,谁还偷呢?小孩吃个把水果不叫偷,叫摘。”饥寒起盗心。地里这么多好东西,并没有人偷,印证了我曾在赣南说的话,心里很踏实。

        数字无味

        退休了,生活更有规律,睡觉更好,心情也舒畅多了。

        今天洗澡,我把手表放在椅子上,开始泡了13分钟,觉得心怦怦地跳,坐在浴盆旁出汗约8分钟,又到水中浸泡5分钟,爬起来坐在浴盆边3分钟,又到水中仰躺2分钟,站起来冲了一下,擦干水,用了1分钟。不知怎么这么巧合,1、2、3、5、8、13,正是斐波纳奇数列的前几项。

        又一想,我每天三餐饭,大致是早上的饱度为80%,中午为90%,晚上为70%,怎么用起比例来了?我是无意识的,大概人人如此,只是比例不同罢了。

        我每天阅读文件、书报和接待同事朋友约8小时,吃饭散步和睡觉约10小时,看电视、写杂记、洗澡约6小时,巧吧?6、8、10,一天24小时,用的正是等差级数,只是不自觉且成习惯而已。

        和老伴结合半个世纪了,在位时工作忙,早出晚归,对她观察不细,如今朝夕相处,我发现她颇有些魄力,说话斩钉截铁,似有威望。对我来说,好像她是变量,我是函数,她变我也得变。我有时想,家庭也应发扬民主才好,但又一想,没有集中也不行。

        她与我是不等式,她总大于我。这使我反思,二十几年任主要领导,是不是对同事也不自觉地用了不等式?

        人老话多,有时想提醒教育别人,发现他们的物理学都学得好,耳朵好像有滤波器的功能,选择性很强,显然对我的不等式不买账了。

        生病吃药时,我打破砂锅问到底,常看说明书,连药的分子式、分子结构、半衰期都要认真看,有时还琢磨琢磨。人是自组织耗散系统,在获取信息后作出判断;吃药用的是负反馈原理,使身体恢复正常。是药都有副作用,以尽量少吃或不吃药为宜。这一段时间,我吃的药减少了30%,也节省了一些费用。

        我家对数字很重视,孙子孙女多用2进制和10进制,老伴多用10进制和60进制,儿子们多用模糊概念,我爱用什么就用什么,反正没人跟我较真儿。

        更有意思的是,我家秋天收获了一大堆柿子,老伴对我说,如果把680个柿子堆成顶尖只有一个的三角堆(即三棱锥体,每上一层比下层少一个),问我可以堆多少层?我知道三角垛堆级数的前几项求和公式,也熟悉一元三次方程的解法,算了一会儿说,“可以堆15层”。老伴当过数学老师,知道堆垛问题,还会解一元三次方程,但没难倒我。

        我的一个儿媳听了后说:“我爸曾问过我这样一个问题,他请客用了65只碗,平均2人共用一个饭碗,3人共喝一碗汤,4人共吃一碗肉,问我有多少个人?”我想了一下说:“来了60个客人,你们说对吧?”家里的人大都有点儿数学知识,不到两分钟,个个点头称“是”!

        接着,我问:“正弦三度(sin3°)等于多少?”没人回答。过了一会儿,我说:“应是0.0523吧,不信你们去查表或用泰勒级数展开计算。”众人“啊”了一声,说老爷子出这么个怪题目。

        生活平淡,数字无味,但我对党对祖国对人民一往情深;对后代的期望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摘自《闲来笔潭》,人民出版社2013年5月版,定价:58.00元)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