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京城走笔·专栏
    报 纸
    杂 志
    书摘 2013年05月01日 星期三

    ‘老莫’纪事

    陆昕 《 书摘 》( 2013年05月01日)

        如今的西点店,售货员兜售蛋糕时,往往会喊“老莫蛋糕”。“老莫蛋糕”当然就是著名的莫斯科餐厅制作的蛋糕。但它为什么不叫“莫斯科蛋糕”而叫“老莫蛋糕”,售货员是不知道的。“老莫”所以叫“老莫”,不是过来人恐怕不是很清楚。“老莫”有它自己的历史,并从一个侧面见证了中国的时尚之旅和改革开放。

        莫斯科餐厅是建于1954年的特级西餐厅,附属于前边的苏联展览馆。中苏关系闹僵后,苏联展览馆改名北京展览馆。莫斯科餐厅好像也一度改名“北京餐厅”。莫斯科餐厅以建筑风格华丽高雅,气势恢宏阔大著称,各项设施完备讲究。据老一代人说,最早这里的服务员都是俄罗斯姑娘,卫生间里还放置口红、香水。

        因此,能进莫斯科餐厅吃饭,是一种身份地位文化修养的综合像征。将莫斯科餐厅叫“老莫”,始于上世纪50年代的年轻人。“老”在北京话里表示亲切、无距离,而“老莫”则更表示炫耀,暗示我进过或将要进“老莫”,强调我不是土包子,而是懂时尚赶潮流的“洋派”。

        北京也有几家西餐厅,如东单的启士林,崇文门的新侨饭店,“文革”后利用当年的地下防空洞在西单办的西餐馆,后来挪到西四成为如今颇有名气的“大地餐厅”。

        这些餐厅中,最受重视,或曰最受追捧、粉丝最多的,当数“老莫”。这是因为,除“老莫”外,其他几家是真正在“吃”西餐。除了装佐料的瓶瓶罐罐和刀叉盘碟,店堂没有多少“洋味儿”。若把刀叉一撤台布一掀,换上米饭炒菜包子馄饨,和四周的布置也很协调,显不出“品位”和“档次”。烤鸭也不是一般人吃得起的,但年轻人很少以吃全聚德烤鸭标榜自己的品位。因为它不属“洋派”,不够时尚。所以那些追求“档次”的人,还是要奔“老莫”。因而直到今天,有“老莫蛋糕”却没有“老全烤鸭”。

        进了“老莫”,犹如进了一座俄罗斯宫殿,首先感觉就是高大深阔金碧辉煌。17米高的穹顶,擎天拔地布满浮雕青铜颜色的巨柱,长长的一排穹型大窗,总令我想起哥特式城堡。前面的乐池舞台和四周的绘画浮雕,令人浮想联翩。在那静谧的大柱和精美的雕饰间,仿佛流淌着带有俄罗斯民族特性的深广而忧伤的歌曲,展现出广袤的原野和白桦林。我们这一代人,是在俄罗斯文化的熏陶下长大的,对俄罗斯的文学、电影、音乐、歌舞、绘画、民俗、风景有很深的情愫。那时又没有什么电影,电影院把《列宁在十月》、《列宁在一九一八》来回放,我有个爱看电影的朋友,把这两部电影每部都看了十五六遍。电影中瓦西里那句名言“面包会有的”,在广大青年中传诵一时。所以我有时坐在餐厅里,就好像坐进了“冬宫”,望着眼前的空间,仿佛就看见列宁在那儿发表演说鼓动革命。

        来这里吃饭的人,大都具有一定的地位和文化,他们大致有这样几类:一类是老专家老学者或有过海外经历的人;一类是从事外语教学、研究或其他相关学科的人;一类是各级政府和事业单位负责外事方面的人;一类是华侨、侨眷;一类是文化娱乐圈中的人,再就是追赶时尚的年轻人。

        年轻人追逐“老莫”,自有其时代背景。对于改革开放前年年运动不断的中国人来说,吃屉包子来碗馄饨就很好了,遑论西餐!在充满异国风情和宏大气象的“老莫”里品“大餐”,更是可望不可及的“天鹅肉”。由此很自然地形成一个社会圈子,对圈里的人来说,这是时髦、优雅、尊贵的象征,是出身、地位和教养的名片。

        在我记忆中,上世纪70年代末,“老莫”的西餐并不“贵”,两个人吃,五块钱足够。最贵的菜,烤鸭配苹果,一块五,一般的菜都是几毛钱。来吃饭的年轻人,都挖空心思地把自己往“绅士淑女”方面打扮。其实那时没有人知道“绅士淑女”该是什么样,大家都是一边看外国小说一边发挥自己的想像。只不过“绅士淑女”有时也会“顺手牵羊”。这是说有些人会在用完餐后将餐具拿走一两把作纪念回家继续把玩,其中最受欢迎的是烤肉串的小签子。这些餐具银光闪闪,精致可爱,在当时很少见。有人说,餐厅最早用的都是银器,后来改不锈钢了。其实那时的年轻人大多分不清银器和不锈钢,拿走不过是把它们当名片而已。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变化翻天覆地。饭店食肆星罗棋布,美味佳肴应有尽有,“老莫”早已不能独领风骚,当年引领时尚的风光似也成了明日黄花。现今去吃饭的人中,中老年人相当多。他们衣着整洁,行动从容,举止优雅,可以想见他们年轻时的样子。我曾想,他们来此的目的恐有一半不是为了吃西餐,而是为了回忆已逝的年华和过去的辉煌。

        “老莫”和动物园咫尺之遥。所以许多青年男女选择在“老莫”吃饭,在动物园谈情,开始他们那成功或不成功的恋爱。我的大学同桌,前几年从国外回来。因为当年她走时我给她饯行是在“老莫”,所以现在接风也就还是这儿。我们从毕业后的经历聊起,聊到同学们的近况,最后聊到她的事业、家庭和婚姻时,她无限感慨地说:“你知道,一个女人最有魅力的时候,是三十岁以后。上学那会儿,外系有个男生特别喜欢我,我也喜欢他,可最终我们没能走到一块儿。”说到这儿,她瞧了瞧窗外薄暮中、晚风里的动物园,接着说:“那天我们也是在这儿吃西餐,那也是我第一次在这种地方和喜欢的人吃饭,感觉如梦似幻。吃完他带我去了动物园,他对我说了做了那些恋爱中该有的,可我没什么反应。不是我不想反应,是我不知道该怎么反应。当时我就觉得害怕,就觉得心里发慌。分手时,他跟我说,你还是个青苹果。几年后,你会成熟,可那就太晚了。过了三十,我明白他那话的意思了,可也真就晚了。”

        青苹果清澈透明,淡淡的青绿色,象征美好的青春。然而青春是酸涩的,好看未必好吃;熟苹果深沉醇厚,浓浓的深红色,仿佛成熟的岁月。虽然不再鲜亮,却十分甘甜。对男人来说,前者给人梦想,后者得到享受。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觉得“老莫”很像我们这些青春已逝的人。但与我们最大的区别是,“老莫”不老,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它奉献给人们的永远是可口的西餐和美味的糕点。只是在它的背后,已经和正在消逝着连绵无尽的青苹果、熟苹果和长眠不醒的苹果。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