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社会广角
    报 纸
    杂 志
    书摘 2012年12月01日 星期六

    符号任志强

    王正鹏 《 书摘 》( 2012年12月01日)

        任志强曾因经常爆出惊人雷语而被封为“任大炮”,后又因“扔鞋门”事件成为公众焦点,卸任华远集团董事长一职后也不休息,继续在微博中谱写着他的“炮轰进行曲”。任志强是房地产时代众生相中的一个符号。

        地产商成为为富不仁的代名词并引发社会仇富,是在2003年中国经济过热后才出现的,只有短短数年历史。在房价节节突破政府与老百姓的心理点位后,它突然在量变中质变,成为一种不安的社会心理。你可以从任志强与“蜗居”这两个符号上找到这个时代一套房子和它对于中国城市市民的全部意义。

        这些年,常规意义上对于中国楼市的研究与理解,在资产泡沫吹大和媒体文章泛滥后完全失去了价值与阅读意义。社会情绪的潜流日夜不息,关于房子的故事开始外化为文学作品与影视剧,并继续暗示着社会仇富心理的滋生,并直达数量庞大的学者群。任志强是这个世纪第一个十年中成为社会与娱乐名人的房地产商。他在操控舆论和建立自己的话语权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媒体渠道的过量,使任志强成为一个金牌话题供应商,他通过自己的博客和微博,在与传统媒体的互动中产生了空前影响力,直接发出全国性声音。在电子媒体的空间中,任志强与各类学院派专家的交战,使其身上最初附着的“邪恶地产商”的符号竟然荡然无存,反而变成为一个“讲真话”的老大哥偶像。    

        2010年夏天,《东方企业家》杂志的一期封面人物是任志强,名为“傲慢与偏见”,这一主题恰当地浓缩了在普通人心中这个时代地产商的道德定位。在北京首都机场的书店里,这本杂志像邮票4连张一样挂在一起,来来往往的乘客在北京房价每平方米平均2万元的心理阴影中,和这个人的头像一起组合成中国房地产业的市井图。

        任志强属于有社会背景的北京地产商代表,爱读书,好辩论,语言压人。他非常熟悉媒体所需并或明或暗地赞助各类房地产媒体,参与建立了地产数据机构GRIC,还有专门的高级圈子讨论核心问题并在核心话语上达成默契与共识。2005年,是任志强凭借博客获取话语权的强势时期。他也不断参加各种论坛,写文章PK当时的经济学家们。有一天,北京某报记者准备现场采访另一名地产商时,任志强正在电话里给这名地产商支招,让他如何在当天PK学者的行动中获胜。

        后来,他到了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地步,充满了语言攻击欲望。2005年,任志强在接受《周末画报》采访时,冒出过一句经典台词:商品房不会考虑穷人。那句话在当时掀起一阵民间抗议声。其实,那已是任志强数次以“穷人”作为文眼,挑衅(不是贬义词)中国社会的那一点脆弱的神经了。作为一名房地产商,任志强的话语里确实充满了特有的意识形态色彩。

        从任志强的讲话中对“穷人”这一词语使用量,可以探究他是如何在语言上撕开德鲁克所言的“贫穷官能症”的。“穷人”这一词语的反复出现揭开了中国社会在面对一套房子时最后被揭掉盖子的尊严之身,而这正是已经写就的浮世绘。下面是任志强的一些语录:

        我是商人,不考虑穷人。

        宏观调控不是为了让房价下跌,是为了稳涨。    

        高房价控制人口素质。

        一个月的工资买不起一平方的房的观点很愚昧。哪来这么便宜的房?    

        买卖有理、炒房无罪,禁止炒房就是违宪!

        没有巨大的利润支持,无法建设品牌,因此房产品牌就应该是具有暴利。

        我没有责任替穷人盖房子,房地产开发商只替富人建房。    

        房价降了,房地产开发商有权不盖房。

        房地产业并不是暴利行业,“房奴”也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多,商品房定价无须被监督。

        过去中国都是穷人区,现在出现穷人区和富人区是很正常的,就像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一样,也要让一部分人先住进富人区,以后才能都变成富人区。

        1949年后,在面对贫穷官能症上,语言系统是主体意识形态最后的一道防线。“低收人群众”、“困难群众”,这样充满语言尊严的词语在“穷人”一词唤起的社会潜意识中,基本被扫荡了主流意识形态最后的一点神圣。“穷人”是一个中国在过去半个世纪的理想主义冲撞中最终没有从人们的集体无意识里去掉的一个特殊词语。在中国房地产业这样一个强势的行业对照下,公开使用“穷人”这一名词的人,尤其是精英阶层的人,都有过贫穷的经历,但随后又跻身上流阶层的行列。这种语言攻击力充满了历史的报复。    

        任志强有过在中国陕北的知青经历,他也热心捐助过贫困的农村地区。后来,通过一定的私有化手法,他成为一个法律意义上的、合法化的上市公司经营者,在北京践行这样一个官商纠合的房地产市场残酷的商业竞争逻辑。

        翻出历史潜意识中的伤去对沉默的大多数人进行心理刺伤,达到对于时政的一种暗讽,这是任志强语言暴力的出发点。人们相信,公元2003-2010年的中国楼市泡沫中的任志强,作为一名地产商,他的骨子里仍是一个同情心很强的人,不过,这种同情只能埋藏于他在农村插队那个年代的历史和人的记忆中。

        插队那一段历史和它的见证者正在走向坟墓。任志强们脱离了自己理想主义时代的“阶级”身份,却在政治上成为一个盲人。这正是包括任志强在内的一个庞大的中国既得利益商业精英阶层,在那十年狂飙的社会演进中一种扭曲的政治冲动。

        在遇到体制内的压力时,任志强经常会在讲话中引用马克思的话,为自己的行为与动机寻找合法性解释,这样的话有时像一种政治抬杠,充满了对于前者和当下意识形态环境的反讽。

        在遇到体制外的压力时,任志强一般会选择市场原教旨主义观来作为防守武器。中国从1978年来启动的改革一个重要成果是给十几亿国民上了30年的市场课,天天都在讲实战案例。人们确实已忘记了这个社会和对于普通人的政治同情,很多人都在过着他们在茫茫人海中奔食的普通生活。存在决定人的意识,这个时候,市场原教旨主义式的话语加剧暗示人对于社会关怀的绝望,中国人这30年建立的市场观坚信市场基本上是真理。拿出真理的大棒去打人时,不但被打者无以还手,连递棒子的人也不会转过弯来想一下,夺下这只大棒是否是合理的。

        现在,这些话语在复原历史的记忆,重新找到了生长环境。任志强的语言选择角度是一个分裂的事实。套用微博上网友的一句话来概括,“他亦新亦旧,既有一种政治新冲动的现实,又在骨子里无法摆脱他陈旧的意识”。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国内房地产业一度比较萧条,这段时间,任志强的文章数量有所减少,爆猛话的机会也大大减少。2009年,楼市提前复苏,在微博的启发下,任志强找到了更强大的话语平台。

        微博是一种网状的电子部落,每一个人在交流平台上都可以定制别人的微博并发表评论,也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微博的民粹主义迎合的是另一种社会阶层,他们更为大众化,更为草根。偏偏在这样的群众战场上,任志强在表达权上获得了新生并空前地“洗白”了自己。他有上百万的“粉丝”(订阅者),却只愿意成为一个人的粉丝,那是另一名地产商潘石屹。    

        2010- 2011年,任志强每天数次出现在微博上,记录自己的生活,并发表对于时局的看法。最有趣的变化是,他开始渐渐成为青年人的心理与生活导师。有时候,他会转发几条佛学帖子,有时写几句社会心得,有时参与楼市的小小论战。

        微博是2009-2012中国互联网第一现象。这里,有一大批姓名后面带“V”(VERIFIED,经过认证的)、充满精英意识的中国的房地产商在那里落草。他们渐渐适应了在这里占山为王与充满原始斗争的语言空气,并似乎找到了相当满意的自我实现。任志强在这里说穷人比以前少多了,原因在于当他面对“穷人”的时候,他看到了自己身体的能量,这要比在媒体上贬损穷人以达到平衡自己失落的政治理想要有价值。

        即使这样,2010年在大连的一次演讲中,一名已经产生了政治启蒙意识的青年模仿鞋击美国前总统布什的伊拉克记者,向任志强甩出一只鞋子并差点砸在他的脑袋上。

        这下两个阶层的代表扯平了。

        (摘自《狂飙年代的碎片》,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12年8月版,定价:39.00元)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