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顾名思义是指中国医学,即相对西医而言的称谓,但真正的含义也不完全如此。在西方医学传入我国之前,我国没有“中医”这个称谓,中医有其独特且丰富的内涵,除中医之外,对中医从医者的称谓还有歧黄、青囊、杏林、橘井、坐堂等等。
1.中医
医虽分中西,(标准称呼是中国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但中医的“中”并不是相对西医的“西”而言的。负阴抱阳,知白守黑,知雄守雌,不偏不倚,兼容并蓄,谓之“中”。所以“尚中”和“中和”是中医之“中”字的真正含意。中医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就是“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就是“致中和”。寒者热之,热者寒之,阴阳通,致中和。
2.“堂”——“坐堂医”
“堂”——凡是历史悠久的中药店都称作“堂”,比如北京的同仁堂,长沙的九芝堂,宁波的寿仁堂,济南的宏剂堂,沈阳的天益堂,贵阳的同济堂等等。这个典故为何而来呢?它是出自名医张仲景。张仲景是河南南阳人,其人医术高明,深受百姓好评。汉献帝建安中期,他被调任长沙太守,当时这里瘟疫流行,死人很多,他很痛心,工作之余,就在他的“办公室”接诊病人,自称“坐堂医生”,以表示自己藐视功名、为民治病的决心。后人为了学习这位名医的高尚品德,就沿用这个名称,一些行医者也把自己的中药店叫“某某堂”,意为像张仲景那样不计名利、救死扶伤。
3.“杏林”
“杏林”——我们常常看到有人赠送给某某中医师的锦旗或者匾上这么写着:“誉满杏林”或“杏林春满”,这是为何呢?《三国志·卷四十九》记载了这个典故的来历:相传三国名医董奉,隐居江西庐山期间,对众多慕名而来求医的百姓,从不收取任何费用,但要求被治愈者种植杏树作为纪念,患重病而被治愈者种五株,轻病治愈者种一株。数年后,被他治愈者不计其数,种得杏树数十万株,蔚然成林。董奉在此修身养性,读书看病,很是惬意。杏熟以后,来购买者一律不收钱,只用米交换。一担杏子换一担米,他得了米,就用这些米救济山上山下穷困百姓。董奉死后,庐山的百姓们非常怀念他,就把他的精湛医术和高尚医德称之为“誉满杏林”。此后,那些类似董奉的医生也受到了此尊称,相沿至今,久传不衰。
4.“药葫芦”
“药葫芦”——许多人不明白一些正宗的中药店门前都挂着一个药葫芦是何意思?其实这也有一段来历。《后汉书·方术列传·费长坊》里记载着这样一个典故:相传汉代的某年夏天,河南一带闹瘟疫,死了许多人,无法医治。有一天,一个神奇的老人来到长安,他在一条巷子里开了一个小小中药店,门前挂了一个药葫芦,里面盛了药丸,专治这种瘟疫。凡是来求医者,老人就从药葫芦里摸出一粒药丸,让患者用温开水冲服,就这样,喝了他的药的人,一个一个都好了起来。此事一传十,十传百,便在许多地方传开了,后来一些行医者就以药葫芦作为中药店的标志,这一习俗一直传了下来。
5.悬壶
据《汉书·费长房传》载:古代有一位管理街市的小官叫费长房。一天他看见一老者在街市行医卖药,治病很神,并悬挂一壶(葫芦)于铺房外面,白天卖药,晚上就跳入壶中。费长房想此老翁定非凡人,于是百般亲近他,希望能学得医术。后来老者传授给他各种治病方法,费长房从此以老者为榜样,悬壶行医济世。日后郎中行医常腰悬葫芦,或在诊所门前高挂葫芦,有些中药店也常以之作为标记。
6.岐黄
据说黄帝和他的臣子岐伯都能治病,黄帝常与岐伯讨论医学,并以问答形式写成《黄帝内经》。其文简而意博,其理深奥有趣,是我国现存较早的一部医学文献。后世因此称中医学为岐黄之术,岐黄也被视为医家之祖。其实《黄帝内经》成书约在战国时期,只是托名于黄帝、岐伯而已,它汇集了古代医务人员和劳动人民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临床经验和理论知识。
7.青囊
明代沈绎诗曰:“白发至亲唯最审,青囊传业有儿孙。”这里所谓的青囊是指药囊。据史书记载:三国时名医华佗,在被曹操杀害之前,曾将一个装满医书的青囊送给看守他的狱吏,以谢其酒食供奉的厚意。华佗死后,这一青囊使他的一部分医术流传于世,故后世也称医术为“青囊”。
8.橘井
橘井:古时湖南郴州瘴病横行,民不聊生。传说中的苏仙是一位叫苏耽的放牛娃,他掌握了治疗瘴病的草药,并热心地为百姓治病。他的药方主要一味是橘叶,橘树可以说全身包括枝叶都是药,能治疗肺、胃、肝等部位的疾病。也许是这个放牛娃经常跟着山中采药的郎中,发现了橘树的疗病功能,并用屋门前的井水煎熬,救济前来求诊的病人,而且分文不取。后来,苏耽因为广泛积德行善得以成仙升天。至今湖南郴州的苏仙岭即为纪念苏耽而得名,苏仙岭到处可寻仙踪,如神仙的出生地点白鹿洞、神仙升天的升天石,还有望母松、仙棋盘等,市内还有橘井遗迹。据说苏仙公在修炼得道,行将升天成仙之际告诉老母:明年将有疫病流行,可用院中的橘叶,和着井水煮成汤液,让乡人服用便可免受其害。其母牢记儿子托付,当来年疫病发威时,就采撷橘叶,放在井水里煎煮成汁,让乡民们服用,从而避免了疫病的侵害。乡人感念苏仙公的恩德,将橘井泉香的故事广为传播,其厚生爱民的情怀,一直为后人称颂,“橘井”也就成为了中医的别称,据说当代中医药学大师叶橘泉先生之名也出自此典故。
9.“虎撑”
“虎撑”是旧时行医者手执的一种又叫作“串铃”、“虎衔”和“报君知”的物件,是乡间市廛的一种广告形式。从物之外观上看,很像一面包圈,其发音原理同于一般的“铃”。铃的种类有多种,有拴在牲口脖子上的“丁当铃”,有拴在马车上的“挂铃”,有安在屋檐上的“风铃”,有用手摇响的“钟铃”等,而这种扁状的东西,从其形状而言,更应称其为“响器”,是古代专为行医起市招作用的。
过去中医行医、卖药,需要终日行走,但他们却不吆喝“看病呀看病”,以避免给人送去晦气,而是手摇一种类似铜圈的响铃。这些郎中,足迹走遍西北陕、甘、宁、青以及山西、河北等地,他们牵着高大的骆驼,带着生活用具和各种药品,每到一地,在支帐篷安营扎寨的同时,就手持“虎撑”挨村挨户,边晃边走,一听到“虎撑”的声音,附近的人家就知道看病卖药的来了。
过去的行医卖药者都视“虎撑”为护身符。相传“药王”孙思邈有一次进山为人治病时,被一只猛虎挡住了去路。当时他要逃跑已经来不及了,拿起挑草药的扁担准备搏斗。这时,他发现老虎俯伏在地上,并不追扑他,只是张开大口。孙思邈发现,老虎眼里露出哀求的神色,并不住地向他点头,像是在向他求助。出于职业的敏感,孙思邈带着惊奇,走近老虎细看,只见老虎喉咙里横着一根白色的东西,原来是一根很大的兽骨卡住了老虎的喉咙。他想为老虎掏出兽骨,却又怕虎性发作咬断他的手臂。忽然他想起药担子上有只铜圈,就取来放进虎口撑住老虎的上下颚。在老虎衔着铜圈时伸手从铜圈中取出兽骨并为老虎的伤处敷上药物,然后再取出铜圈。治愈的老虎摇尾点头,似乎表示感谢,随后转身而去。
此事传出后,江湖行医的人们纷纷效仿孙思邈,铜圈便成了外出时的必备之物,后人逐渐将铜圈改成手摇的响器,一来可以作为行医的标志,表示自己是能医龙治虎的药王弟子;二来是因为孙思邈用这只铜圈救了老虎而没被吃掉,郎中便把它作为保护自己行医的护身符了。
10.医生、大夫、郎中
宋以前,对医生的称呼较为复杂,一般根据其专科进行称呼,如食医、疾医、金疮医等。宋代始,南方习惯称医生为郎中,北方则称医生为大夫。相沿至今。
医生:最早是对学习医学的人的称呼。“医生”一词,始见于《唐六典》:“医生四十人”,即指学习医学的人。唐代置学习医,故有了“医生”之称。医生还有大夫、郎中、杏林等别称。直至近代,医生才成为为业医生者之通称。
大夫:是北方人对医生的尊称。大夫本是官名。三代时,天子及诸侯皆设之。分为上大夫、中大夫、下大夫3级。秦汉以来,有御史大夫、谏大夫、太中大夫、光禄大夫等名。清代文官阶自正一品至五品,亦称大夫。旧时,太医院专称大夫。加之唐末五代以后官衔泛滥,以官名称呼逐渐形成社会风气,所以,北方人尊称医生为“大夫”。为了区别于官名,将称医生为“大夫”的“大”读成dai,而不读da。
郎中:是南方人对医生的尊称。郎中本是官名,即帝王侍从官的通称。其职责原为护卫、陪从,随时建议,备顾问及差遣。战国始有,秦汉治置。后世遂以侍郎、郎中、员外郎为各部要职。郎中作为医生的称呼始自宋代。尊称医生为郎中是南方方言,由唐末五代后官衔泛滥所致。
(摘自《焦作中医志》,中医古籍出版社三辰影库音像出版社出版,定价:28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