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前(1992年),解放军国防大学教授徐焰所著的第一部表达大陆观点的军事历史巨作《金门之战》一书在台湾出版,在岛内引起轰动。该书是全面阐述20世纪50年代东南沿海作战历史的专著,近期又由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我们从中选摘了金门之战后两岸停止炮击的有趣历史。
1959年1月9日,中共中央军委决定对金门国民党军实行单日零星炮击,持续多年的金门之战在事实上画上了句号。虽然两岸的战争状态没有宣布正式结束,但是主要的军事行动只是象征性地交火——在金门地区隔岸打炮。
由于台湾当局拒绝和谈,美国又长期不从台湾撤军,解放军在原则上便不能停止使用武力,不过炮击的方式日益缓和。1959年2月8日是中国人民的传统节日春节,为了让大小金门、大担、二担岛上的军民能安全欢度佳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正式下令,在2月7日和9日两个单日停止炮击,以示关怀。从此以后,炮击由双日不打发展到每逢节日不打。
为了进行政治争取,自1959年以后中央军委又要求打炮时尽量不打死人。国民党方面虽然摆出一副顽固拒绝和谈的态度,事实上也接受了这种象征性战争的安排,在单日偶尔发炮还击。自1959年年初起,在金门厦门一带国共双方军队的炮击都打到海边的无人地带,国民党军派遣战斗机进入大陆的行动也都停止,只是派遣侦察机的活动仍在进行。
1960年6月,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访问台湾时,为了表示抗议,人民解放军又集中35个炮兵营420门火炮对金门进行了一次“反美大示威”的炮击。炮击前,人民解放军福建前线广播电台向金门守军和当地居民公开宣布,要其隐蔽,炮击目标又是空旷无人地带。两天的炮击中,人民解放军共发射炮弹6.8万发,金门守军仅发炮千余发,都打到大陆无人地带。在两天炮声隆隆的轰击中,双方均无伤亡。这种双方都故意不打死人的炮战,也堪称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观。
1961年12月中旬,中央军委又通知福建前线,为保持台湾海峡局势稳定,不主动打击金门国民党军,根据这一指示,福建前线部队就此停止对金门的实弹射击,只打宣传弹。随后,国民党军基本上也照此办理。国共之间这种象征性的炮击一直持续到1978年年底。
“文化大革命”前在福州军区长期担任领导职务的叶飞,后来曾回忆起金门地区1959年以后奇特的炮击状况说:“炮击实际上只是一种象征性,虽然双方并没有什么正式的协议,实际上成为一种不成文的默契。我们对金门的打炮,不打阵地和居民点,只打到海滩上。金门蒋军的回炮,同样也只打到我们的海滩上……打炮也成为美蒋我三方间一种特殊的对话,一种不在谈判桌上进行的谈判。这真是古今中外战争史上的奇观。”“毛主席决定不拿下金门,现在看来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要留下一个‘对话’的渠道。后来讲‘三通’,其实前线和金门之间早就用各种特殊的形式‘通’了。”
上世纪50年代东南沿海的军事斗争及中共中央在这一斗争中的战略方针,都围绕着一个根本的目标,即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在50年代前期,中央主要准备从军事上解决这一问题;50年代后期,中央则主要准备从政治上解决这一问题,采取军事行动的目的也是为了促进和平统一祖国。毛泽东指导东南沿海斗争时,采取了政治、军事、外交、宣传等多方面的斗争形式,斗争策略也时有变化,但是其根本目标却是不变的。这一基本目标就是,驱逐美国的军事力量出中国领土,促进祖国早日实现统一。在中美两国实力相差悬殊的情况下,毛泽东既坚持政治原则进行持续的斗争,同时又从实际出发采取非常谨慎的军事行动。毛泽东当时就指出:现在我们手中只有手榴弹,没有原子弹,打金、马蒋军好办,但跟手里有原子弹的美国人打仗,就不是好办法。在东南沿海的斗争中,中共中央、毛泽东既以武力显示了维护祖国统一的决心,又始终避免中美两国开战。这种一切从实际出发,将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斗争艺术,在有利的情况下使台湾海峡的战事达成了事实上的平息,对于后来两岸改善关系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1958年“大跃进”开始后,毛泽东曾设想在不长的时间内在经济上便能“超英赶美”,待实力增强后台湾问题便迎刃而解。然而,随后国内经济却出现严重困难,1960年5月,毛泽东在内部讲话中便提出,台湾问题不一定由我们这一代人解决。此后,中共中央立足于长远,对台湾的政治争取一直没有放松。
金门炮战事实上的结束,也带来两岸战争状态的基本停顿。从1959年起,台湾当局正式通知其海军不再拦截和搜查进入大陆的外国舰只,对大陆的客货轮攻击也都停止,持续十年之久的封锁港口行动就此结束。不过为侦察大陆的情况,台湾与美国联合派遣间谍飞机不断进行侦察活动,特别注意从空中对中国核设施进行持续的拍照,这种侦察活动一直持续到1969年美国政府转变对华政策才最后停止。
台湾当局联合美国对大陆进行侦察飞行时,使用机种、侦察方式和范围等方面都超过了以往历史上空中间谍活动的纪录。据不完全统计,此间台湾国民党军和美军共使用侦察飞机6078架次深入大陆上空,被解放军击落95架,并创造了世界防空战史上的多项纪录。如1959年10月,解放军使用苏制萨姆-2防空导弹击落美制国民党军的RB-57D高空侦察机一架,开创世界上以防空导弹击落敌机的先例。从1962年至1967年,解放军又以打击美制国民党军的U-2型高空间谍机为重点,用防空导弹连续击落了5架。当时空军、海军航空兵、高射炮兵、地空导弹部队和雷达、通信、后勤等单位密切配合,以相对劣势的装备进行了长年的国土防空作战中,不仅有效地保卫大陆领空,也积累了对空作战的重要经验。
台湾当局自从同美国签订《共同防御条约》后,在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上便丧失了自主权,蒋介石虽然一直不肯放下“反攻大陆”的政治口号,却也无力自行反攻,只有乞求美国对此进行支援。美国从自身的全球战略目标考虑,一直想保持台湾海峡两岸的分裂局面,同时又不愿直接卷入中国内战。尤其是美军在狭小的朝鲜战场上就吃尽了新中国军队的苦头,更不想陷入广阔的中国大陆那个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美国已经解密的历史档案证实,每逢蒋介石、蒋经国向美方提出“反攻”计划时,得到的回答都是反对。
上世纪60年代初,大陆出现了经济困难和饥荒,蒋介石、蒋经国父子又出现反攻的侥幸心理。1961年2月21日,台湾“副总统”陈诚在“立法院”作施政报告时说:“当前大陆人祸天灾极为严重,大陆等于一座火药库,现在需要点燃引信,整个大陆就会爆炸。如果我们配合大陆抗暴,大陆亿万饥民将闻风响应。”为此,军情局制定了“派遣游击干部赴大陆各省建立基地,与大陆反共力量结合”的“海威作战”计划,从1962年至1965年先后派出过一千八百余名武装特务偷渡潜入沿海几省,却未遇任何“饥民响应”,在大陆军民联合搜捕下大部被消灭,只有不到三分之一逃回。1965年解放军海军为打击送运武装特务的国民党海军,进行了“八六”和崇武以东海战,随后台湾派遣武装特务的骚扰活动也被迫停止。鉴于小股袭扰仅有宣传价值,蒋介石下令制定准备大举反攻登陆的“国光”计划,并在1962年春进行过一些演习。不过此时拥有三百多万兵力的解放军战斗力仍远优于台湾军队,大陆民众虽生活困难却还是对国民党同仇敌忾,明眼人都能看出国民党当局若没有美军支援便进攻反攻仍相当于以卵击石。1962年夏,新华社发布了国民党准备窜犯大陆的消息,美国总统肯尼迪立即公开声明称不知道台湾有反攻计划,也不赞成这类举动。美国官方当即告诫台湾当局说,中共的统治还很巩固,大陆远未达到国民党所期盼的引发混乱的程度。同年6月23日,美国驻华沙大使卡勃在中美大使级会谈中又奉政府之命通知中方说“美国不允许蒋介石采取反攻大陆的行动”,甚至还表示:“如果蒋介石要行动,我们两家联合起来制止他。”
1962年夏天,经当时主持中央军委工作的林彪提议,经毛泽东同意,以蒋介石叫嚷“反攻大陆”为由在全国范围公开布置了一场规模浩大的战备活动。如今人们考察这一行动,主要应联系同年1月中共中央召开的7000人大会及9月间召开的八届十中全会的政治形势,特别是对国内阶级斗争的认识。据当事者回忆,刘少奇、周恩来等领导人都分析蒋介石的最大可能是搞点骚扰,不会把那点部队送上门来。至于蒋介石“反攻大陆”的口号并非在1962年才喊出,而是逃台后的口头禅,也是其凝聚内部和要挟美国的必不可少的宣传。
台湾当局能否真正反攻大陆,关键在于美国是否参战。当时美国的主要战略对手是苏联,一直不打算对华进行大规模战争,在中苏出现公开分歧后又想加以利用,不愿让蒋介石集团把自己拖入对华大战。因此蒋介石叫嚷的“反攻”和“故国光复”只能限于政治宣传,而无法付诸行动。1964年中国大陆经济全面好转,同年10月爆炸了原子弹,国际战略地位大为加强。当新华社宣布中国第一枚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消息后,台湾“副总统”严家淦虽然对外称:“中共核爆炸绝不影响反攻大陆政策”,国民党内群情却更为沮丧,军队开始大力修筑岛上防御工事,并进行防轰炸和反空降训练,其战略思想已向守势转变。
在金门炮战结束后,尽管台湾蒋介石集团始终拒绝谈判,中国政府却一直没有放弃和平争取的努力。从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中国领导人对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条件提出了一系列设想,周恩来后来将其具体归纳为“一纲四目”。一纲是台湾必须统一于中国。四目为:台湾归祖国后,除外交必须统一于中央外,所有军政大权、人事安排等由台湾当局全权处理;所有军政及建设费用,不足之数,悉由中央拨付;台湾之社会改革可以从缓,必俟条件成熟,并尊重台湾当局的意见协商决定,然后进行;双方互不派特务,不做破坏对方团结之举。在60年代前期,台湾方面也通过一些秘密渠道同中共方面进行了一些接触和商谈,不过随后因种种原因而中断。
1966年以后内地发生“文革”动乱,蒋介石又叫嚷要“王师北定”,然而大陆人民仍根本不想念台湾国民党自称的“王师”,根本找不到反攻空隙。
1969年3月,中苏之间出现珍宝岛武装冲突事件,台湾又燃起过一线反攻期望。随后中苏之间无战事,同年夏天美国还故意解除了对华的大部分禁运项目以拉拢中国,蒋介石才真正明白了不可能再有“王师北定中原日”。他在政治上继续喊“反攻大陆”,只是维系人心的空口号,内心只以守住台湾为满足。
1972年尼克松访华,与台湾断交只是时间问题。翌年蒋经国向台岛军民提出的口号是“独立作战,自力更生,死里求生,坚持到底”。这完全像是困兽犹斗般的死守心态。1975年蒋介石病死,翌年2月蒋经国明确了“防卫第一”的战略目标。
1979年1月,中美实现了建交,美军宣布撤出台湾,台湾海峡两岸中国人之间的问题更便于和平解决,同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宣布了争取祖国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同日国防部长徐向前也正式发布声明,停止对金门等沿海国民党军所占岛屿实行炮击。以金门炮击为标志的国共之间象征性战争,至此完全结束。
面对中共中央新的政策,蒋经国发表声明仍称绝不放弃“光复大陆”,随后又说明主要是靠“主义”,而不是武力。1980年12月蒋经国正式提出“以三民主义统一中国”的口号,翌年由国民党十二大通过,成为蒋家政权最后一个政治纲领。在军事无望的形势下,蒋经国最后想以“台湾榜样”来影响大陆,为保障这一追求,军事战略上变为只求有效守岛。金门国民党军向大陆打宣传弹的行动至1984年也完全停止。
(摘自《金门之战》,辽宁人民出版社2011年3月版,定价:21.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