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李景田先生最近撰文,倡导党校要带头改进文风。好,好,好,我举双手赞成。文风事关党风,党校作为干部教育的主阵地,若真能在改进文风上率先垂范,言传身教,不仅利在当代,也功在千秋。我在党校工作十数年,读过言之无物的文章无数,也听过不少空话连篇的报告。有切肤之痛,所以对改进文风的倡议尤为响应。
大约一个多月前吧,《学习时报》做东召开座谈会,各路专家济济一堂,大家从不同的角度谈文风,海阔天空,各抒己见。虽然专业各不相同,但有一点却是共识,即改进文风刻不容缓。而我所思考的是,今天国人的文风何以会江河日下?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我的答案是四个字:利益驱动。
不是信口开河。先说我自己观察到的现象。首先是经济学教科书。当年我上大学时,教材通常三十万字左右,可三十年过去,今天国内教材的字数差不多都翻了番。是经济学发展突飞猛进吗?非也。就我所知,近三十年学界建树并不多,尽管国际上每年有人拿诺贝尔经济学奖,但那都是三十年前的成果。问题是经济学研究相对停滞,可教材为何越编越厚呢?我推测,这是与国内职称制度有关。就在几年前,大学评职称还是比著作字数,谁字数多谁先当教授。利益攸关,教科书膨胀不足为怪。
第二个现象是经济学论文。翻开经济学期刊,大多数文章写法如出一辙。也罢,而更麻烦的还是文字,要不是空洞晦涩,就是滥用数学,外行看不懂,内行不明白。一位在某权威期刊做编辑的朋友说,他们刊物选用稿件,仅一个半人能懂,作者本人懂,责编半懂不懂。这说法无疑有些夸张,但当今经济论文不好读是事实。奇怪的是,经济学大师斯密的《国富论》,有初中文化就能懂,为何今天的论文那样艰深呢?尤其是那些博士论文,哪怕你是博士也未必能看明白。
经济学适当用数学是好事,我不反对,然而滥用则物极必反。数学代替不了经济学,说上天,它也只是协助推理的工具。一篇经济论文若理论无建树,数学用得再深,也不过是花拳绣腿,废纸一张。如此浅显的道理,学子们不会不知道。既如此,可大家为何不在理论创新上下力而对高深的数学情有独钟呢?其中奥秘,我当年一位师兄一语道破。他说数学用得高深,旁人就不知所云,审评教授看不懂又不好明说,有苦难言只好网开一面,于是论文答辩轻松过关。
第三个现象是领导作报告。这些年我听过的报告无数,其中当然不乏精彩的,但讲空话套话的也不少。令人匪夷所思的是,领导讲话大多是念稿,甚至一字不落。几年前我到西柏坡,在七届二中全会旧址看过毛泽东同志在全会上作报告的录像,当年毛主席只拿一个提纲,讲得神采飞扬。相比之下,我们现在一个省、市领导,讲话都得让别人拟稿。是领导水平低吗?未必。我接触的官员多,从省到县,多数其实都能说会道,可一旦作起报告来就照本宣科。
何以如此?我的解释是如今大小会议多如牛毛,办会单位为提高规格,往往挖空心思要请领导到会讲话。领导非神仙,不可能万事通,情况不了解还要讲话,不得已,故只能请别人捉刀拟稿。另一方面,领导要到处讲话,言多必失,为避免讲错话,高明之策就是讲空话。空话虽不管用,但空对空,对不了也错不了,不会有后遗症。由此看,讲空话原本是出于无奈。然而,空话讲多了也就成了习惯。习惯成自然,天长日久,也就成了官场一大流弊。
其实,国人的文风并非始自今日。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提出过整顿文风。既然文风问题由来已久,积重难返,那么今天要改进文风若无制度保证,仅靠发号召怕是难以成事。经济学说,制度高于一切。要改进文风,重要的还是要创新机制。说我熟悉的例子。我供职的中央党校,原来评职称的一项硬指标是比著作字数,攀比之下,学者的文章越写越长。前几年改了规矩,评职称只看代表作,不比字数,于是泛泛空谈无人问津。
另一个例子是中央党校的授课制度。我刚进党校时,每节课是3小时,可那时总有教员拖堂,学员怨声四起,意见大。后来校委立规矩,限定每节课不得超过2小时,并让学员当堂给教员评分。你猜怎么着?拖堂现象戛然而止,教学效果大大改观。去年我在党校做学员,听课一年,耳闻目睹,亲身感受,不仅拖堂少,而且授课质量出我意料,许多教员本来都是朝夕相见的同事,可听过他们授课,仍让我刮目相看。
写到这里,我想到了官员的文风。如何让官员少讲空话,办法当然多,但最根本的一条,恐怕还是立规矩。比如今后领导作报告,能否借鉴中央党校的做法,让下面的听众打打分。分数可以不公开,但必须反馈给领导本人。要点是,听众打分应不记名,记名打分大家不敢说实话,规矩也会流于形式。而困难在于,官员给自己立规矩,革自己的命,谁会愿意第一个吃螃蟹呢?
那天我在《学习时报》座谈会发言,斗胆提出领导讲话要让听众打分,不料与会者都赞成,并报以热烈的掌声。不过掌声归掌声,我知道要真正做到不容易。既然党校要带头改进文风,那么就请校长们带个头吧。万事开头难,能不能迈开这一步,让我们拭目以待!
(摘自《中国的前景:王东京经济观察》,中国青年出版社2010年8月版,定价:36.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