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经济生活
    报 纸
    杂 志
    书摘 2010年11月01日 星期一

    风靡世界的“租生活”

    孙海燕 孙 杨 《 书摘 》( 2010年11月01日)

        随着人们对环保、节约的意识越来越强,资源和物质的“变卖为租”将是大势所趋,“共享资源”无疑是一件多方获利的事情。当然,这样做并不是让人们放弃对时尚、对美的追求,相反“租生活”,更能随意换取最时尚的款式,享受最新鲜的服务,那种“什么都不属于我、我却拥有一切”的“租生活”,已成了一种风靡世界的生活方式。

        打开衣柜,看看是不是有一半以上的夏装一次都没穿了。不是小了也不是破了,只是觉得这些衣服已经过时了。打开抽屉,是不是第一只和第二只手机还静静地躺在那里?坏了?没有,还好好的。只是怎么看上去那么难看,居然连摄像头都没有。这样的设备怎么能符合自己的身份?

        每次搬家的时候都发现东西越来越多,可是平时真正用得上的连三分之一都不到。你的手机现在功能齐备,可是真正会使用的功能又有几项?也许只是打电话、发短信、看邮件而已。但是,过几个月肯定还要换一款最新的,只因为别人都换了,不换就落伍了。而那些原本还好好的手机就这样废弃了,没有被制造商回收,也没有被置换到二手市场,就那样静静地躺在抽屉里。家里的电脑一样,相机也是一样,“从来只闻新人笑,有谁听见旧人哭”。电子产品的更新又快,极易造成浪费,我们每一天都在这种极端“奢靡”的状态中度过,自己却从来没有意识到。

        什么都不属于我,我却拥有一切

        生活正在悄然发生改变,身边开始多了这样的一些朋友,他们完全有能力买房,却喜欢在地铁沿线租房子住。出行只乘地铁或公交车,偶尔还会骑骑自行车。他们崇尚简约的装修,反对实木地板。屋里的家具最好都是二手的,冰箱、洗衣机、电视机,因为繁忙的他们随时准备拎包走人,去往下一个城市下一个住处。

        这些喜欢“租生活”的乐活族以此为荣,结婚也要租婚纱,坚决不买,浪费是他们最不能容忍的词。只穿一次就扔掉,太不环保了。更有甚者,居然连包也租。参加公司的晚宴需要一个爱马仕的手袋,400元租一天,一年也就用这么一两次,犯得着花几万元买一个吗?

        “只是我的生活是租来的,我从来没学会如何去买。所以我也不值得拥有更多的东西,因为没有一件是真正属于我的。”英国歌坛才女蒂朵浅吟低唱着,一首《租来的人生》让无数人动容。生活不属于我们自己,一切都是租来的。那种对漂泊人生的感慨,一句一句唱到心坎里。只是,蒂朵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几年之后,“租生活”居然演变成了一种风靡全世界的新生活方式,变成了一种新新人类极力追求的时尚。“租生活”完全变成了一个褒义词。

        假如你有一部手机,但是它并不属于你,而是属于制造商或零售商。你只是从它们那里租过来,每个月支付一定的租金。手机是空白的,需要哪些服务,就向运营商预订,想看视频短片或是听音乐,用什么安装什么,并为每项服务支付一定的费用。在使用期限内,当手机坏了或者想更换新款的时候,就把手机还给制造商,换取一部新的手机。淘汰的手机回到制造商的回收体系中,经过一系列处理之后,重新投放到二手市场上。所以以后你在商店里看到的并不是顾客在挑选商品,而很可能是在预订服务。

        在这种新的模式下,消费者依然可以享受到最时尚、最前沿的产品,唯一的区别就是消费者不再“拥有”它。一方面是花费了大量的金钱和精力去拥有一件东西却不使用,一方面是用什么取什么,不喜欢了还可以免费更换新的。究竟哪一个更划算呢? 

        “买、用、扔”成了“租、用、还”

        这其中有一个重要的思维方式的转变,那就是从过去的“买——用——扔”变成了“租——用——还”,一个单线的浪费型生产体系就转变成了循环的节约型生产体系。

        对制造商而言,这个过程是一次完全的战略变化。因为当所有的产品都不卖给消费者而是租给他们的时候,所有权是归制造商所有的。为了获得更多的收益,它们就必须要生产经久耐用的产品,而且在设计的最初就要考虑产品将来回收的可能性。那么生产的重心就会从原来的注重产品的更新换代转变到更注重产品的质量,提高产品的效能,这样就从根源上杜绝了浪费。而当有一天制造商完全遵循这种体系而运转的时候,就会惊讶地发现原来这样可以赚更多的钱。

        因为“买卖”是个一次性的交易行为,而“租”是一个长期的契约,后者比前者更容易获取顾客的忠诚度。每当一个新产品推出的时候,为了获得大众的青睐,从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卖方”总是会为一个人们来不及体验的概念花大血本做广告。但如果换成“租”的话,人们会更在乎体验的真实感受,这将引导服务提供商把更多的资源放在提高服务的水平上面。

        比如,索尼公司在欧洲生产的PSP游戏机就已经开始启用一种回收体系,如果你有一台用坏了的PSP,可以直接打电话给索尼公司,公司会上门送你一个看上去更新的机器而收回原有的。它这样做并不亏,因为谁都知道,索尼公司是为了让消费者能持续不断地购买它的游戏,这才是真正的利润来源。同样,富士施乐公司也开始将自己的一部分复印机产品“租”给它的客户。    

        改变了企业的经营模式

        变卖为租的趋势将彻底改变企业的思维和经营模式,有一家生产标准化地毯的公司已经成功实现了这种转型,它至今依然占据着全世界第一的市场份额。

        Interface FLOR公司的CEO雷·安德森有一天突然意识到,自己的公司过去给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他想着一切办法来改变这种局面,比如减少公司日常的废弃物排放、降低用水量等,他使用一切办法要在2020年把自己的公司变成一个零排放的公司。

        其实,雷·安德森最初的做法也是现在很多企业领导的做法,不过,雷·安德森比别人走得更远,他意识到整个社会和消费者对于环保的要求已经引发了一种“变卖为租”的新趋势。在这种新的趋势下,如果依旧按照原有方式来经营的话,即使采取了很多环保措施,依旧是隔靴搔痒,治标不治本。必须要从战略上做些改变,于是,“租地毯”的方式就自然而生了。

        Interface FLOR所提供的地毯都是18平方英寸的标准地毯,从设计的最初就加入了对环保的考量。对于顾客来说,如果某一块地毯磨损了,或者弄脏了,只需更换一块或几块18平方英寸的模块地毯,这无疑节约了成本,而Interface FLOR公司则可以将坏了的地毯重新生产或者清洗,依旧可以使用。Interface FLOR公司后来做得更彻底,干脆把地毯“租”给顾客,而以提供产品和后续服务的方式按月向顾客收取一定的费用。

        在Interface FLOR的研究室里,你会看到,技术人员在竭尽全力地研究回收地毯的最新技术。Interface FLOR公司的欧洲公司已经生产出了百分之百地用从顾客那里回收来的材料制成的新地毯。同时它也开始要求供应商也争取用100%的自然纤维产品,尽可能地使用亚麻纤维和天然着色剂。它正在把这种新思维传导到下游企业。   

        没有什么不能租的

        变卖为租的转变从根本上来看,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需要共享资源,让社会有限的资源能够最大化地利用,在这样一种思路下,真的是没什么不能租。

        说起新能源汽车,大家可能都会有这样的感受,环保、酷,但是昂贵、不实用。丰田普锐斯混合动力汽车已经成为全世界最为流行的新能源汽车之一,但是动辄三十多万元的售价还是让很多人望而却步。大多数时候,普锐斯汽车还只是明星富豪标榜自己环保身份的一种工具。这时,如果把“租用模式”引入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和制造中,也许对产业发展是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现在已经有先知先觉的公司开始采取租用而非售卖的方式来经营了,比如英国的Riversimple公司。这家公司致力于生产全氢动力的汽车,而与其他公司不一样的是,它从最开始就决定以租车的方式来经营。

        Riversimple公司的创始人雨果·斯波尔斯曾经是一名赛车设计师,他不断反思自己所从事的产业对环境和人类产生的恶劣影响。他曾经退出过汽车行业,直到在克兰菲尔德大学学习MBA时,他开始了解氢动力汽车的技术,在不断研究其商用可能性之后,他决定进入这个领域,认为这可以从系统上解决汽车污染环境的根本矛盾。

        技术本身很重要,而更让人耳目一新的是,雨果·斯波尔斯为自己的公司建立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运营模式,“租”而不是“卖”。

        目前,Riversimple公司所定的租金大概在每月200英镑左右(约2200元人民币),在欧洲,Riversimple公司的汽车3年的租金相当于一台Smart的价格。不过这个租金里包含了服务费、维修费、燃料费以及技术升级费用。也就是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尽管技术在不断进步,消费者始终能够免费享受技术升级服务,自己开的车永远是最先进的。而且无须交各种税费。另外,在欧洲很多地区,新能源汽车是免交停车费的。大家都知道,平时养车的费用也是相当一笔支出,如果每个月付200英镑就涵盖了所有费用,还是相当有吸引力的。

        而对于厂商来说,要保证自己所使用的材料是耐用的,产品的寿命要足够长。Riversimple公司为自己每一辆车设计的寿命都在15~20年左右,远超过一台传统汽车。而且,Riversimple公司比较创新的是,它把“租”的模式延伸到了上游的供应商,生产汽车的零件也是从供应商那里“租”来的。

        另外,Riversimple公司在网上开放源代码,让所有的设计者和制造商都能够下载、研究、改进技术,因为它相信“维基”模式是进步的,所有人的参与能够更快地推动技术向前发展,而自己提供的是“服务”而不仅仅是一件产品。

        2009年6月,Riversimple公司展示了其生产的第一台氢动力汽车,并且未来也没有大量生产的计划,雨果·斯波尔斯认为,大量生产是一种浪费。每个小型制造商都可以根据当地消费者的需要为其量身定做汽车,真正实现“按需生产”。

        (读者李凤玲摘自《绿金时代——妙趣横生的绿色经济》,中信出版社2010年6月版,定价:36.00元)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