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中国民族博物馆承办的法国中国文化年重点项目“中华民族服饰展演”登上了巴黎卢浮宫的舞台,其中一套藏族服装艳惊巴黎。这套服装的价值高达600万元。
其实,这样的服装,在藏区并不鲜见。
根据考古学发现证明,西藏高原在远古时代就有人类活动的遗迹。距今四千多年前,青藏高原已有定居的村落,在古代汉文史籍上,它先后被称作“吐蕃”、“西蕃”等,清初称“图伯特”、“唐古特”,后改称“藏蕃”、“藏人”,遂演化为族名。
藏文文献记载,统一各部的聂赤赞普,是吐蕃王朝世系的第一代王,属于雅隆悉补野部落。公元6~7世纪,雅隆悉补野首领囊日论赞扩大了势力范围,拉萨河流域也属其统辖的地区。他的儿子松赞干布进一步统一了青藏高原各部,建立了吐蕃王朝,定都逻些(今拉萨)。从此,青藏高原上就正式出现了统一、强大的藏族。
藏族世代生息繁衍于青藏高原上,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藏族人民以高原畜牧业和高原农业为主的经济文化类型。每一海拔地带,都是相应的畜牧和农业兼营的情况并存,不同的季节,也表现出不同的形式。
藏族长期居住在青藏高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也形成了独特、灿烂的藏族服饰文化。
藏族服饰的基本特色有以下几点:
一是肥腰、长袖、大襟。藏族生活在处于“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高寒的自然环境决定了他们的服装必须具有很强的防寒作用,同时又要便于行动。比如藏北牧区的藏袍,其结构肥大,材料以皮毛居多,夜间和衣而眠可以当做被子;其袍袖宽敞,便于臂膀伸缩自如,天冷时全身裹于袍内,白天阳光充足气温上升,可以很方便地脱下一只胳臂,调节体温。一般情况下,藏族都喜欢将一只袖子脱下。这样的形象,让人感受到藏民族粗犷豪放的性格和雍容雄健的气质。
二是用色的大胆。在藏族服饰中,大量运用具有强烈对比的色彩组合,如红与绿,红与蓝,黑与白,黄与紫等等。此外,还巧妙地运用复色、金银线搭配,使服装色彩既明快又和谐。比如藏族妇女的“帮典”(围裙),以宽阔的对比色条相配,呈现一种递增排比规律,给人以跳动、活泼之感。
三是广泛运用金银、珠宝、象牙、玉质饰器或代用品。将财产全部装饰在身上,是西藏民族传统的消费方式。饰品佩戴的部位非常广泛,从头顶、发辫到耳、项、腕、指、背、腰部都可以。他们把数代人积聚下来的财富变为饰品,戴在头上,挂在身上,走到哪里带到哪里。这是一种炫耀,更是一种潇洒。
藏族服饰在藏族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以其独特的民族风格和鲜明的艺术特点,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非常有价值的组成部分,成为祖国民族服饰艺苑中一支瑰丽的花朵。
藏袍,是高原流动的风景。
藏袍非常讲究用料,因材料、质地不同,大体上可分为氆氇袍、羔羊袍、羊皮袍、羊毛袍、单褂袍等。
农区男子一般穿氆氇料藏袍和衣、裤,黑白氆氇居多,也有以毛呢哔叽为料的,套穿在白衬衣上,外束色布或绸子腰带;妇女藏袍的用料与男子相同,氆氇选用黑色,哔叽选用彩色,冬袍有袖,夏袍无袖,着袍时,里面都穿上各色绸衬衫,腰前还围一块彩色的围裙——“帮典”。西藏和平解放之前,未婚妇女是不束戴“帮典”的。现在,此风俗已经改变,就是几岁的女孩,父母也喜欢为她们扎上“帮典”,作为装饰。
牧区男子多穿肥大、袖宽的皮袍,以抵御严寒。皮袍的大襟、袖口、底边等处都镶嵌着平绒、灯心绒和毛呢,外束腰带;妇女也穿皮袍,皮板以围裙料和红、蓝、绿色呢镶宽边,美观漂亮。
有一种提花皮面袍,藏族称为“察”,是藏北一带的男子在节日或重大喜庆日子里穿用的藏袍,在望果节、赛马会、射击场上可以看到穿着各种各样“察”的英武骑手和射手。藏北妇女的藏袍则用许多条宽大的色带饰边,并排饰于后面,一般是黑、红、绿、紫色等,数量大多为五至七条,也有把皮面饰满的。素皮面袍是一种普通皮筒镶以宽大黑边的藏袍,牧民平日多穿此袍。宽松肥大的藏袍因束有腰带,其上部怀襟内形成一个可以存放东西的“口袋”,里面可以携带各种生活用品,妇女还可以将幼小的孩子放入其中,既安全又舒适。
阿里普兰地区盛行羔皮袍,制作精细,装饰典雅。羔皮袍的面料以毛呢为主,领、袖、襟底镶水獭皮,外套绸缎,这在整个藏区都是极具特色的。一件羔皮袍,一般要用 40张左右的羔皮。
康巴,包括西藏昌都,云南地迪庆,青海玉树、果洛,四川甘孜、阿坝等地区。康巴服装俗称“康装”,在藏族服饰艺术中别开生面。袍,康巴语称为“葛热”,均以三幅两襟开摆式,多以银、珠、铜为扣,皮袍一般以约五寸到一尺宽的豹皮、虎皮、獭皮镶领襟、袖口、下摆,加墨色襟边为饰。这种习俗历史悠久。传说公元7世纪中叶,吐蕃军队四处征战,军队规定对有功英雄记功,奖赏是将名贵的豹皮、虎皮、水獭皮割为条状带,授功时将皮条像哈达一样挂在脖子上,三种不同的兽皮表示三种不同等级的功勋,随后为表其立过功而将此皮缝合在衣领上作为标志。后来,将豹皮、虎皮、水獭皮镶于袍上便成为一种习俗。不过,后来的含义,已不是功绩的级别,而是财富的标志。
据有关资料统计,藏袍的种类达几百种,每一种都凝聚着藏族人民对生活和对美的热爱。拉萨男式大领无叉长袍,拉萨女式夏季无袖长袍,“帮典”镶嵌的长袍坎肩,十字花氆氇呢袍服,林芝地区的宽肩无袖套头“古秀”,等等,都是藏族袍服中的精品。
与藏袍一样,藏族的帽、鞋和腰带也极有特点。
藏帽式样繁多。夏季戴宽边毡帽,冬季戴以毡子、氆氇、毛皮等为原料制作的金花帽,外面以金丝缎、金银丝带做装饰。
在羊卓雍湖一带,妇女喜欢戴一种叫“乌折”的帽子。相传此帽是六世达赖仓央嘉措为剃度受戒到羊卓雍湖时,遇到“棍如”和“赠如”两个部落为争夺草原进行争斗。在听取两部落头人汇报后,仓央嘉措把自己的头巾放于两部落人中间,左右手拇指分别指了指两部落头人,而后一言不发地走开了。两部落头人深思许久,终于知道仓央嘉措的用意。为了纪念化干戈为玉帛的仓央嘉措,妇女们把头巾叠成三角形,戴在头上,顶头角象征仓央嘉措,前后角象征和好的两个部落,后来,逐步发展为“乌折”帽。
藏鞋为靴式,主要有“松巴鞋”和“嘎洛鞋”。松巴鞋以牛皮为底,黑色或紫色氆氇为腰,腰与面用红、绿毛呢衔接,面用各色丝线绣出美丽的花边和花纹。嘎洛鞋也以牛皮为底,不同的是,鞋腰除了用黑色氆氇,还用围裙料,鞋帮用三层氆氇毡粘缝而成,鞋尖朝上,鞋尖和鞋跟都缝着黑色牛皮,鞋面除用金丝线镶边,还用黑色牛皮拉条。穿时系彩色横条鞋带,舒适、保暖、美观、耐用,特别适用于高寒地区。
藏民族的男女老幼、僧俗人等,无不束腰带。腰带有毛织、丝织、线织品,宽窄不一,质量也不相同。
藏族服装配饰是藏族服饰文化中的华彩部分,就像雪域大草原上五彩缤纷的花朵,把大草原点缀得更 加美丽和迷人。
早在4000年前,藏族人民就已经有了审美意识。昌都卡若遗址考古出土的文物中,就有牌饰、项链、手镯等饰品,其色彩天然,制作古朴。其中的一个骨质发簪,其顶部雕饰有三个大小不一的圆锥状结构,极具装饰效果,不仅体现了早期藏族先民的骨雕工艺,而且也表明藏族早在远古时期就已经有盘发的习俗。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饰品的工艺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从大量的西藏壁画中,可以看到藏族佩饰的一些形制和佩戴习俗。藏族同胞头上、手上、胸前、腰间,都喜欢佩戴用珠宝、金、银、铜、玉、象牙等制作的精美饰品。比较典型的饰品,包括金制或银制腰刀、腰扣、火镰,以及镶有翡翠、玛瑙和松耳石的项链、耳环和各种各样的发饰品、腰饰品等。饰品的雕镂镶嵌十分考究,粗则豪放剽悍,细则精巧微妙,许多佩饰上有非常精细的雕镂图案以及工艺水平很高的镀金镀银。
“巴珠”,是藏族妇女的一种三角形头饰,用珍珠和珊瑚制作而成。与“巴珠”同时佩戴的还有“艾果”,是佩戴在“巴珠”以下耳朵旁边作为发饰的一部分,一般是用大块的绿松石刨平制作成花瓣状再粘贴在黄金制作的模槽内,体积远比一般的耳环大。
“嘎乌”,分为两种。一种是藏族妇女佩戴在胸前的装饰品,它是项饰的主要形式,一般是挂在一串珊瑚、珍珠或其他珠子制作的项链的中心,其外壳多由黄金、银、铜等不同质地的金属制作,其形制大多呈八角形,也有半月形和圆形的,上面镶嵌着各色的宝石,而每个宝石又根据所要表达的纹饰内容被制作成各种形状。另一种为男子饰品,斜挎于前胸,其形状多为佛龛状,也用黄金等金属制作,但所装饰的花纹大多以吉祥八宝、鹿、莲花等具有宗教含义的图案为主。它除了装饰功能外,其内还放置着佛像、圣物等,用以驱邪避灾。
藏族腰刀,具有生产、生活、装饰、自卫等多种功能,因而藏族普遍有佩带腰刀的习惯。腰刀有长、短之分,工艺十分精细。刀把以牛角或木料制作,缠以银丝或铜丝,顶端箍铜皮,有的镶银饰。刀鞘包铜或包银,刻有各种图案,甚至镶嵌珠宝。
男子头发喜欢饰以朱红颜色的丝穗,在高原烈风的吹动下,飘舞飞扬,更显其威武雄健之神韵。而藏族妇女服饰所呈现出的多样性,更为藏族服饰增添了耀眼的光彩。
藏族贵族妇女贴身的是光滑柔软的玄青色裙子,外面罩上帝青色的外袍,蓝色的波纹皱褶上缀着孔雀翎花朵。脚上穿着镂花织锦的筒靴,腰间系着宝石嵌镶、丝穗婆娑的腰带,手臂戴金钏和海螺镯,中指和无名指套宝石镶嵌的戒指,颈上佩红色的琥珀项饰,胸前悬着层次分明的珊瑚、瑰玉、琥珀的短项圈和珠玉穿成璎珞的长项链。头发是对半分开,梳在两边,当中是珠璎顶髻,披散在身后的一股股小辫缀满金银、珠玉、珊瑚、宝石。此外,还戴着三角形的巴珠头饰,顶髻上有一颗硕大的松耳石。
藏族其他地区妇女独特的装饰也很璀璨夺目。
面对着雪域高原的独特景色,面对这些慑人心魄的服饰,谁的心情又能波澜不起呢?
(摘自《云想衣裳:中国民族服饰的风神》,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定价:28.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