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光明悦读
    报 纸
    杂 志
    留学 2023年03月05日 星期日

    布鲁克林有棵树

    在文字之间畅游的快乐,培养阅读习惯,共赏名家佳作。

    文_刘煜 编辑_田江含 设计_刘仕悦 《 留学 》( 2023年03月05日)

        光明悦读栏目将作为《留学》杂志全新栏目与广大读者见面,为读者推荐光明日报出版社系列好书。本次为大家献上一本由贝蒂·史密斯撰写的成长励志小说,这是一本长销80年,关于尊严与信念的成长经典,无数家庭从中受益的教养之书。书中有精心制作的人物关系表,译者长文导读、近百条注释,可供读者无障碍阅读。

        作者简介:

        贝蒂·史密斯(1896—1972),德国移民的女儿,成长于纽约布鲁克林。早年靠自学成才,后进入大学学习新闻、戏剧、写作和文学。她一生创作了四部小说和多部独幕剧、长篇戏剧,其中《布鲁克林有棵树》广为流传,深受赞誉,被改编为电影、漫画、音乐剧等多种形式,并获得奥斯卡奖。

        梅静,译者,毕业于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从译十三年,善于揣摩文字,重现原作神韵。译有《鹿苑长春》《柳林风声》《绿山墙的安妮》等四十余部作品及逾百册图画书。

        内容简介

        《布鲁克林有棵树》是美国作家贝蒂·史密斯创作的一部半自传体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943年。全书没有怪诞刺激的情节,却以平实细腻的点滴经历打动人心。讲述了20世纪初,小女孩弗朗茜·诺兰在纽约布鲁克林区威廉斯堡的成长经历。她在成长过程中饱经家庭的不幸、同学的歧视和社会的不公,但在亲人的关爱和影响下,她酷爱阅读,坚强不屈,对生活充满了热情,工作之余凭自学考上了大学,终于走出了贫民窟。展现了平凡人的尊严和信念,以及坦然面对生活苦难的勇气。

        导读(节选)

        《布鲁克林有棵树》是贝蒂·史密斯于1943年发表的一部半自传体小说,讲述了20世纪初,弗朗茜·诺兰在纽约布鲁克林区威廉斯堡的成长经历。全书没有怪诞刺激的情节,却以平实细腻的点滴经历打动人心,也因此,它在美国畅销至今,并被纽约公共图书馆选为“世纪之书”。1944年,威廉·米德·普林斯将其改编成连载漫画。1945年,著名导演伊利亚·卡赞将其改编成电影。1951年,乔治·阿博特与作者合作,将其改编成百老汇音乐剧,陆续上演了267场。

        贝蒂·史密斯1896年生于布鲁克林,父亲是第一代德裔美国人。她出生时,全家人住在埃文街207号(如今的曼哈顿大道)。四岁时,他们搬到斯塔格街227号,之后又多次搬家,辗转于蒙特罗斯大道和霍普金斯大道的各种经济公寓。最后,他们在格朗街的一间经济公寓住下。而这间公寓,便为本书奠定了创作背景。贝蒂并未完成高中学业,和书中主人公弗朗茜一样,她通过自学,先后涉足新闻、戏剧和文学,最后于20世纪30年代末,开始尝试写小说。

        贝蒂一生共出版了四部小说,其中三部以布鲁克林为背景。《布鲁克林有棵树》于1943年出版,是她的第一部也是最著名的作品。贝蒂后来承认,从很大程度上来说,本书均根据其亲身经历所创。她笔下那一天天溜走的时光,弗朗茜·诺兰生活中接连不断发生的各种故事,其实就是作者自己的故事。因此,这部以描述主人公成长过程为主题的作品,常被归入德国文学中一种传统的小说类型——“教育小说”(Bildungsroman)。

        全书或直接或隐晦地探讨了很多问题——贫穷、酗酒、移民、买卖、骗局、环境、家庭、教育、美国梦等。但“顽强坚韧、永不放弃”的精神是贯穿始终的主题。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都能在书中找到具体实例。这群人讲究实际,比如,罗梅利外婆和凯蒂都为了看似荒谬的目标——“买一块属于自己的地”,一分一厘地辛苦攒钱。然而,她们不甚美好甚至略显突兀的结局,又赋予“攒钱买地事件”几分理想主义色彩。于是,读者在唏嘘感叹天道不公、造化弄人之余,反而能跳出事件本身,更感动于她们“奋斗”的初心和“坚持”的过程。是啊,人生路不同,各有各的成就,但我们之所以能为书中的故事所感动、为别人的故事所感动,不正是因为大家都有的这份“坚持之心”和“奋斗之情”吗?

        书中最主要的隐喻意向是坚韧的天堂树——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臭椿原名樗,又名大眼桐、姑姑翅、臭桐,属于苦木科,是一种落叶树。它生长迅速,适应能力强,能在25年内长到15米。哪怕被砍伐,这种树仍会茁壮地再次发芽,且很难被彻底根除。因此,在许多地区,臭椿其实是一种令人头疼的入侵物种。我想,作者选择臭椿做全书的象征,除了赞誉其旺盛的繁衍生息能力,也有意暗指作为“入侵物种”的弗朗茜一家(甚至也包括其他各国移民)在融入美国主流社会的过程中,虽困难重重,却“难以根除”,从而最终“得偿所愿”吧。

        其实,树的意象出现频率并不高,着墨最多的地方也不过首尾呼应。说到底,作者要写的不仅仅是天堂树,而是要借该树不屈不挠的性情,讲书中那些同样有“不屈树魂”的人。

        …………

        翻译是杂家,对于本书的翻译,我亦不敢有半点马虎。比如,书中出现不少服饰方面的内容,于是我一手辞典,一手抓着做服装的朋友,逐个核对业内应有的称谓:“苏格兰便帽”“马蹄跟”“女帽饰针”“伞裙”……再比如,书中一处作者用乐符类比的例子,为了弄明白到底什么音符画起来像“蛋头先生”,什么音符画起来像“甜菜”,我多方查验、多方打听,最后甚至拜托朋友把问题递到了中央音乐学院老师的手中……如此种种,不再赘述。过程虽艰辛,但能弄清个中细节,最大限度地保证译本准确,再怎么投入都值得。

        愿一切努力,最后不负作者,不负读?者!

        搁笔之际,回忆约稿之初的情景,编辑说看过《鹿苑长春》,便觉得我也很适合翻译这本书。作为一个“十指总是有短长”的偏心亲妈,我还记得自己当时开玩笑:“好呀,那是我最爱的亲儿子。”编辑打趣:“那你译完《布鲁克林有棵树》,就有个亲女儿?了!”

        是啊,何其有幸,现在的我,果真“儿女双全!”

        成长或许是道选择题。看完贝蒂这个故事,你做何选择?

        名人推荐

        在我成长过程中,让我深受感动的一本书就是《布鲁克林有棵树》。

        ——奥普拉·温弗瑞

        《布鲁克林有棵树》是一本很好的小说,可以和《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相提并论。

        ——俞敏洪

        贝蒂·史密斯是个天生的讲故事的能手。

        ——《今日美国》

        如果错过了《布鲁克林有棵树》,你将失去一次重要的人生体验。

        ——《纽约时报》(广告)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